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國近現代藝術歌曲具有較高的藝術水平,對藝術的繁榮起到了重要作用。近現代藝術歌曲的起源是大批有理想的青年人發起,宣傳積極正確的思想,在社會廣泛流傳的音樂節目,充分調動中國近現代藝術歌曲的發展成果。我國近現代藝術歌曲的快速發展為藝術繁榮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挖掘其中的藝術價值,在高校教學過程中利用這些寶貴藝術資源,為培養高校學生的藝術技能和藝術精神提供支撐。本文梳理了我國近現代藝術歌曲的發展歷史和教育過程,旨在為全面提升我國近現代藝術歌曲在高校聲樂教學中的作用做出貢獻。
【關鍵詞】近現代藝術歌曲;高校;聲樂教學
【中圖分類號】J61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7X(2020)06-0177-01
【本文著錄格式】滿向溢. 中國近現代藝術歌曲在高校聲樂教學中的應用 [J].北方音樂,2020,03(06):177,179.
前言
我國的近現代藝術歌曲種類繁多,在創作的過程中涌現出一大批優秀的作品,這些經典的曲目為激勵人們思想起到重要作用。經典的近現代藝術歌曲為激發人民思想感情、表達人們對美好生活的憧憬提供支持。高校大學生應該樹立正確的思想觀念,加強對藝術歌曲的學習,尋求創作靈感,譜寫更多適應時代要求的歌曲,為藝術的發展提供有力保證。
一、我國近現代藝術歌曲的發展趨勢
藝術歌曲具有陶冶情操、培養正確精神價值的作用,為人們的思想進步提供強大動力。尤其是對近現代藝術的研究,為我國藝術音樂的發展提供堅強支撐。我國的藝術歌曲主要是以詩歌和音樂作為背景,運用常見的音樂樂器進行配合,特別是對鋼琴等樂器進行使用,這樣才能真正提高藝術欣賞水平。我國的藝術發展需要借鑒其他國家藝術經典作品的支持,特別是用音樂歌劇和歌曲形式為代表,融合我國自身的藝術表演形式,為人們呈現出精彩的藝術作品。清朝時期,西洋音樂和樂器的流傳,逐漸開設了新式的音樂教學學堂,這就是我國近代藝術發展的開端。很多當時的藝術教育家逐步探索尋求一條適合我國發展的藝術教育形式,選拔能夠適合我國音樂教育發展的學校歌曲。當時主要的歌曲是我國的古典名著及西方國家歌曲。
隨著我國音樂教育基地的設立,北大音樂傳習所的成立標志著我國藝術教育的發展走向正規化,全國一些大型城市相繼建立音樂藝術學校,為我國近現代藝術教育的發展奠定堅實基礎。在新中國成立以后,隨著國家對藝術教育的高度重視,音樂教育發展迎來了寶貴的歷史時期,我國的現代藝術教育蓬勃發展,充分利用我國的詩歌文化優勢,配合音樂藝術的結晶,為藝術的發展提供堅實保障。一些優秀的經典歌曲創作完成,鼓舞了人們的思想熱情,運用我國的詩詞重新譜曲,創作大量的優秀歌曲作品豐富藝術文化,為時代的發展注入寶貴力量,具有較高的藝術價值。
二、近現代藝術作品在高校聲樂教育中的運用
音樂能夠給人們帶來快樂,舒緩身心、放松心情,在高校教學過程中要充分利用現有的音樂教育資源,特別是利用近現代藝術歌曲作為教學內容,選取優秀的篇章進行重點講解,以保證培養的效果,這對音樂教育的培養具有積極意義。我國的各方面發展取得巨大成果,在經濟建設時期產生了很多具有典型代表的時代精神,創作了大量的藝術作品。對于這些寶貴的音樂作品應該進行普及和講解,特別在高校聲樂教學中,應該重點融合這些內容,認真鑒賞這些藝術作品,了解創作的背景和時代精神,掌握藝術音樂的意義。在學習和掌握的過程中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研究:
(一)選擇合適的聲樂教材
