貢玉嬌 張敏 藍艷輝 谷麗
摘 要 本文基于綜合性醫院兒科的特點及特殊性,結合目前新型冠狀病毒疾?。–OVID-19)相關文獻資料,制定適用于綜合性醫院兒科門急診、病房的診治流程、處理原則等具體防控策略并落實實施,從而探討COVID-19疫情期間綜合性醫院兒科門急診及病房如何科學管理及防控,制定具體防控策略,旨在為綜合性醫院兒科的管理提供參考。
關鍵詞 新型冠狀病毒疾病 綜合性醫院兒科 防控策略
中圖分類號:R184.1 文獻標志碼:C 文章編號:1006-1533(2020)09-0031-03
Practice of prevention and control strategy for COVID-19 in pediatric department of general hospital
GONG Yujiao*, ZHANG Min, LAN Yanhui**, GU Li
(Department of Pediatrics, the 10th Peoples Hospital of Tongji University, Shanghai 200072, China)
ABSTRACT The specific prevention and control strategies applicable to pediatric outpatient and emergency services and ward procedures and treatment principles in general hospitals were formulated and implemented based on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particularities of pediatrics in general hospitals and the current COVID-19-related literature so as to explore how to scientifically manage pediatric outpatient and emergency services and wards in general hospitals during COVID-19 epidemic, and to formulate specific prevention and control strategies and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pediatric management in general hospitals.
KEy WORDS COVID-19; pediatrics department in general hospital; prevention and control strategy
2019年12月起,湖北省武漢市出現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病例,疫情持續蔓延,目前已擴散至全國各地及境外國家。2020年2月11日,世界衛生組織(WHO)將其命名為2019冠狀病毒疾病(coronavirus disease 2019, COVID-19)[1]。COVID-19的主要傳播途徑為呼吸道飛沫和密切接觸傳播,在密閉空間內也可通過高濃度氣溶膠傳播,人群普遍易感[2],且所有年齡段兒童都是COVID-19的易感人群,兒童以家庭聚集性發病為特點[3]。經國務院批準,COVID-19 被列入《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規定的乙類傳染病,采取甲類傳染病的預防、控制措施。根據世界衛生組織報告:截至2020年3月5日,全球累計報告確診病例95 333例,共有85個國家有確診病例報告[4]。雖然目前國內疫情得到初步控制,但境外國家感染病例不斷增加,中國將面臨輸入性病例的傳播風險,目前防控形勢依然嚴峻。
綜合性醫院兒科鑒于條件限制,兒童多存在與成人混雜就診情況,交叉感染的幾率增大,增加了兒科醫護人員及患兒的感染風險。另外我院兒科就診的患者中大部分為呼吸道感染,多表現為發熱、咳嗽、流涕等,且COVID-19主要臨床表現為發熱、干咳、乏力等,輕癥患者可無肺炎表現,潛伏期甚至無癥狀,但也具有傳染性,這就增加了兒科醫生對呼吸道感染患兒的鑒別難度,給綜合性醫院兒科防控策略的定制帶來了挑戰[2]。現根據國家衛健委發布的相關政策及COVID-19感染的文獻資料,上海市第十人民醫院兒科根據COVID-19特點,結合綜合性醫院的特殊性,制訂了COVID-19疫情期間防控策略,旨為綜合性醫院兒科的疫情防控工作提供指導。
1 門急診管理
