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海明 耿效華 郭大路 許宗磊
摘 要:高職院校作為學生黨員發展的重要陣地之一,承擔著培養青年技能型“大國工匠”的責任和使命。在新時期背景下,如何提升學生黨員培養質量成為學校黨建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從目前學生黨員發展存在的問題著手,著力通過建立“線上線下”學生黨員發展質量量化細則和考評體系是確保高職院校大學生黨員隊伍質量的有效途徑。
關鍵詞:高職院校;學生黨員;量化細則;考評體系
一、引言
1957年,毛澤東在莫斯科大學對留學生指出:“世界是你們的,也是我們的,但是歸根結底是你們的。你們青年人朝氣蓬勃,正在興旺時期,好像早晨八九點鐘的太陽。希望寄托在你們身上。”[1]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指出:“青年興則國家興,青年強則國家強。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領、有擔當,國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2]黨員質量決定了黨的生命,高職院校學生黨員建設是我國黨員發展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如何實現“培養擔當民族復興的時代新人”的使命要求,對高職院校的黨建工作發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這就要求重新對學生黨員發展培養考核機制進行與時俱進的設計,滿足在新時代要求下高職院校學生黨員培養發展的需求。
二、新時代背景下高職學生黨員發展的重要性
長期以來,高職院校學生黨員發展模式一直借鑒本科院校學生黨員發展工作經驗模式,從而形成了具有高職院校特色的學生黨員發展制度,對于實行“2+1”學制高職學生來說,制度并不完善,尤其是大三校外實習期間的考察培養問題尤為突出。大學是個人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塑造形成的重要時期,在新時代背景下,如何提升學生黨員培養考核的科學性,對于黨員發展質量至關重要。
三、高職院校學生黨員發展存在的問題
中組部統計顯示,截至2018年12月31日,全國黨員人數9 059.4萬人,2018年共發展黨員205.5萬人,其中發展學生黨員70.4萬人[3],目前黨員發展處于減量提質階段,我黨更加注重提高黨員質量、優化黨員機制。盡管如此,龐大的學生黨員發展數量,不可避免地留下了一些問題。
(一)質量評價標準嚴重滯后時代發展。
隨著高職院校黨員數量不斷上升,學生黨員建設未建立起完整的質量評價標準化體系。學生黨員發展的評價標準仍然以專業學習成績、思想素質考核為重點,學生的入黨動機、發展方向、發展計劃、發展情況沒有定量的綜合評價指標體系,缺乏相應的考核評價標準,導致原有高職院校對學生黨員的質量評價體系逐漸失去參考價值。
(二)培養教育機制不健全
由于高職院校學生學習能動性差,在職業規劃發展、學習計劃等方面沒有明確的目標。傳統的學生黨員教育主要以短期的“青年馬克思培訓班”、自主理論學習為主,在真實的教育過程中,缺乏實踐教學,而且教學內容難以跟上時代腳步,導致教育質量參差不齊,造成了學生黨員教育素質整體難以提升。
(三)考核機制缺乏系統性和科學性
由于高職院校實行“2+1”學制,導致學生在校學習的時間短,在企業實習缺乏相應的監督教育等因素,導致高職院校在學生黨員發展過程中考核評價機制不能隨時代發展而作出相應的變化,仍然以傳統的學科成績、思想道德等評價指標為主,而學生日常的政治素質、理論知識、黨性觀念甚至入黨動機難以進行定性考核。特別是對在學生黨員大三學年中的定崗實習階段,導致黨組織對學生的進一步考察、教育受限,不能及時對學生黨員的思想受到社會影響引起的思想波動進行及時摸底跟蹤。
(四)黨建工作隊伍建設滯后
