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小娟 黃衛東
摘要:基于慕課平臺發展起來的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因其互動性強,小班化教學等特點已獲得教育界的認可,但擁躉大班教學模式的獨立學院開展翻轉課堂的熱情依舊低迷。在分析獨立學院采用大班教學模式誘因的基礎上,指出獨立學院應重塑教學管理理念,重視過程管理,支持慕課建設,側重引進優質慕課課程,培養師資開展翻轉課堂教學。研究結論有助于改變獨立學院大班教學模式開展的諸多困境。
關鍵詞:翻轉課堂;慕課;獨立學院;大班教學
★基金項目:2017年南京郵電大學通達學院教學改革研究項目“《客戶關系管理》慕課建設”(項目編號:JG30417004);2016年南京郵電大學教學改革研究項目“《ERP》在線開放課程建設與實踐”(項目編號:JG00116JX12)。
引言
高速發展的“互聯網+”背景下,高校教學形態信息化標簽越來越凸顯。慕課(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MOOCs)已在全球蔚然成風。盡管慕課不是起源在中國,但從2016年開始已在中國蓬勃興起,對國內的大學、中學、小學的課堂教學模式都已產生了較大的沖擊。獨立學院由于各種主、客觀因素的制約,同時伴隨著慕課的互動性低、碎片化、制作成本高等問題,使得獨立學院的慕課教學推廣不力,應用的深度及廣度顯然不及公辦本科院校。近年來,翻轉課堂教學模式(Small Private Online Course,SPOC)的出現,因其與慕課的高度關聯,線下互動性強的特點已在公辦本科學院深耕。可以說,在后MOOC時代,獨立學院應結合自身特色,積極探索在線學習方式的推廣,以提升課堂教學的質量與學生的實踐應用能力。
1、獨立學院大班教學模式實施現狀
1.1 大班教學模式源起
17世紀,捷克教育專家在其《大教學論》一書中首次提出了“班級授課制”的概念,論證了班級組織在理論上的可能性,從而奠定了班級組織的設計基礎[1]。自此,歐洲學校開始開展班級組織構建,實施大班教學,這一大班教學模式逐漸擴展到美洲、亞洲、非洲等。迄今,大班教學依然是全球教育中最流行的教學組織樣式[2]。但隨著大班授課制缺點的不斷顯現,在歐美都發達國家和地區,師生比日趨降低,班級規模越來越小,大班教學已趨于向小班化教學模式轉變。
在中國高等教育發展史上,也存在著從大班教學向小班教學轉變的趨勢,尤其在985,211類公辦本科院校,已普遍采用小班化教學模式。不過,大班教學在獨立學院依然是一個普遍現象。
1.2 獨立學院大班教學模式誘因
獨立學院為什么不能取消大班授課是一個復雜的系統性問題,是涉及管理理念、學生認知能力、經濟制約等因素的綜合性復雜問題。
首先,從管理理念上講,很多獨立學院的領導者有根深蒂固的重課堂教學,輕過程管理的理念,認為傳統課堂教學適合自主學習能力強的公辦本科高校學生,獨立學院重點是放在對自主學習能力不強的學生的引導和加強有效監督環境的建設上,所以獨立學院對開展以自主學習為主的慕課教學的興趣本來就不高。同時,慕課教學的學習效果差,完成率低的現象也加深了部分獨立學院管理者的憂慮。其次,獨立學院的學生普遍認知能力、自我管理能力較低。而慕課教學模式對參與者的認知能力、自主能力、學習熱情有很高的要求,加之授課老師不能面對面答疑、輔導,自然降低了獨立學院學生的學習熱情。最后,慕課課程的視頻制作成本高昂,維護及更新的成本也高企不下,也降低了獨立學院開展慕課教學的熱情。
2、翻轉課堂教學優勢
2.1 翻轉課堂是慕課良性生態的重要環節
當今的社會,要想脫離移動互聯網這個背景開展研究是不現實的。移動終端和社交網站已成為當代大學生不能或缺的工具。因此,基于互聯網開展的慕課教學模式的流行有其深層次的原因。但慕課教學模式也存在著先天的不足,主要表現在:一是情感的缺失。課堂教學不僅僅是授業傳道解惑,更多的是師生在交流互動中的言傳身教,是基于情感的知識的傳遞。而慕課網上教學,學生感覺不到教師這個獨特鮮明的個體,體會不到人與人之間情感的互動,這是慕課教學最大的局限。二是實踐的缺乏。慕課課程錄制的是15分鐘以內的小視頻,視頻內容側重于固化的知識點,錄制教師一般不會摻雜個人的實踐經驗。所以這也是導致慕課實踐性差的一個主要原因。
但“翻轉課堂”的出現,致力于協同在線學習與離線學習,讓學生在課前根據慕課網課播放視頻開展自學,然后帶著問題到課堂上與教師交流、互動。有研究表明,翻轉課堂的通過率是91%,遠高于傳統課堂教學的55%的通過率[3]。從這樣一個視角來說,翻轉課堂是慕課良性生態的重要環節。
2.2 翻轉課堂的互聯網基因契合學生特質
傳統課堂教學強調知識的系統化傳承,知識點比較系統,但過于復雜繁密,也與現實需求脫節比較明顯。慕課比較強調知識點的獨立性,以學生興趣和自覺性為學習基礎,突出特點是可以基于移動終端隨時開展學習。
當代大學生被稱為是互聯網的原住民,具有MOOC互聯網基因的翻轉課堂兼具慕課與傳統課堂的優勢,有利于增強學生的學習效率,提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2.3 翻轉課堂強調過程管理利于增加互動
