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德軍
摘要:群文讀寫教學是現在比較流行的一種教學模式。所謂群文閱讀,就是教師和學生圍繞某個核心主題,有針對性的選擇一組文章,進行集體閱讀和整體理解,最終達到一些共識。眾所周知,高中英語課本各單元多以話題為中心進行選材。因此,在日常的英語教學中,應該將群文閱讀活動與課程和教材話題進行有機結合,讓學生綜合素養的培養達到最優化。
關鍵詞:高中英語群文閱讀;話題教學;重要性;策略
在群文閱讀的過程中,教師可以根據閱讀的目的進行思想內容、風格形式相同或相反的一系列文章,使學生能在群文閱讀的過程中,形成多視角,多層次,多感知的閱讀方式。組建群文是群文閱讀教學實踐的首要步驟,是教師基于“話題”對教學內容的重構,它重點解決“讀什么”的問題;一組恰當的閱讀材料,能讓學生更加高效的獲取語言學習能力。
一、群文閱讀的重要性
1.有效增加學生的閱讀量
課內閱讀的延伸,英語的一篇閱讀文章主要圍繞一個中心,學生可以對中心進行延伸和思考。課外閱讀的延伸,英語的閱讀是多角度、多元化的,課本中的內容根本無法滿足學生的閱讀需求,教師應根據學生的課本知識進行篩選,同時增加學生詞匯等基礎知識的認知。教師可以開展閱讀會,使學生對課外閱讀進行自身見解和想法的提出,幫助其他同學理解、掌握閱讀部分的技巧。
2.提升學生的閱讀速度
學生對于技巧、方式的掌握程度能幫助學生在閱讀時快速鎖定文章重點,準確找出關鍵性段落,有效提升閱讀或做題的時間。在具體的開展過程中,教師可以限定時間,給學生大量的閱讀題材,讓學生對文章重點、關鍵性句子進行鎖定,加快學生的閱讀速度,對學生找到的點和句子進行校對、記錄,有規律的反復訓練能幫助學生有效提升自身的閱讀能力,鍛煉學生的思維敏捷性和靈活性。
二、實施高中英語群文閱讀教學模式的意義
首先,群文閱讀可以有效的提高學生英語閱讀的效率;傳統的閱讀教學往往是學生單篇的進行閱讀,且沒有總的主體,這樣學生閱讀時就會沒有目的,所以閱讀的效率可想而知,而群文閱讀模式則是學生通過閱讀教師整合后的閱讀材料,這樣學生能夠在明確的主題下進行閱讀,并且通過這一系列的文章閱讀,把握文章中的聯系,從而能夠在有限的時間內實現高效的閱讀,增加學生的閱讀文本量。
其次,從某種程度上來說,群文閱讀能夠增強學生的閱讀思維能力,幫助學生從閱讀中獲取相關的英語閱讀技巧,除此之外,學生可以通過在這一系列的文章中找到自己感興趣的文章,在某種程度上來說,群文閱讀可以擴大學生的閱讀量,與此同時,學生的閱讀積極性也會顯著提高。
三、以話題為主的高中英語群文閱讀教學策略
1.英語群文閱讀要注重設計議題
一堂好的課離不開一個好的教學設計,那么一堂好的英語群文閱讀課則離不開一個好的議題。一個好的議題可以幫助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激發學生課堂學習興趣,從而幫助教師達成最后的教學目標。
一個好的議題難度應該是怎么樣的呢?它不宜太簡單,以至于學生懶于思考,也不宜過于困難,以至于學生懼于探索,它應該是一個難易適中,而又能引起學生探索興趣的議題。英語群文閱讀的過程需要學生從多層次、多維度來看待同一個現象或問題,這樣的思維方式可以讓學生得到鍛煉,而好的議題則是讓學生在思維鍛煉的過程中收獲更多。英語群文閱讀教學對學生閱讀興趣的提升效果是顯著的,它讓學生從一個“知識的被動接受者”角色轉化為“知識的主動探索者”角色,學生會因此而更加喜歡閱讀,更能堅持終身閱讀。
2.以話題為中心為語言輸出搭建腳手架