不同的時代會產生不同的藝術作品,在藝術發展的過程中才能夠體會其中的時代精神。在開展近現代藝術歌曲教學中,要認真選取適合學生發展的優秀曲目進行教學,根據不同的時代背景進行選擇,如可以選取優秀的古詩詞《水調歌頭》《但愿人長久》或近現代優秀詩詞《沁園春·長沙》《長征》等。這些寶貴的藝術歌曲都是代表不同時期人們在不同環境下創作的優秀作品,應該多向學生講解學習作品的背景、掌握我國的傳統文化和古典文學著作。重點理解詩詞作品背后蘊藏的精神和情懷,品讀我國詩人的崇高情懷,為創作藝術作品奉獻的寶貴精神。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重點把握學習的方向,傳授學生學習的經驗,讓學生主動融入到學習的氛圍中;教師還要密切關注聲樂教學的變化,特別是音樂界教學改革的各項動態,把握時代教學發展的規律,完善各項教學制度,提高教學成果;教師還要加強自身學習與完善的機制建設,保證教學課程的順利進行,為學生的全面發展提供良好師資環境。
(二)選擇合適的教學方法
我國近現代藝術教育在教學上具有顯著的優勢,我國的近現代藝術音樂具有貼近人們日常生活、更易于理解的優點。藝術的取材是來源于生活,在開展近現代藝術教育過程中,應該結合自身教育情況選擇合適的教學方法,要深入體會近現代藝術發展的過程和歷史背景,在講解上要根據不同的時間背景傳授不同的藝術音樂思想,要認真根據思想脈絡的發展進行研究,分析創作的背景意義,讓學生對創作背景有一個全面的了解。
(三)運用正確的教學手段
中國近現代藝術音樂的曲目風格豐富多樣,表現的方式有所差別,教師可以利用現代化教學手段豐富教學形式。在曲目練習過程中,可以根據不同的曲目風格選擇適合自己的演唱技巧。經過學生長期不斷的練習,能夠掌握正確的氣息控制方法,使音色變得更優美動聽。中國近現代藝術歌曲的曲目普遍都是循序漸進地變化,在授課過程中,要依據學生的音色條件、對氣息的掌握、循序漸進的轉變,進行氣沉丹田的訓練,塑造多變的音色。
(四)把握聲樂教學的意義
我國近現代藝術歌曲具有獨特的藝術特點,很多歌曲都具有特殊的表達方式,這樣的特點就說明要掌握歌曲結構的緊密程度,分析歌詞和音樂的表現特點。藝術歌曲在教學中存在一定的難度,教師應該重點把握聲樂教學技巧,幫助學生練習藝術作品。這也要求學生應該重點加強對聲樂方面的學習,選擇更多貼近現代藝術的歌曲進行講解。可以拿外國的經典歌曲進行講解,這樣也能彰顯我國聲樂歌曲的顯著特點,更容易被學生接受。
三、我國近現代藝術歌曲在高校教學中的意義
我國的高校聲樂教學中,西方音樂內容占到了主要結構,在教學方面主要以西方藝術形式為主,特別是一些浪漫主義色彩的作品被一直運用,是每一位聲樂學生必學的經典曲目。我國的高校聲樂教學應該積極探索一條符合自身發展狀況的教學結構,對聲樂教學的發展和改革提供積極作用。近年來,我國的許多高校都在積極建立聲樂教學基地,探索聲樂教學的模式,逐漸總結出一套適合我國教學狀況的聲樂教學結構;要不斷總結時代發展的客觀規律,為教育發展提供思路,總結教學的目的和目標,處理學生在聲樂學習中遇到的困難。我國近現代音樂作品中涌現出大量經典之作,為高校聲樂教學提供教材內容,但與實際需要相比還存在較大的提升空間。這就需要我們不斷摸索,繼承和發揚這些寶貴的精神財富,選擇優秀的作品在聲樂教學方面加強應用,還要加強對音樂教學的創新,傳承優秀的音樂文化,向學生不斷傳播優秀的中國文化和時代精神。
四、結語
中國近現代優秀傳統歌曲集中反映了我國藝術發展的歷史,將這部分寶貴的藝術作品傳授給大學生,能夠較好地帶動學生的思想教育,提升聲樂教育的進步空間。我國的藝術歌曲凝聚了無數前輩的智慧,能夠反映歷史文化的沉淀,創作出的優秀作品是寶貴精神財富,這些作品集中反映了不同時期的人文背景,謳歌了藝術人員對時代發展的真摯感情,匯聚起寶貴的藝術教育資源。
參考文獻
[1]曾凡廣.中國近現代藝術歌曲在高校聲樂教學中的應用[J].音樂創作,2018.
[2]趙楠.中國近現代藝術歌曲與19世紀德國藝術歌曲創作風格上的比較[J].戲劇之家,2018.
[3]周閔.中國近現代藝術歌曲對于藝術審美的啟示[J].音樂時空,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