饒學軍
摘?要:“一課一探究”的教學模型是基于核心素養,尋找教材和現實的結合點,通過創設情境主線搭建一條學習通道,通過師生雙邊互動合作學習,通過三個環節組織課堂教學,以達成教學目標的一種探索,在教學實踐中收到良好的效果。
關鍵詞:核心素養;教學模型;探究
一堂政治課,怎么樣引入活水,使它變得生動有趣?立體鮮活的現實生活,怎樣才能為我所用,挖掘為課程資源?政治課教學時常存在這樣的苦惱。大量教學實踐告訴我們,解決上述問題必須推動政治課的生活化,搭建理論聯系實際的平臺。“一課一探究”的教學設計模型為解決上述問題提供了一條可行的路徑。
政治學科教材的設計仿佛一扇窗子,教師需要引導學生透過教材看到窗外的風景。因此核心素養的落實需要老師在教材和現實、理論和實際之間巧妙結合,搭建學習通道。基于此我們在實踐反思的基礎上形成了基于核心素養的“一課一探究”教學模型:
該模型的特點可概括為“一通道”“兩主線”“三環節”。
(一)“一通道”(或“一軸”)
是指課堂設計搭建一條基于學科核心素養的學習通道。這一通道的的搭建需要教師將教材觀點和現實熱點對接,理論聯系實際創設情境來構建。
比如:講《國家財政》一課。可以將大西安建設和課本內容對接創設情景,搭建學習通道。
情景創設:2017年是建設元年,各省步入跨越式發展時代。為了加快“大西安”建設的步伐,政府規劃了建設的藍圖,以下是規劃內容的部分要點:
繼續貫徹中央積極的財政政策,以推動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適度擴大總需求,今后5年要實現GDP過萬億、建設國家中心城市、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三大目標。
托管西咸新區。一體謀劃,實現公交無縫對接,地鐵向西咸和咸陽市延伸。預計到2020年西安將建成7條地鐵線路,總投資額約為1058億元。
大力改善民生,“大西安”范圍內,戶籍、社保與西安同城,標準提高,教育資源共建共享。
圍繞上述情景,設置系列問題,搭建以下學習通道:
探究1解構財政:
錢從哪里來?花到哪里了?賬目怎么樣?
探究2應用財政:
情景一反映大西安建設中財政應發揮哪些作用?
探究3反思財政:
建設大西安,需要政府大量的資金投入,據此有同學認為:“財政收入越多越好”。這一觀點對不對?為什么?
探究4宣傳財政:
請你根據對財政的認識擬定兩條宣傳財政的標語。
學習通道的搭建,有利于創設問題情境,形成探究平臺,使學生在情景中參與探究生成知識,發現生活,理解生活。
“一課一探究”學習通道的搭建關鍵在于情境創設和問題設計。教學實踐中可以采取以下策略創設情境:巧用時政熱點創設情境;借用身邊人、身邊事創設情境;引用社會關注“話題”創設情景;挪用優秀影視作品創設情境等。
(二)“兩主線”(或“兩翼”)
“兩主線”是指課堂推進通過師生兩翼雙邊活動兩條主線開展。教師為主導,依托現實生活,挖掘教材資源,做好情景創設;學生為主體,根據情景展開合作探究。雙方分工明確,同時相互配合,在師生互動中層層深入,達成目標。
比如:以下是《國家關系的決定性因素》一課課堂師生兩翼雙邊活動情況:
老師活動:
情境導入→ 引導自主學習 → 引導合作探究 → 總結升華。
圍繞2017年以來中美關系現狀大事記創設以下情景:
①2017年4月6日,習近平應邀訪問美國,重申構建新型大國關系。
②2017年11月8日,特朗普訪問中國,簽署價值超過2500億美元的商業合同,進一步深化經貿合作。
③2018年3月16日,特朗普簽署“臺灣旅行法”,挑戰“一中”底線。
④2018年3月22日以來,美國通過301法案掀起貿易戰。
⑤不斷挑起南海事端,將太平洋司令部改為印太司令部,進一步圍堵中國。
學生活動:
自主學習 → 合作探究 → 交流心得 → 遷移應用。
探究主題:斗而不破的中美關系
探究步驟:
①交流信息:你知道哪些有關中美關系現狀的重要事件?
