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玉建
摘?要: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在學生的學習過程中往往受不到多方面的重視。特別是初中生這個階段,正值青春期。從學生自己角度來講,學生的叛逆也許是追風他人而導致的結果,他們認為叛逆行為是理所應當的;從老師角度來看,大部分老師會認為這類學生天生就是喜歡“惹事”的,只要不是危害他人與班集體的行為,初中班主任也不會過多的干涉;從家長角度來看,大部分家長會將學生的叛逆視為青春期孩子應有的行為,更多的是順從孩子的意愿。但這樣的不重視,長期下來,極可能會讓學生產生一些過激反應。因此,本文針對上述現象,將其歸為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導致其行為。那么,作為一名優秀的班主任,如何對其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將是作為本文探討的重點。
關鍵詞:農村地區;初中班主任;心理健康;策略;平等
在農村地區,大部分的老師與家長認為孩子的出路只有一條,那就是:好好學習,天天向上。只有孩子的成績好,才對得起父母的養育之恩、老師的辛苦教導。殊不知,這樣的思想對于心智還未完全成熟的初中生來說如同束縛一般,讓其喪失了對其他事物的好奇心與探索的機會。這樣的孩子,心理狀況怎么會健康?而班主任不僅需要任課老師那般以教授學生學習課目為主要責任,還需要以學生的成長與發展為己之責任。在學生的成長過程中,班主任不能僅僅將成績作為學生能力培養與提高的唯一標準,相反,一名合格乃至優秀的班主任更多的是關注學生的心理狀態如何。只有心態良好、心理健康的學生才能夠更好地享受學習的過程與樂趣。而這需要班主任從以下三方面來了解并對學生開展心理健康教育。
一、師生之間多進行溝通與交流
正如上文所說,許多農村地區的班主任,對待學生呈現出不同的態度與“面貌”,而這種差異是以學生的成績作為判斷的標準。成績優秀的學生班主任更加關注,而對待成績較差的同學基本上處于“放棄”的狀態。殊不知,這樣的教育方式會讓成績教好與較差的學生的心理極易處于不健康的狀態。前者愈加自負,后者愈加自卑。這樣的學生組成的班級,怎么會是一個優秀的班級?因此,初中班主任要學會平等對待班級中的每一位學生,在時間允許的條件下盡可能多與學生進行一對一的心理談話。加之現在疫情剛剛有所緩解,部分中學已經開學,班主任更應該與學生多多交流,在溝通中了解疫情對學生造成的心理影響。這樣做的目的一方面是為了提早發現那些深受疫情影響而處于心理不健康的初中生,并對其進行及時的治療,避免因心理問題而影響生活與學習;另一方面是為了讓做事容易沖動的初中生們更好地調節自我心理,以防自我做出一些有損他人與社會的行為。此外,班主任亦可以利用班集體的影響力來不斷對學生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如利用課外時間開展豐富的課余活動,增加班級凝聚力,增進同學間的交流與團結。在同學互動的過程中,許多心理出現輕微問題的初中生可以利用良好的班級氛圍與他人的交流得到改善。
二、與學生家長做好溝通與聯系
農村家庭中的家長多是重視學生的成績,而對于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基本上是一無所知。而當初中生感知到自己的心理出現問題向家長傾訴時,家長也會對此不以為然。因此,農村地區往往也是初中生心理健康出現問題的高發地。而初中班主任要想更好地對學生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幫助家長提高自我的重要性、發揮家庭教育的重要作用是極為重要的一步。要想幫助家長認識家庭教育重要性,班主任需要提前通過學生來了解該學生的家庭狀況,如是單親家庭還是留守家庭,提前準備好去家訪時的注意事項,以免在交流的過程中出現言語不當的行為,避免對學生造成二次傷害。其次,在適當的時間進行家訪,如當某位同學考試成績不理想,班主任可以此為由來進行家訪。家訪的過程中不斷向家長強調學生在校其他的良好表現,并向家長提出學習成績不能作為判斷學生學習不認真的唯一標準的正確認知。同時,還應向家長舉出一些其他家庭對孩子的教育,向其說明家庭教育對孩子的成長與學習的重要性。需要注意的是,班主任的家訪應該當學生家長對于學生的教育走向“正軌”時,便可適當減少家訪次數。
三、與各任課老師多交流
在本地農村初級中學中,我發現初中生的心理健康問題大部分是由于學習成績的不理想而引發的。那么當出現這種狀況時,班主任除了需要對學生進行開導、對學生的家長進行引導之外,還需要做的一步是與各任課老師做好溝通工作。特別是部分學生所偏科的那一科的任課老師。在與任課老師進行交流前,班主任需要做的一步是了解學生在這幾門科目中考試成績不理想的原因。了解完原因之后,再去同任課老師交流。在交流的過程中,提醒任課老師不要過多地責罵學生,甚至因成績的高低而差別對待學生,而是要照顧學生們的心理健康。對學生的態度應以教導為主,批評為輔。
班主任在從以上三方面來對農村初中生的心理健康進行輔導時,還應該注意班主任自身素養的提升,不斷強化自己的心理學知識,更好地應對農村初中生的心理健康問題,切實做好初中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參考文獻:
[1]安秀紅.淺析農村小學班主任對弱勢群體的心理健康教學策略[J].學周刊,2020,No.431,172-173.
[2]張巽璐子.昆明市主城區小學生心理健康、小學心理健康教育與體系構建的研究[C].云南師范大學,2018.
[3]史仲芳.心理與健康.成都科技大學出版社,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