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秀丹
摘要:中職院校在教育中已經占領了重要的地位,每年選擇中職院校的學生不在少數,但是這些學生大都在學習上的積極性較為欠缺,學校在對學生的管理上也會造成一定的困難。這就需要班主任的溝通來幫助班級管理,學校不僅應該培養(yǎng)和教授學生理論知識,更加應該注重學生的綜合素質的培養(yǎng),幫助學生更好的全面發(fā)展。這必須是建立在良好師生關系的基礎之上,才能夠有效地提高教育教學的質量。本文就是針對目前中職班主任和學生的溝通現狀的問題分析,提出一定的策略,希望能夠對中職院校班主任的教學活動起到一定的幫助作用。
關鍵詞:中職班主任;學生;有效溝通;技巧措施
引言:
溝通是一種極其重要的語言藝術,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能夠正確運用溝通技巧能夠改善師生之間的關系。本身學生與老師之間就有距離,學生對教師會有畏懼的心理,因此師生之間的關系比較緊張,而對于中職的學生而言,甚至還有一部分的學生對教師會產生厭倦和不服的心理。因此中職班主任應該注意運用溝通交流的技巧,與學生建立良好的關系,不僅是學生們學習生活的管理者,還更加應該與學生之間做“朋友”。要讓學生從心底里感受到班主任的關愛,才能夠拉近師生之間的關系,因此班主任平時的言行對學生產生的潛移默化的影響也是應該值得我們關注的方向。
一、中職班主任與學生溝通現狀
1.1中職學生的心理特征
一般選擇中職院校的學生都是因為在普通教育中的學習成績不好,很容易產生自卑的心理,尤其是周圍的人看待他們的眼神也會帶有一定的顏色,這對學生的影響很大;還有的是因為自己本身的性格比較頑劣,自愿選擇就讀中職院校,對自身的要求本來就比較低。以上的心理都會影響學生在學習上的積極性,但是在心底里他們其實都是希望可以得到老師家長的理解,獲取幫助自己,只是因為不善于溝通,加上中學時期學生的自我控制能力比較低下,情緒波動比較大,很容易產生逆反心理。如果教師的溝通不到位,只會讓情況更加難以控制,因此教師應該熟悉學生的心理特征,注重溝通方式,為學生創(chuàng)造更好的學習氛圍。
1.2中職班主任傳統(tǒng)交流方式的弊端
中國的人口基數比較多,所以每一個班級的學生也很多,班主任的管理工作繁重,為了便于管理學生,很多的教師都會選擇嚴厲的教學方式,比如說訓斥學生或者呵責學生的教學方式,確實能夠在一定程度上管理好學生的行為,但是也容易造成相反的效果,讓學生產生逆反的心理,甚至厭煩教師,厭煩學習。現代的學生更加注重被理解,自尊心和獨立思考的能力較強,他們迫切尋求強烈的認同感,學生的心理狀態(tài)會直接影響學習的效果,因此班主任應該跟隨時代的變化改變自己的教學交流方式。
1.3學生的個體化差異
每一個學生的家庭情況都不一樣,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生活習慣,這些都會對學生的性格產生影響。但是由于班級人數過多,且大部分的班主任還有科目教學的任務,所以在管理工作上也是分身乏術,一般都會采用統(tǒng)一管理的模式,一樣的溝通交流方式對于不同的學生的作用會不一樣,學生在學習上的心態(tài)差異會更加明顯,同樣作用在學習中,學生之間的差異也會更加的明顯。因此,班主任雖然是統(tǒng)一管理學生的學習生活,但是也需要在實際的教學管理活動中重視學生的個體化差異,因材施教,對不同的學生運用不同的教學溝通方式。
二、班主任與學生溝通的技巧及策略
2.1傾聽心聲
傾聽是一種禮貌有涵養(yǎng)的表現,教師不能只看表面,當學生犯下了錯誤或者情緒不佳的時候,班主任應該有靈敏的感觸,積極了解學生的心理世界,耐心地詢問學生事情的緣由,這樣比不分青紅皂白地將學生斥責一頓的效果更好,最好是能夠在私底下詢問學生,尊重學生的隱私,給學生充足的時間,引導學生傾訴心聲,在此期間,班主任需要認真傾聽,適時給予學生反饋,讓學生能夠感受到自己受到了重視。班主任在了解事情的原委之后,應該對學生給予及時的幫助,安撫學生的情緒,幫助學生一起解決問題,還要對學生之后的情況進行一個追查,這樣的方式可以讓學生從心底里感受到教師的關愛,有利于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學生也會更尊重和聽班主任的話。
2.2欣賞優(yōu)點
每個學生的興趣愛好不同,特長的方向也會不同,班主任應該要分別的看待學生,不能一概而論。當學生在其他方面表現出自己的特長時,班主任應該及時給出反應,鼓勵學生在其的表現,這可以給予學生更多的自信心,但是班主任也應該正確引導學生合理地安排時間,在不耽誤學習的基礎下,提高自己的特長技術。
2.3談話技巧
班主任的一言一行都會對學生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學生會不自覺地跟著學習,當然是在對這個老師喜愛以及信任的狀態(tài)下。因此班主任應該注意自己的談話技術,在學生回答問題時,應該先認真聽完學生的回答,再對學生進行評價,先說優(yōu)點,再說缺點,這樣不會打擊學生的積極性;學生犯錯的時候,班主任不要對學生使用太過嚴厲的語氣,應該愛護學生的心理,放緩語氣,以平和、平等的心態(tài)與學生對話,尊重學生,緩解緊張的氣氛,但是面對比較太過于頑劣的學生時,班主任還是應該嚴辭一些,以教育效果為考慮的重點;班主任在平時的談話中應該隨時注意自己的用語,盡量書面化,優(yōu)美一些,不要說一些粗鄙之語,讓學生學習了不好的說話習慣等等。這些都是班主任在日常活動中應該時刻注意的,并不是只有在課堂上才需要關注。
總結語:學生與教師的相處時間最為長久,特別是在中職院校,很多學生還會選擇住宿,他們不僅只是學習上需要教師的管理,還在其他生活方面也需要教師的管理教育和幫助,對教師的依賴性很高,班主任就應該運用這樣的特點,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作為學生與知識之間的穩(wěn)固橋梁。教師對學生的影響也是持久而深遠的,很可能教師的言行會影響學生的一生,所以每一個教師都應該關心愛護學生,為他們提供更好的學習環(huán)境。
參考文獻
[1]卓瑪康珠.談師生交流在中職班主任管理班級中的作用[J].科海故事博覽;科教論壇,2013(5):124-125.
[2]郭麗,劉暢.試聽中職班主任與學生溝通藝術[J].現代職業(yè)教育,2017(09):109-117.
[3]劉穎,呂勝.謅議中職班主任與學生交流的技巧與策略[J].中國科教創(chuàng)新導刊,2016(08):113-129.
[4]蔡麗,張佳琪.探究中職院校班主任與學生的溝通技巧[J].新課程(中旬),2016(08):108-151.
[5]李健.淺談中職班主任如何與學生有效溝通的技巧和方法[J].亞太教育,2015(34):164-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