綜合性醫院兒科門急診是個特殊的診療場地,成人與兒童混雜就診,使得常見的呼吸道感染與COVID-19互相混雜。同時,隨著氣溫的升高、醫院門診對外正常開放及學生陸續開學,患者量會大幅增加,成人呼吸道感染者、疑似病例患兒、普通發熱患兒和陪護家長混雜就診,更易發生病毒擴散,增加了兒童在就診過程中發生交叉感染的風險和醫護人員感染的風險,所以門急診區已是預防和控制病毒傳播的最核心的場所[5]。由于我院兒科診療場所硬件條件限制,為了避免診療環節出現缺陷和隱患,因此,在COVID-19疫情未結束前,特別需要加強兒童門急診管理,這對于盡早發現疑似患兒,預防交叉感染,阻斷COVID-19傳播和疫情擴散,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1.1 建立預檢分診流程
為迅速有效甄別就診患兒是否為新冠病毒感染疑似病例,合理安排就診,避免交叉感染。我科在醫務部門協調下制定了疫情期間兒科門急診預檢分診流程,實行兩級分診制度(圖1)[6]。
1.2 一級預檢分診
在門急診大樓兒科專用通道處設立預檢分診臺,對患兒及陪同人員進行一級篩查,對于疑似COVID-19感染患兒[3,7],由專人按專用路線,指引至發熱門診進一步診治。在一級篩查后,無明確流行病學史的患兒經兒科專用通道至兒科普通門診就診。
1.3 二級預檢分診
在兒童普通門診就診區入口處,設置二級預檢分診臺,對來本區就診的患兒進行再次預檢分診。預檢臺設置兩名掌握兒童常見病和疫情防控知識的兒科專業人員,主要工作包括:再次量體溫、進行流行病學調查、作宣教,評估患兒是否符合COVID-19疑似病例[3,7],對于發熱患兒引導至指定發熱診室就診。
2 病房管理
2.1 普通兒科病房管理
根據COVID-19相關數據顯示,院內感染和醫護人員的感染占到一定比例,所以需要高度重視病房的規范化管理,預防住院患兒COVID-19的發生和傳播,由于兒童住院期間需要專人看護,這對兒科病區的疫情防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8]。
1)制定嚴格入院流程 門急診醫生收治患者時應從嚴把控入院指征,仔細詢問病史,完成流行病學調查,簽署相關告知書,并取得科主任或代組醫生同意后方可收治入院。
2)實行病房發熱患兒日報制度 每天上午8點前由病區醫生+護士志愿者向醫務處匯報各病區發熱患者情況及肺部感染患者情況。
3)單獨區域設應急隔離病房[9] 用于收治發熱待查的或有疑似癥狀患兒,隔離病房不得探視。入隔離病房醫護人員要嚴格洗手,穿隔離衣,戴手套和外科口罩,進入隔離室后需要三級防護。
4)嚴格管理患兒及陪護人員 對住院患兒和家屬進行疫情相關知識宣教,嚴格執行手衛生,指導佩戴口罩,用餐統一由醫院提供,住院期間不得離開病房,每位患兒僅限一位陪護人員,嚴格監測體溫,如有發熱、呼吸道癥狀時不得陪護,不得隨意離開病室。執行最嚴格的門禁管理制度,對進入病區所有人員,在病區入口處由護士測量體溫,體溫升高者拒絕進入病房。
2.2 新生兒病房管理
隨著疫情的持續,已有新生兒感染COVID-19的病例報道,新生兒的感染與其他人群不同,現有確診病例提示我們生后家庭聚集水平傳播為主要傳播途徑,另外母親是確診的感染者時,存在母嬰垂直傳播的可能[10]。鑒于我科新生兒病房主要收治我院產科轉診新生兒,所以產科病房新生兒醫生應從源頭上嚴格把控。
1)暫停探視及陪護 在COVID-19疫情期間,新生兒病房暫停探視及陪護。
2)收治患者流程 ①轉運前醫生詳細詢問患兒母親及陪同家屬病史、流行病史以及相關癥狀;②如有疑似COVID-19感染的患者接觸史,且癥狀體征疑似,建議轉至專科定點醫院治療;③新生兒出院和入院時,陪同家屬需經統一監測排查方能進入病區。
3)新生兒室設置隔離病房 有疑似或確診病例必須置于單獨隔離房間暖箱中,不使用開放式搶救臺,物品專用,專人陪護[4]。
2.3 制定病房應急預案
患兒、新生兒或陪護人員在住院期間發現COVID-19疑似癥狀,立即隔離,當班醫護需及時上報科室主任、護士長及醫院相關行政部門,根據病情進行相關檢查,專家團隊會診,確定是否按照疑似病例處置。如確定為疑似病例,轉運至兒童定點??漆t院治療,轉運前預先做好患者的隔離和轉運團隊的個人三級防護,轉運后做好個人的消毒、暖箱及病房的終末消毒。
3 醫護人員管理
3.1 成立兒科COVID-19感染防控工作組
科主任任組長,工作組成員包括科室骨干醫生、護士長、感控人員及信息聯絡員等。
3.2 加強醫護人員疫情相關培訓
對全體兒科醫護人員進行相關感控知識培訓和考核,包括COVID-19感染相關理論知識,預檢分診流程,疑似COVID-19感染患兒的處置流程,醫院感染防控和醫護人員個人防護要求,如穿脫防護服等。
3.3 加強科室醫護人員的管理
離滬后返回上海者,主動上報行蹤,必要時開展居家觀察,家庭中其他人員發生發熱、干咳等癥狀,或有與其他確診或疑似患者接觸史,應主動向醫院匯報。醫護人員進入醫院大門、各大樓、各病區需接受體溫測定,走醫護人員通道或電梯。加強醫護人員之間的“互防”,門急診和病房醫護人員適當分隔,避免交叉感染。
3.4 做好醫護人員的合理調配
科主任、護士長應合理調配人力資源,保障醫護人員休息時間,不鼓勵長期、高強度、連續工作,堅決杜絕“帶病上崗”,一旦出現職業暴露,應第一時間報告院感辦,尋求幫助,不得直接進入病房、門診或其他工作生活區域。
3.5 科室應急物資的管理,做好職業防護[11]
