葉萬余
形勢與政策教育是目前高等學校進行思政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新時期下,思政教育課程有了新的要求,形勢與政策課程教學內容需要結合時代發展內容,具有一定穩定性和靈活性。這樣的要求需要課程本身對學生們具有一定的親和力,本文將在提升課程親和力的角度探索思維融合路徑。
一、引言
形勢與政策教學內容作為高校思政教育重要理論內容,隨著我國時代的不斷變化,教育內容也在不斷變化,所以教師想要吸引學生們的注意力,一定要提升課程的親和力,讓學生們通過課程清楚的認識到國內外的形勢政策,在未來走向社會之后依舊能保持較高的思想覺悟。
二、新時期形勢與政策課程要求
形勢與政策課程內容和時代發展程度有很直接的聯系,課堂中教師想要讓教學效果達到最好,需要全面落實黨的教育方針,針對學生們的思維特點進行教學。影響形勢與政策課程效果的因素有很多,教師需要結合新時代的教學要求對教學方法進行改良,讓學生們對課程更有好感。形勢政策課程的主要要求就是讓學生們的思想得到創新,實現政治和理論的同意,價值和知識的統一以及理論實踐的統一,根據這樣的要求對課程進行梳理,結合學生們的思想特點提升課程吸引力和親和力。
三、提升課程親和力的必要性分析
(一)提升教學水平,化解內驅動力不足問題
教師在課堂中進行課程教學,如果學生們覺得枯燥無味,在課堂中就不會有更加積極的表現,課程本身的含義學生們也就無法理解。所以教師需要在課堂上觀察學生們的反映,及時記錄積累經驗,在備課的時候將學生們感興趣的事物和課程進行鏈接。學生們在網絡信息時代對新鮮事物的感興趣程度要高于對課程的,所以教師和學生們很容易出現思想偏差,如果教師將自己的思維不斷進化,將形勢與政策的課程做信息化處理,就可以達到提升親和力的要求可以提升課堂的教學水平。目前高校自身的教學動力不足是高等教育存在的普遍問題,形勢與政策課程是一門具有我國獨有教育特色的課程,在我國諸多教育方針的引領下,教育效果有了明顯改善。但是仍然存在內驅動力不夠的問題,教學過程中,盲目攀比教學成果,多方面教育工作得不到落實,各項教育資金得不到投入等問題都讓形勢與政策課程“發育不良”。想要解決這樣的內化驅動問題,需要增強課堂教學親和力,讓教學效果更加顯著。通過實際教學行動來增強教學課堂動力,推動課程良好發展。
(二)彰顯主要的教學價值,加強教學保障機制
形勢與政策課程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對課程的教學價值進行分析,如果課程對學生們沒有親和力,學生們的興趣自然會下降,教學價值也就會難以實現。形勢與政策課程本身的特點就是培養學生們的思維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增強教學課程的親和力和吸引力才能讓學生們對待事物和問題更加科學更加理性。在提升課程親和力的基礎上讓學生們學會分析問題解決問題才能真正的彰顯教學價值。受到多方面影響,形勢與政策課程的教學保障有脫節的現象,教學條件以及土里因素沒有得到落實,課程科研的主動性不強。教師的教學主動性和親和力得不到提升,教學保障機制就很難和課程協調發展。所以教師需要提升個人素質以及專業素質,對專業培訓工作給予更多重視,才能提升課程親和力,加強教學保障機制。
(三)化解當代形勢與政策課堂的諸多挑戰
學生們被手機等電子設備吸引是教師進行課程解讀的過程中面對的最大挑戰,如果教師能提升課堂親和力,學生們對課程的興趣也會漸漸提升,對電子產品的依賴性更會隨之減少。提升課程親和力,轉變教學方法,積極應用信息化教學設備可以讓學生們找到自主性,更加了解自身的發光點,有助于教師和學生之間實現更良好的溝通。授課模式方面,目前的形勢與政策課程缺乏靈活的授課模式,課程的理論性比較強,所以教師需要對授課模式進行靈活運用,這樣才能提升學生們對課程的興趣,如果教學親和力達不到預期目標,授課模式無法實現靈活轉換,學生上課也會更加消極,教學活動的參與度也會下降。
四、主要的思維融合途徑討論
(一)提升教師個人魅力
形勢與政策課程內容理論性較強,對于學生們來說內心很難接受,所以教師在課堂中需要提升個人魅力,將課程內容更生動的講解出來。教師個人魅力對學生的影響是非常大的,個人魅力主要來自于性格修養、為人處事能力以及對學生們的寬容態度等方面,教師可以從各方面對自身進行分析,結合課程特點針對性提升。教師的個人魅力提升之后學生們對教師自然而然會更加尊重,教學也能有更多機會獲得成功。師資隊伍建設過程中主要對教師的個人魅力進行培養,除了專業素養,教師的個人魅力和教學親和力聯系最密切。通過師資力量調整可以讓每位教師的工作任務適當減輕,重點放到加強教學質量工作中,文書以及協調社會關系類和教學科研實踐任務要適當平衡,給教師更多培養個人魅力的機會。
(二)提升教學業務素養
教師和學生們之間的溝通方式和思考問題的方式都是不一樣的,形勢與政策課程教育過程中,教師可以讓學生們踴躍提問踴躍回答,在課堂中開放自己的想法,這有利于教師了解學生們的思維特點,根據這樣的特點制定出來的教學方案會有更好的效果。提升教學業務素養的過程中除了及時完成知識更新,教師還要對信息化的教學設備以及創新的教學理念進行深入了解,分析學生們的學習特點結合課程內容提出新的教學方案可以贏得學生們更多的關注。教師提升教學素養有助于形勢與政策課程的規范化建設道路的建設,當前教師需要融入先進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手段才能讓教學模式更科學嚴謹,更符合學生們的特點。課程教學親和力的提升主要體現在學生們在學習過程中由被動轉為主動,所以教師的課程需要具備學生們需要的知識以及感興趣的特點。傳統的教學方式理論知識較多,繁榮復雜的知識很難讓學生們接受,教師需要提升自身專業素養,用學生們可以接受的方式將其需要的知識進行通俗化講解。趣味性較強的講解方式和豐富的理論知識相結合才能展現教師的專業素養,提升教學親和力。
(三)創新師生關系理念
教師和學生之間的溝通往往是不足的,所以形勢與政策課程的親和力一直都很難提升,教師可以通過對師生關系理念的重新建造,讓學生們對課程有全新的體驗。良好的師生關系基于教師給學生們充分的展示機會,建立一個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優秀課堂。通過對講稿、教案的的創新改良才能實現師生關系的改良,教師在課堂中講解相關內容需要運用課堂語言藝術以及豐富的講課技巧,給學生們一個評價課堂質量的機會有助于教師實現教學優化,對形勢與政策課程的教學效果有重大意義。創新理念需要課堂中形成輕松愉悅的課堂氛圍,也需要教師更加尊重學生的主權,在課堂中給予學生們更多展示自我的機會,通過這些途徑才能真正實現和學生們之間的思維融合。
五、結語
思政課程教學過程中通過提升課程的親和力可以讓學生們的情感價值以及價值觀念得到正統的培養,深入貫徹落實形勢與政策課程要求,才能讓學生們正確的構建理想目標,實現自己的價值追求,無愧時代的責任擔當。(作者單位:廣西中醫藥大學賽恩斯新醫藥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