隨著高職院校招生規模的進一步擴大,僅2019年高職就擴招100萬,然而高職院校從事黨建工作的專職教師數量有限,大多數仍然由輔導員兼職。輔導員主要以年輕教師為主,而且大多精力都在學生工作,也缺乏相應的黨建工作經驗,這就導致學生黨員教育的引導力不足。
四、提升高職學生黨員發展質量考評體系的有效途徑
(一)建立學生黨員“規矩綜合指數”考評體系
“規矩綜合指數”旨在將學生黨員發展過程中傳統的考核方式變為科學設置考核內容和考核方式,推動學生黨員發展過程中考核的規范化、數據化,促進學生黨員發展全過程講規矩、守紀律,思想上、行動上全方位向黨組織靠攏,創優爭先、踏實干事、有成績、有作為。
考評從是否按照黨員標準要求自己、是否在學習工作中發揮模范作用等情形設置基本分、正向加分和反向扣分3類分值,使評價更加客觀公正、真實可信。建立管理臺賬制度,建立了黨員“規矩綜合指數”紀實檔案,實行每名黨員“一檔一分一卡”管理,實時掌握每一名學生黨員成長狀態。“一檔”是將該支部的學生黨員按類別分類,逐人建立信息檔案;“一分”是按照基本分、正向加分和反向扣分3個標準對學生黨員日常行為設置具體分數;“一卡”是建立黨員積分卡,實行黨員日常行為積分管理。具體評定方式是學生黨員所在支部通過月末個人自評、季末黨員互評、半年老師、學生測評、年終支部評定4種形式進行評議,最終得出一名學生黨員的年度“規矩綜合指數”分值,實現了科學化評定,避免了長期以來學生黨員發展評定過程停留在價值層面的空談中,實現了學生入黨評議的數據化和直觀化。
(二)創新利用移動式“兩群兩號”+“學習強國、黨建在線”陣地,線上開展學生黨性教育及考核評價
第一,順應“互聯網+”趨勢,開辟移動式“兩群兩號”+“學習強國、黨建在線”陣地,建立網上黨支部,破解黨的理論學習時效性差及頂崗實習期間管理難、活動開展難、作用發揮難等一系列問題。第二,依托建立QQ群、微信群、公眾號、抖音號的“兩群兩號以及網上黨支部“學習強國、黨建在線”陣地,利用網上及自媒體廣泛開展黨建活動,實時發布黨的思想、中央文件、愛國主義教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社會正能量等信息,探討交流學習心得、解答專業知識,架起黨組織和學生黨員暢通的橋梁。第三,將學生黨員在“兩群兩號”及自身QQ空間、微信朋友圈、微博、頭條等網上的言論、轉發狀態納入考評體系。
(三)依托班級、公寓、第二課堂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三陣地”,線下開展學生黨員考評細則量化考核
培養學生黨員應以服務學生黨員成長發展為要義,創新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注重理論與實踐相結合、育德與育心相結合、課內與課外相結合、線上與線下相結合的方,圍繞黨的創新理論成果和實踐要求,對學生黨員的思政課成績、入黨積極分子考試實施一票否決制的同時,線下對學生黨員在三陣地的表現細化納如學生入黨考核量化。同時,將日常班級管理、“五進”公寓方案的實施落實、社會實踐參與度、社團活動參與度、科技創新創業實踐等第二課堂活動參與度及成績取得的細化納入“一分”中的正向加分和反向扣分,促使學生黨員在日常生活工作學習中自覺踐行黨員標準。
參考文獻:
[1]世紀橋編輯部.青年·責任·希望[J].世紀橋,2009(24):1.
[2]習近平.十九大報告[N].人民日報,2017-10-28(1).
[3]中共中央組織部.2018年中國共產黨黨內統計公報[EB/OL].(2019-6-30)[2019-12-06].http://news.12371.cn/dzybmbdj/zzb/dntjgb/.
基金項目:濰坊職業學院2018年度基層黨建創新項目立項項目(濰職院黨辦【2018】24號)。
作者簡介:辛海明(1988—),男,漢族,山東臨朐人,碩士研究生,講師,智能制造技術教研室主任,研究方向:智能制造,學生黨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