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曉宏 趙闊 邵艷清 陳文婷


摘 要:《移動通信技術》是高職移動通信專業重要的一門基礎課程,如何將職業素質、專業文化和愛國主義等融入課程教育中是當前高職教育的熱點話題,本文以重慶電子工程職業學院國家級精品在線課程《移動通信技術》為例,探索了高職院校課程思政的實施方法,結合取得的成效,形成移動通信技術課程思政的經驗,旨在為相關同行在專業課程融入思政教育提供依據和參考。
關鍵詞:課程思政;三師教學團隊;有效性
1 組建結構合理的“三師”教學團隊,錘煉思政教育能力
《移動通信技術課程》為我院的國家級精品在線課程,著力推進課程思政改革,讓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和思政育人功能滲透到專業知識學習中,組建由專業課教師、企業工程師、思政課程教師組成的具有思政基因的三師課程團隊,開展課程開發、思政點提取、思政實施方案設計,每一個班級都和通識學院對接,配備一個思政教師。
2 開展專業和課程調研,獲取第一手的課程思元素
與合作企業聯合,開展深入的專業和課程調研,了解行業對立德樹人的需求,通過實地考察、網絡問卷調查等方式,調研了中國移動、中國鐵塔、重慶永鵬、重慶通信建設有限公司等多家公司,從崗位的職業素養、畢業生優秀典型案例、畢業生反面典型案例、企業要求等各個方面獲取了第一手的與行業密切相關的思政資料。
3 立足行業需求,思政點系統化的提取和篩選
為了避免思政大雜燴,“三師”教學團隊,不定期召開會議,詳細分析行業需求和本課程的定位,確定本課程的四個方面思政教學目標,幫助學生樹立“建通信全國,保萬家通信暢通”的專業精神。
根據崗工作場景多變復雜,有時候需要爬高山、爬鐵塔,比較艱苦,從業人員不容易堅持的特點,將堅持不懈的職業素質培養作為思政教育目標;根據移動通信行業技術變化快,需要從3G到4G再到5G持續不斷的更新知識和技能,將自主學習、深度專研的學習態度作為思政教育目標;根據基站維護崗位經常根據國家的需求進行重大節日保障、救災搶險等重要任務,將愛崗敬業的社會主義價值觀作為思政教育目標;同時,根據華為、中興在5G技術的創新,將獨立自主的創新意識培養作為思政教育目標。
在確定課程思政教學目標后,結合行業技術更新、職業素質培養以及國家政策方針、時政熱點,挖掘和提煉課程的思政點, 形成系統化的課程思政知識體系。
4 課程重構,“一體兩翼”的課程總體設計
結合本課程理論性強的特點,經過課程團隊交流討論,對課程進行了重構和頂層設計,以手機信息的神奇旅行為主線,特地收集和開發移動小百科、通信名人名企、優秀學生案例等融入課程教學單元,同時設計趣味化的小實驗,代替原來枯燥乏味的知識體系,使得課程更加具備趣味化、實驗室化,達到文化育人、立德樹人的目標。
5 課程精心實施,打破思政范式,提高思政有效性
在實際教學過程中,課程教學團隊定期召開課程研討會,根據不同的思政點,一點一設,打破思政范式,精心設計線上線下混合教學環節,總結出情景、故事、游戲、工程案例等各種思政形式,通過互動、討論、PK、探究、總結、自主演講、雙師同堂等各種手段,自然地在專業課教學中融入思政元素,提高思政教學的有效性。
6 思政育人成效
通過課程思政的積累和鍛煉,教師的課程思政教學能力得到大幅度提升,在二級學院和學校組織的課程思政競賽中團隊教師獲獎達到6人次。
同時,經過課程思政的熏陶,畢業學生愛崗敬業,堅守移動通信崗位的素質越來越高,移動通信學子聽從國家號召,做“逆行者”,戰斗在重慶市隔離點5G網絡建設,保障人民的通信通暢。
參考文獻
[1]高德毅,宗愛東.從思政課程到課程思政:從戰略高度構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課程體系[J].中國高等教育,2017,(01):43-46.
[2]邱偉光.課程思政的價值意蘊與生成路徑[J].思想理論教育,2017,(07):10-14.
[3]鄒慶.微課在中職“計算機網絡基礎”課程教學中的應用探討[J].信息系統工程,2016,(4):148-149.
[4]匡江紅,張云,顧瑩.理工類專業課程開展課程思政教育的探索與實踐[J].管理觀察,2018.(01):119-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