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良利
摘要:受到應試教育思維的影響,我國的歷史教學與其他科目一樣,過多地強調背誦與“考點”,不僅給學生帶來沉重的學習負擔,還打擊了學生對歷史知識的興趣。歷史思維是串聯歷史事件的脈絡,是解讀歷史教材的鑰匙。本文主要分析初中歷史教學中歷史思維培養的意義與方法。
關鍵詞:初中歷史;思維培養;歷史觀
初中歷史課程是歷史學習的基礎部分,雖然它所涉及的內容比較簡單,但仍然涵蓋了中國與世界歷史發展過程中的各個不同階段,構成一幅完整的歷史畫卷。受到應試教育思維的影響,我國的歷史教學與其他科目一樣,過多地強調背誦與“考點”。這樣的教學方式不僅給學生帶來沉重的學習負擔,同時也掩蓋了歷史教學中本應居于核心位置的內容——歷史思維。脫離了系統性的歷史思維,教材中的知識點就會變得雜亂無章。我們應當改變教學思路,重新認識到初中歷史教學中培養學生歷史思維的重要性。
一、初中歷史教學中歷史思維培養的意義
初中生在學習歷史課程時,每節課都需要面對大量的歷史事件及知識點,對于這些內容往往采取死記硬背的方式進行記憶,造成了嚴重的學習負擔。而教師減輕學生負擔的方式也僅僅只是“劃重點”“分析題型”,并不能從根本上改變學生機械式記憶的狀態。但實際上,我們的歷史教材是一個具有高度邏輯性的整體,教材中對不同歷史事件的評價,都遵循著唯物史觀和科學社會主義的基本原理。只要抓住了這些基本原理,運用歷史思維進行推導,就很容易得出對不同歷史事件的定性和具體評價,從而有效地減輕學生的記憶負擔。學生掌握了歷史觀和歷史思維之后,就可以有條不紊地將各類歷史事件結合起來記憶,并根據歷史思維自然推導出對具體歷史事件的評價。
培養學生的歷史思維,更關鍵的價值在于回歸歷史教學的本質。我國作為社會主義國家,歷史教學自始至終都肩負著向學生普及唯物史觀和民族意識的重要使命。然而長期以來,受到應試教育思維的影響,許多教師完全忽視了歷史教學的真正意義所在,把歷史教學變成了一系列歷史事件的機械性堆砌,這樣的教學方法不僅給學生帶來沉重的學習負擔,同時也損害了歷史教學的效果,學生畢業之后沒有了考試壓力,同時又缺乏系統性歷史思維的支撐,很快就會忘記課堂上所學的歷史事件,使得歷史教學退化成為純粹的應試套路。要改變這樣的不良狀況,就必須破除應試教育思維,重新強調歷史思維的重要性。
二、初中歷史教學中歷史思維培養的方法
在初中歷史課堂教學中要培養學生的歷史思維,可以利用多種不同方法,例如在同一時代的政治、經濟、文化事件之間建立聯系,對不同時代、不同國家的歷史事件進行總結和比較等。
(一)在同一時代的政治、經濟、文化事件之間建立聯系
唯物史觀中最基本的基本原理就是“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生產力發展是一切社會變遷的源泉。要讓學生掌握唯物史觀的思維方式,最好的方法就是在同一時代的政治、經濟、文化事件之間建立有機聯系,讓學生意識到只有經濟上的變遷才是其他一切歷史變遷的基礎。
例如,九年級上冊的“步入近代”和“資本主義制度的初步確立”這兩個單元,講述了近代歐洲生產力的發展、生產關系的變遷、殖民擴張和英、法等國政治制度的變革等一系列內容。學生在學習這部分內容時,往往會產生疑惑:究竟是政治制度的變革導致了歐洲邁入資本主義,還是殖民擴張積累了財富?又或者是文藝復興開啟了歐洲近代化的進程?教師應當明確告訴學生,只有生產力的發展才是一切歷史發展的源泉,因為只有在資產階級掌握了先進生產力之后,才會引發政治上、文化上的一系列變革。學生在了解了唯物史觀的基本原理之后,就可以用同樣的思維方式去分析春秋戰國的政治制度變遷、日本封建制度的確立等其他歷史事件了。
(二)對不同時代、不同國家的歷史事件進行總結和比較
雖然歷史具有高度的多樣性和偶然性,但世界上的絕大多數歷史事件總是受到歷史規律的制約,呈現出普遍性的特征。例如,我國商周時期的奴隸社會與古埃及、古希臘奴隸社會就是同步發展的,在奴隸社會中,主要的剝削方式是奴隸主對奴隸的剝削,生產力的來源是奴隸的勞動。又如,歐洲中世紀雖然在表面上呈現出高度分裂的特征,與我國的大一統封建社會區別極大,但二者的經濟基礎都是地主階級對土地上的農民的剝削,生產力的來源是依附于土地的農民的勞動。我國春秋戰國時代的歷史變革與近代新民主主義革命雖然相隔兩千多年,但生產力發展引發新興階級革命的性質卻是相同的。教師在講授不同的歷史事件時,要善于將各類歷史事件進行總結和比較,讓學生形成觸類旁通的思維能力。
三、結語
培養學生的歷史思維,不僅可以減輕學生的記憶負擔,更重要的是可以回歸歷史教學的本質,向學生普及正確的歷史觀。在初中歷史課堂教學中要培養學生的歷史思維,可以利用多種不同方法,在不同類型、不同時代、不同國家的歷史事件之間建立聯系,讓學生學會融會貫通、熟練運用歷史思維分析各類歷史事件的性質。
參考文獻
[1]陳富斌.關于初中歷史對學生歷史思維的培養策略[J].中國農村教育,2019(18):86.
[2]陳之豹.初中歷史教學中學生歷史思維能力的培養[J].學周刊,2015(22):144-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