基于互聯網的慕課學習強調過程管理,每周都有新的視頻發布,每章都有在線測驗和討論區互動,課程結束還有線上考試。慕課平臺對每一次的瀏覽都有記錄,會記入學生的平時成績。但由于參與者眾多,基本上每門課程都有千人以上的選課量,參與者的活躍程度不盡相同,所以無法達到師生互動,參與者互動。翻轉課堂的線上教學基于慕課平臺開展,教師會提前發布課程資源和要求,包括在線作業和在線測試等,確保學生基本達到教學要求后,組織線下課程,使得線下的活動效率和效果都大大提高。而且,線下課程的開展,教師往往會采取非常多的激勵措施提高學生興趣。這樣,使得翻轉課堂的互動率大大提高,學生課程通過率高就不足為奇了。
3、民辦學院大班教學模式改進與優化措施
3.1 重塑教學管理理念,支持慕課建設
我國高校高等教育學歷、學位證的獲得與否一般是通過嚴格的學分機制評判的,學分的累計是最重要的衡量指標[4]。所以,獨立學院的管理者對學分制的變革是非常慎重的。當然,大部分的管理者也認為傳統課堂是學生學分的重要來源,甚至是唯一來源。所以,讓獨立學院的領導者重塑教學管理理念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但傳統課堂教學,尤其是大班教學模式受到的沖擊已越來越明顯,這一教學管理理念的重塑已是箭在弦上,不得不發。管理者應積極擁抱新鮮事物,支持慕課建設,認可慕課學分。一方面,在政策、資金上支持慕課建設,給予慕課課程建設持續的資助。另一方面,將慕課學習結業證明納入學分制中,制定具體可操作性強的慕課學分認定機制,認可學生的慕課選修學分,以鼓勵學生的學習熱情。
3.2 開展慕課課程建設,側重引進為主
2016年是中國的“慕課”元年,中國大學慕課、智慧樹、學習通等慕課平臺的崛起,一大批高質量慕課課程涌現。教育部也認定了近千門國家級精品慕課課程,這些優質的教學資源,完全可以在獨立學院廣泛推廣。尤其是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復旦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北京大學、上海交通大學、上海理工大學等學院的課程已獲得非常好的社會響應。在這樣的背景下,獨立學院完全可以商談優秀課程的引進,而不是全部重復建設。這樣經濟成本更小,效果更顯著。
獨立學院應把重點放在評估課程契合度,重點引進優秀師資不足的課程概論、導論、精品公共課的引進上,對學院自身的特色課程予以支持自建。對于引進的慕課課程,應加大教師培訓,開展翻轉課堂建設。因為單純的引進慕課資源,會引起教師憂慮,會沖擊原有的教學管理模式。而大力開展教師培訓,一方面增強教師的教學能力,另一方面也可大大增加學生的知識認知,使教師真正的重回講堂,潛心教學,解決大班教學效果差的問題。
3.3 重構課程教學體系,重視過程管理
慕課教學,尤其是翻轉課堂的教學模式的推廣與應用,可以大大改善獨立學院唯考試結果的評價體系。線上與線下諸多模塊的成績共同構成了學生最終的學業成績,同傳統教學以期末考試“一錘定音”的評價方式相比,“慕課”形式的教學評價則更加多樣化和人性化,評價結果也相應地更為科學和合理。依托慕課,尤其是翻轉課堂,可大大改善目前獨立學院大班教學的困境,并且這種影響的程度將會繼續深遠而巨大。
翻轉課堂的深入開展,有賴于教務管理理念的變革。首先,要重構課程教學體系,引進已有的精品課程資源,克服以往的自編教材,自構體系的定勢,重點放在內容的引進與重構上。其次,大部分獨立學院的教務管理依然要求期末考試成績占比60%以上,這與翻轉課堂的教學理念是背道而馳的,所以首先需要教務管理部門重視過程管理,改變成績比例,認可線上線下的成績比例,以配合翻轉課堂的深入應用。
4、小結
翻轉課題教學模式是符合社會發展趨勢和教育教學改革走向的重要路徑,獨立學院應抓住這一契機,任課教師應該予以更多的重視和探索,積極投入,拓展翻轉課堂的應用深度和廣度。在信息技術高速發展的當代,更多的教師在工作形態和扮演角色上會有巨大的轉換,只有積極面對主動迎接才能更好地應對信息化社會給我們帶來的挑戰與機遇。
參考文獻:
[1] 曹永昕,劉華.從美國高校班級規模看我國高校大班課堂教學存在的現實意義[J].河北大學成人教育學院學報,2006,6(2):76-78.
[2] 王成軍.基于慕課的大班教學改進與優化研究[J].產業與科技論壇,2015,14(03):188-190.
[3] 王惠.重構與困惑:混合式教學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中的實施與評估[J].現代教育科學,2017(07):43-52.
[4] 陳文珍.“基礎”課“慕課”混合式教學的應用研究——以湖南師范大學為例[J].湘南學院學報,2017,38(01):93-96.
作者簡介:
洪小娟,碩士,副教授,現就職于南京郵電大學管理學院,主要研究方向為網絡輿情;
黃衛東,博士,教授,現就職于南京郵電大學管理學院,主要研究方向為應急管理,網絡輿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