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喜玲 相里梅琴

【摘要】為實現思想政治教育與技術技能培養的有機統一,充分發揮課堂主渠道的作用,積極推進《建筑設備基礎》課程思政改革,強調“知識傳授”與“價值引領”并重,本文以“管材的認識及選擇”內容為例,介紹了如何將思政教育融入到專業課的教學過程,旨在培養學生的質量意識和專業素養。
【關鍵詞】《建筑設備基礎》;課程思政;價值引領;專業素養
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強調:“要用好課堂教學這個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論課要堅持在改進中加強……其他各門課都要守好一段渠、種好責任田,使各類課程與思想政治理論課同向同行,形成協同效應。”教育部《關于職業院校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制訂與實施工作的指導意見》中指出:積極構建“思政課程+課程思政”大格局,推進全員全過程全方位“三全育人”,實現思想政治教育與技術技能培養的有機統一。為了充分發揮課堂主渠道的作用,積極推進《建筑設備基礎》課程思政改革,強調“知識傳授”與“價值引領”并重。本文充分挖掘和深化專業平臺課程的思政教育功能,引導學生樹立積極向上的價值觀、客觀科學的世界觀,切實培養建筑安裝行業高素質技能型人才。
一、《建筑設備基礎》課程簡介
《建筑設備基礎》課程是建筑設備群的一門技術平臺課程,旨在引領學生認知供熱、通風空調、建筑給排水、建筑電氣等系統的基本組成,掌握安裝工程中所用管材、設備、閥門附件等基本知識(目的)。通過校內外實訓基地及施工現場的參觀實訓,了解安裝工程中管材、設備、閥門附件及系統的基本組成(歷程),以實現針對不同系統,合理進行管材的選擇,形成對專業整體框架的認識,并逐步養成誠信意識、安全意識及規范編寫實習報告的能力等(成效)。
二、“以次充好”“偷工減料”行為分析
“管材的認識及選擇”是《建筑設備基礎》課程的主要內容之一,主要是通過現場實訓,讓學生了解建筑給排水工程常用管道材料及閥門、附件等,在課程中起到承上啟下的作用。
(一)確立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主要包括:了解給排水工程各類管材的特點,熟悉各類管道的連接方式,了解給排水工程各類閥門、附件。能力目標主要包括:會進行管材的正確選擇,認知建筑給排水系統的組成及附件。思政育人目標主要包括:培養學生的誠信意識、職業道德規范,使其樹立工程質量意識、誠信意識。
(二) 思政映射與融入點
選用的管材在使用中存在“以次充好”“偷工減料”問題,教育學生做人要誠實守信、嚴謹負責、嚴把質量關。通過某體育館排水系統橫管使用的管材不一致案例分析原因,教育學生在日后工作中遵守建筑行業職業道德規范,保證建筑安裝行業質量標準。
三、課程思政案例教學設計
(一)案例導入
某建筑設備生產實訓中心(學校體育館地下室)給排水工程使用了不同類型的管材,包括PP-R管、PVC-U管、鑄鐵管、鋼管,同學們通過觀察討論“以次充好”“偷工減料”在管材質量上有哪些體現,說出管材質量不好會引起的危害。
(二)案例分析
“以次充好”“偷工減料”在管材質量上的體現有:管材的厚度、重量、尺寸、適用場合、使用方法等方面不能滿足施工圖紙、業主及規范的要求。管材質量不好,包括管材制造過程本身的質量,原材料的質量,管材的厚度、重量、尺寸、承壓能力、承受的溫度等等;管材的選擇、施工方面,一定要按照規范圖集、施工圖紙、業主的要求進行選擇、布置及施工,否則后患無窮。任何一個環節出現問題都會直接影響工程使用年限、工程質量。例如鋪設地暖的用戶,在選擇管材時一定不能貪便宜,目前使用較多的地暖管道有塑鋁復合管、塑鋼管、PPR管,這些管道有良好的塑性、韌性,而且保溫不開裂、不積垢,采用專用銅接頭或熱塑接頭,質量保證、能耗少。如果選擇不慎,在后期的使用中可能會出現漏水等問題。
(三)教學過程設計
見表格。
(四)案例結論
“以次充好”“偷工減料”等現象在建筑行業經常出現,一定要認識到它的危害性。從技術上,在材料進場時,仔細核對管材品牌、規格、等級等;在施工中注意管材下料準確,嚴格控制管材的用處,注意檢查是否與預算一致;施工單位應有嚴謹、公正的管理體系,嚴防偷工減料行為。從人員素質上講,要講誠信,堅守職業道德底線。每位同學在校期間就應養成良好的職業素養及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
四、 課程思政案例教學反思
在授課過程中,為加強學生的學習效果,筆者在“學習通”在線開放課內設置了一個討論環節和兩個在線答題環節,學生參與“尋寶活動”也非常興奮,幾乎將所有的管材、設備、閥門附件按照圖片要求拍照上傳至“學習通”,效果非常好。而且對體育館排水系統管材不一致原因,通過討論有多種答案,充分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學生充分認識到管材質量的好壞直接影響整個給排水工程的質量,提醒學生今后在管材選擇、施工中要誠實守信、嚴謹負責;售后服務上要宣傳維保的重要性,嚴把過程質量關,培養學生的誠信意識、職業道德。
參考文獻:
[1]曹曉波.建筑設備課程思政教學改革與探索[J].南方農機,2019,50(19):217-218.
[2]蒙麗媛.從“思政課程”到“課程思政”做“三全育人”踐行者[J].智庫時代,2020(03):154-155.
[3]謝丹.基于“課程思政”理念的《中級財務會計學》教學改革探討[J].中外企業家,2020(02):184.
[4]嚴俊.“課程思政”融入《電力電子技術》課程的人才培養探索與實踐[J].勞動保障世界,2019(35):56.
[5]韓洪杰,王振興,錢彬,李娜.專業課課程思政有效教學模式構建的探索[J].河北能源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9,19(04):82-83.
(作者單位:江蘇建筑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