建立防護用品管理機制,口罩、帽子、護目鏡、防護服、防護面具等防護物資由護士長統籌管理,建立使用登記及上報管理流程,有計劃領用,按照崗位風險級別合理使用防護物資,保證發熱門診及隔離病房的防護物資配備。
4 結語
目前,中國仍面臨輸入性病例的傳播風險,防控形勢嚴峻。綜合性醫院兒科作為COVID-19兒童感染的重要診治場所之一,具有其特殊性,我們因地制宜地制定了防控管理策略并付諸實踐,各個流程環節運行順利。截至目前,我科門急診患者得到科學合理救治,病房未發生院內感染病例,醫護人員心理健康穩定,我科疫情管理策略初顯成效,希望能為同類別綜合性醫院兒科的疫情防控提供參考。
參考文獻
[1] WHO. Novel coronavirus (2019-nCoV) situation report-22[EB/OL]. (2020-02-11)[2020-03-20]. https://www.who.int/ docs/default-source/coronaviruse/situation-reports/20200211-sitrep-22-ncov.pdf?sfvrsn=fb6d49b1_2.
[2] 國家衛生健康委辦公廳,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辦公室.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辦公室.關于印發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七版)的通知. (2020-03-04)[2020-03-20]. http://www.nhc.gov.cn/xcs/zhengcwj/202003/46c9294a7dfe4 cef80dc7f5912eb1989.shtml.
[3] 姜毅, 陸小霞, 金潤銘, 等. 兒童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診斷、治療和預防專家共識(第二版)[J].中華實用兒科臨床雜志, 2020, 35(2): 143-150.
[4] WHO. Coronavirus disease (COVID-2019) situation reports-43[EB/OL]. (2020-03-03)[2020-03-20]. https://www.who.int/ docs/default-source/coronaviruse/situation-reports/20200303-sitrep-43-covid-19.pdf?sfvrsn=76e425ed_2.
[5] 張國成, 程小寧, 丁輝, 等.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期間加強兒童發熱門診流程的管理指引(第一版)[J]. 中華實用兒科臨床雜志, 2020, 35(2): 97-104.
[6] 曾玫, 翟曉文, 王建設.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兒科醫務工作者的審視和應對[J/OL]. 中華傳染病雜志, 2020, 38(00): E003. doi: 10.3760/cma.j.issn.1000-6680.2020.0003.
[7] 陳志敏, 傅君芬, 舒強, 等. 兒童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診療指南(第二版)[EB/OL]. [2020-03-20]. http://rs.yiigle.com/yufabiao/1180108.htm.
[8] 復旦大學附屬兒科醫院, 嚴重急性呼吸綜合征冠狀病毒2流行期間兒內科患兒收住院及其感染防控管理建議制定小組. 嚴重急性呼吸綜合征冠狀病2流行期間兒內科患兒收住院及其感染防控管理建議(第一版)[J]. 中國循證兒科雜志, 2020, 15(1): 10-14.
[9] 湖北省兒科醫療質量控制中心, 《中華實用兒科臨床雜志》編輯委員會. COVID-19疫情期間兒科病房管理與防控實踐[J]. 中華實用兒科臨床雜志, 2020, 35(2): 139-142.
[10] 中國當代兒科雜志編輯委員會圍產新生兒新型冠狀病毒感染防控管理預案工作組. 圍產新生兒新型冠狀病毒感染防控管理預案(第二版)[J]. 中國當代兒科雜志, 2020, 22(3): 195-198.
[11] 國家衛生健康委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加強疫情防控期間醫務人員防護工作的通知.國衛辦醫函〔2020〕146號[EB/ OL]. (2020-02-18) [2020-03-20]. http://www.gov.cn/zhengce/ zhengceku/2020-02/20/content_548131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