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互聯網的快速發展,為教育事業的變革和創新帶來了新的啟示和機遇,互聯網與高校教學的融合發展效果也越來越凸顯。因而,在互聯網信息教育背景下,高校鋼琴教學模式也產生了新的變化,進行了一系列創新改革,提高了高校鋼琴教學的效果。與此同時,互聯網資源的運用也使高校鋼琴教學模式進行了重構,賦予了新的教學意義和價值。本文將從教學實際出發,從互聯網視角對高校鋼琴教學存在的不足及改革策略進行了全面的探索,以期推進高校鋼琴教學與互聯網信息化融合的快速發展。
【關鍵詞】互聯網時代;高校;鋼琴課堂;教學模式
【中圖分類號】J62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7X(2020)06-0201-01
【本文著錄格式】齊榮.互聯網信息化背景下高校鋼琴教學開展探究 [J].北方音樂,2020,03(06):201,203.
隨著我國互聯網信息化時代的快速發展,互聯網對高校鋼琴教學的開展也產生了一定積極的影響,在鋼琴教學模式的構建過程中發揮了顯著的優勢,也成為教師進行高校鋼琴教學改革創新的重要手段之一。互聯網信息化時代,具備了顯著的互動優勢、開放性特點,有助于高校鋼琴教學課堂的豐富和完善,提升學生鋼琴專業能力的建設。所以,通過對高校鋼琴課程進行有效改革,為學生建構現代的信息化學習模式,提高學生鋼琴學習效果,也成為鋼琴教師教學工作開展的主要目標之一。
一、互聯網信息化與鋼琴教學融合的價值
信息化背景下的鋼琴教學模式構建,具有一定的特色和價值,展現了自身特有的功能。那么,具體到高校鋼琴教學開展實踐,互聯網信息化為鋼琴教學模式構建提供了那些便利呢?筆者認為主要集中在互動優勢、開放化特性以及教育資源整合三個方面:第一,顯著的互動優勢。在互聯網技術支持下,為高校鋼琴教學提供了更為廣泛的平臺,師生之間可以在課上課下開展豐富有效的教學互動,不僅加深了學生對于知識要點的認識,同時也為學生的鋼琴藝術修養打下堅實的基礎;第二,突出的開放性特點。互聯網信息化平臺包容與開闊,收錄了大量的鋼琴教學資源。高校借助網絡信息化進行的鋼琴教學模式構建,充分地借助了互聯網開放性的優勢。比如,鋼琴教學地點與教學時間不再受到約束,教師可以實時給予學生進行專業的指導,而學生可以進行碎片化的學習整合進一步提升自身的鋼琴專業水平;第三,加強了教育資源的整合。在高校鋼琴教學與互聯網信息融合構建過程中,網絡教育資源與課程教學內容進行合理整合,為學生拓寬了學習視野,提高了學生鋼琴學習興趣與積極性。
二、互聯網信息化背景下高校鋼琴教學開展中的不足
互聯網時代的高校鋼琴教學開展,呈現出自身顯著的特色,但也存在突出的制約性問題:第一,互聯網信息化與鋼琴教學資源融合的教學理念落后,是重要的一個現實性問題。由于傳統教學環境的影響,部分教師的現代化鋼琴教學理念落后,沒有及時把握互聯網信息化的優勢、認識到二者融合后鋼琴教學模式重構的意義和價值。事實上,教師教學理念的更新直接影響到高校課堂鋼琴教學的效果,理念落后會導致學生鋼琴學習停滯不前;第二,教學模式單一尚未發揮出互聯網信息化對鋼琴教學發展的積極作用。高校鋼琴教學開展的每一個階段,教師都要進行有效的改革和創新。然而,突出的一個問題是忽視學生鋼琴學習的差異性,采取單一的理論灌輸教學模式,尚未借助互聯網信息化完善教學模式。在該種教學模式下,學生的鋼琴音樂潛質無法得到全面的激發,束縛了學生音樂創造力;第三,未全面借助互聯網信息進行有效的教學互動。比如,在指導學生進行鋼琴曲目練習時,教師應當通過互聯網快捷、便利地指導學生進行練習,加強師生間的互動,促進學生學習效率的提高。再如,在鋼琴課堂教學中教師進行公共理論知識的講解,沒有借助互聯網的信息化優勢引導學生自主進行查閱學習。在課堂中沒有拿出更多的時間,與學生進行深入的互動探討,讓學生進行自主學習摸索。隨著學生鋼琴學習能力的不斷增強,就會自己借助互聯網及時進行問題的解決,幫助學生全面打造自身的專業體系。