②解讀信息:中美關系的現狀體現國際關系的基本形式和內容是什么?
③分析探討:中美關系斗而不破,你能找到根本原因嗎?請試舉一例加以說明。
④提出倡議:請你為中美關系健康發展提出兩點合理建議。
以上課堂推進過程師生兩翼雙邊活動推進,兩條主線脈絡清晰,相互呼應,比翼齊飛,真正體現了教師的主導和學生的主體的不同角色定位,使核心素養的培養生根落地。
(三)“三環節”(或“三層”)
“三環節”是指課堂教學過程主要分三個環節層層深入。
第一環節:情境導入和情景創設。主要是老師搭建平臺,營造學習氛圍。
第二環節:自主學習和合作探究。主要是讓學生以問題為導向,任務驅動,達成目標。
第三環節:總結升華,滲透核心素養。主要是發現生活,理解生活。
比如:以下是企業的經營與發展一課的教學三環節設計:
環節一:情景導入。
師:請同學們根據我的描述猜猜是哪個“人物”。
他畢業于杭州師范,做過英語教師。
他的公司創立了一個中國特色的節日,這個節日的慶祝方式比較特別,人們常常抱著電腦或戳著手機。
節日過后,許多人不是在等快遞,就是在取快遞的路上…….
生:馬云
師:對,那么大家覺得馬云作為企業家成功嗎?
生:成功
師:好。那么今天咱們就共同來探究阿里巴巴作為企業的成功之道。
通過趣味競猜的形式通過師生問答導入,既高度契合教學主題,又有效激發學生的探究欲望。
環節二:自主學習和合作探究。
承接話題,展開自主學習和合作探究。主要分兩步來進行:首先明確學習目標,在任務驅動下快速閱讀課本,獲取有效信息,展開自主學習;其次,根據創設的情景主線,通過問題導學展開情景探究,達成教學目標。
師:1.引導學生在任務驅動下快速閱讀課本,進行自主學習。
2.創設情境引導學生合作探究。
探究主題:馬云和他的阿里巴巴的成功之道:
情景創設:
企業定位:阿里巴巴堅持“放水養魚”戰略,致力于為中小企業提供免費創業的平臺。
核心競爭力:不斷創新經營模式,拓寬業務范圍,比如淘寶、天貓、支付寶、螞蟻金服、阿里云等。
企業文化:以公益的心態做企業。誠信經營、客戶第一、團隊合作、回饋社會。
并購模式:阿里先后收購了雅虎、搜狗、美團、快的打車、高德地圖、微博、陌陌、UC、恒大足球等等。
學生在自主學習基礎上,根據情景展開合作探究:
(1)情境中提到的阿里巴巴是企業嗎?為什么?企業和公司是什么關系?
(2)阿里巴巴的股票于2014年9月在美國紐交所掛牌上市。這表明它是一家什么類型的公司?這類公司有何特點?
(3)為了管理科學、權責明確,你認為阿里集團應設立哪些機構?
(4)阿里巴巴的成功之道給其他企業經營有什么啟示?
(5)如果你現在有20萬元資金,你準備怎樣創業?談談你的想法。
在上述過程中,教師一方面通過任務驅動的方法,通過學習任務單提高了學生自主學習的針對性和時效性。另一方面,通過創設生活化的場景,分層設置系列問題,在教師引導下展開討論探究,按照“創設情境→分層設問→合作探究→建構新知”的邏輯組織課堂教學,快速有效地達成了教學目標。
環節三:總結點評,滲透核心素養。
學生談課堂收獲,創業夢想,老師總結點評:
“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呼聲一浪高過一浪。站在互聯網+的風口,我們既要放飛夢想,不負青春年華;又要腳踏實地,學好企業經營。同時既要創業致富,還要回報社會。愿你行走半生,歸來仍是少年,
總結點評是收尾,更是提升。要力求簡潔精當,同時要畫龍點睛。可以由學生簡單小結本節課的收獲和感悟,也可由老師對本節課做出精準點評,以升華情感,滲透核心素養。
總之,“一課一探究”的教學模型是基于核心素養,尋找教材和現實的結合點,通過創設情境主線搭建一條學習通道,通過師生雙邊互動合作學習,通過三個環節組織課堂教學,以達成教學目標的一種探索,在教學實踐中收到良好的效果。各位老師不妨一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