由于教材內容往往有一定的滯后性,同時教材中所提供的閱讀量也滿足不了學生閱讀的需求。學生對該話題的認知過于單一,在語言輸出當中往往會出現無話可說的情況。話題下拓展閱讀通過對材料的選取,結合單元話題從內容的深度和廣度上對教材進行整合與拓展,同時利用一系列有梯度性的讀寫任務激發學生對相關話題與題材的深層次思考,挖掘文本當中作者所表達的思想,或事件當中值得思考的矛盾點等。通過這種方式學生對相關話題的圖式得以建立和拓展,同時思維品質也得到了提高。
3.增強文化意識、分析和提煉文章文化品格
文章是語言知識和文化知識的載體,深入研究文章,對教師把握話題主題和文化價值具有重要意義,也是落實核心素養目標的重要前提。文章可以有多種形式呈現,比如口頭的、書面的也有聲音和視頻類。通過這些類型的素材挖掘出文章中的文化知識,然后將文化品格的培養和知識學習相結合。比如,Topic Revision: Festivals and Celebrations復習的話題詞匯是“Festivals and Celebrations”如果談到了西方的節假日,可以先找出相關的內容。節日、假日的表達:holiday/vacation/leave/day off/ legal(national)holiday,在有這些材料的同時,可以利用教師的自身文化素養,通過材料在課上讓學生展示,既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又拓展了學生對相關話題的詞匯表達,還讓學生了解到了相關文化。再拿出相關的文章拓展閱讀,便能夠非常好的代入感。
4.問題由淺入深,層層遞進
優質問題能夠引發學生的自主學習興趣和主動思考探究問題的能力,教師應對預設問題加以重視,并注重學生當堂問題的引導及回答。
教師需要結合學生臨時提出的問題,對問題進行改造,以達到學生學習需求和探索欲望的充分發展。在這過程中,教師還可以從學生的現場提出的問題或課堂氣氛反應的相關問題中進行探討學習,從而提高學生的英語閱讀能力。教學中以問題為課程主線,強調提出問題的探究性和多樣性,以引起學生的閱讀興趣,通過三維的發散性,讓學生知道更多的可能性,是學生發散思維來提高學生提問的范圍。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時間應保持充分和適當,使其在閱讀和理解教學內容的過程中通過提出的問題去掌握教學內容的中心思想。
5.借助信息技術設備與網絡教學資源,對英語閱讀教學內容進行拓展
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與發展,科技已經為人們的生活帶來了諸多變化,當然對教學方面的影響也十分顯著。因此,高中英語教師應不斷探索,在英語閱讀教學中使用信息技術的有效途徑,強化對信息技術設備等教學資源有效應用,對英語閱讀文本進行適當的拓展與延伸。具體來講,教師首先可以借助信息技術等教學設備,為學生展示與閱讀文本相關的圖片、視頻,深化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其次,教師可以利用網絡信息等資源,為學生提供更多的閱讀內容,激發學生與英語閱讀材料的興趣。
四、總結
話題群文閱讀對于打破選修閱讀“高耗低效”的現狀具有現實意義,但閱讀素材的擇取對教師的專業素養和文學鑒賞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因此,教師需在閱讀選材與教學實踐中持續探索、總結反思,不斷挖掘新的取材渠道,以此為基礎引導學生在群文閱讀的過程中獲得知識水平與閱讀技能的質的飛躍。
參考文獻:
[1]張瑩. 基于群文閱讀的高中英語閱讀教學初探[J]. 山東教育:中學刊, 2017:25.
[2]王艷玲.基于英語學科核心素養的高中英語閱讀講評課教學[J].中國農村教育,2019(10):57-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