三、互聯網信息化背景下高校鋼琴教學開展路徑探析
互聯網信息化背景下,高校鋼琴教學開展實踐,有了更為豐富的改革探索。結合教學實踐,可以從以下幾方面進行調整:第一,加強碎片化教學滲透。在互聯網時代背景下,碎片化學習整合已經融入到時代發展中,而學生個體都應該主動或被動地進行碎片化學習。在高校鋼琴課程教學創新時,若是可以合理利用碎片化學習特點,則可以很好解決學生的部分的鋼琴學習問題。比如,教師基于互聯網與鋼琴教學內容特征展開的微課視頻教學,每個視頻的時長控制在一分鐘以內,讓學生在課余時間利用微課對鋼琴課程的優化作用,進行碎片化學習探索,不斷彌補自己的專業學習中的不足,提高學生鋼琴課程學習質量;第二,加強互聯網在線互動教學實踐。在傳統鋼琴教學課堂中,由于師生互動空間有待提升,借助互聯網優勢提升鋼琴教學質量非常關鍵。在信息化鋼琴教學模式構建下,教師可以基于互聯網平臺與學生進行在線互動。因為校園內都覆蓋有無線網絡,學生擁有智能手機、平板電報、筆記本等電子設備。教師與學生進行在線互動教學具有一定可行性,在該教學模式建構下,學生不再局限于教室進行教學互動,在遇到相關問題后可以及時網上求助教師,輔助自己解決相關學習問題,提高了學生鋼琴專業學習質量與效果。在線互動時教師可以邀請更多的學生參與其中,就相關鋼琴曲目的練習技巧與演奏風格進行深入探討。通過師生之間的互動交流,學生的鋼琴思維創新能力可以得到充分發揮,在交流下學生才可以總結出最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進而快速提升鋼琴學習綜合實力;第三,加強理論與實踐的融合教學。在高校的鋼琴課程教學開展中,理論與實踐同等重要,為了確保兩者均衡發展,教師則需要借助互聯網對理論與實踐資源進行有效融合,同時將網絡教育資源滲透其中,保證高校鋼琴課堂教學的趣味性與時效性。比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組成鋼琴微信學習組,讓學生可以對相關鋼琴理論知識進行分享學習,通過知識共享提高學生學習質量。隨著學生理論基礎知識的不斷夯實,在演奏實踐練習時可以指導學生進行小組練習,小組成員練習同一個曲目,并錄制視頻上傳微信學習組。在觀看學生鋼琴練習視頻時,其他學生則可以通過群聊指出練習中的優點和不足,通過網上學生之間相互的溝通交流,有效提高學生鋼琴學習效果。比如,在網絡鋼琴教育資源滲入時,教師需要從學生的音樂學習興趣愛好入手,篩選相關網絡鋼琴曲目與演奏視。因為針對性的網絡鋼琴教育內容可以瞬間引爆學生的熱情,快速引導學生進入注意力集中的學習狀態。通過網絡資源與教材內容的銜接教學,可以為學生建構高效學習環境,促進學生鋼琴核心素養提升。
四、結語
總而言之,高速發展的信息化時代的到來,為高校鋼琴教學的變革帶來了更多的便利條件,也提供了更為便捷的教學平臺。在此背景下,高校鋼琴教師要在自身的鋼琴教學實踐中,不斷地轉變自身的理念和教學方法,加強對互聯網信息技術的開發和運用,不斷豐富和完善鋼琴教學模式的構建,推進高校鋼琴教學的信息化發展。與此同時,在高校鋼琴教學開展實施中,教師要積極地基于互聯網信息技術進行教學模式重構,嘗試開展微課碎片化教學引導與在線互動教學等多元化的教學方式,激發學生的鋼琴學習興趣,全面促進高校鋼琴教學質量的提升。
參考文獻
[1]黃一朋.互聯網時代高校鋼琴教學模式的重構探討[J].北方音樂,2019,3918:236-237.
[2]范雯,顧欣欣.基于信息化教學模式的鋼琴教學實踐思考[J].黃河之聲,2019(2):75-76.
[3]劉欽.基于互聯網信息技術背景下的高校鋼琴教學改革探索[J].藝術科技,2019,3202:252.
作者簡介:齊榮(4965—),男,山西臨汾,助理講師,大專,山西藝術職業學院,研究方向:音樂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