叢嘉
摘要:本文根據科研院所外事管理人員存在的主要問題,從核心和輔助兩個維度探究科研院所外事管理人員需要具備能力。為外事管理人員有針對性的提升個人能力提供借鑒。
Abstract: Based on the main problems of foreign affairs managers of scientific research institutes,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ability of foreign affairs managers of scientific research institutes from the core and auxiliary dimensions, to provide references for foreign affairs managers to improve their personal capabilities.
關鍵詞:國際合作;外事管理人員;核心能力;輔助能力
Key words: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foreign affairs managers;core competencies;supporting competencies
中圖分類號:G311? ? ? ?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 ? ? ? ? ? 文章編號:1006-4311(2020)12-0037-02
1? 科研院所對外合作的現狀
隨著近年來科研技術快速發展,國家對外合作交流政策逐步開放,科研院所在積極開展自主研發的同時,希望能夠學習國外先進技術解決關鍵問題,消化吸收促進自主研發進度、提升水平,因此,國際合作需求不斷增強。
隨著國際科研合作相繼開展,合作形式呈多樣化發展趨勢,在單純的設備采購的基礎上增加了技術交流、聯合研制、試驗評估等多種形式。通過充分利用國際合作項目,有效的加快了國內科研水平提升,促進關鍵問題的解決。
2? 科研院所外事管理人員存在的問題
隨著國際合作形式的變化,對外事管理人員能力的要求不斷提高。外事工作范圍在最初簡單的辦理出訪接待手續、外語翻譯的基礎上,豐富了項目管理、技術論證、需求對接等專業內容。然而目前從事外事管理的人員多是外語語言類專業或從事秘書、人力資源工作人員兼任,缺乏項目管理、專業技術知識等方面能力,導致外事管理水平不足以匹配國際合作需求。因此,深入分析研究外事管理人員應具備的能力并逐項提高,對國際合作項目的有序高效開展有積極的促進作用。
3? 科研院所外事管理人員應具備的四項核心能力
3.1 項目管理能力? 科研院所的外事合作主要圍繞專項領域相關技術、通過項目合作的形式開展。因此,項目管理作為核心能力是國際合作項目的高效開展的基礎。
在了解全流程各階段的關鍵要素和實施方法后,外事管理人員需要組織技術論證、推進項目立項、促成技術和商務談判、關注項目各階段實施、完成最終驗收和評審。在合作項目實施的全流程過程中,還需要根據實際的執行情況把握關鍵時間節點、提出計劃調整方案、解決重大問題。在合作項目完成后,要對合作期間產生的技術文件整理歸檔,促進合作成果的消化、吸收及分析。能夠一次合作多次受益,將一項合作的成果擴展應用到其他相關專業。
3.2 組織協調能力
合作國際合作項目由專項團隊進行多次的交流開展,所以外事管理人員的組織協調能力作為核心能力是國際合作項目高效開展的前提。
國際合作項目一般在兩國之間開展,這必然涉及到了兩的專家團隊之間的協調,各團隊中還涉及到不同的團隊人員、參與單位、上下級機構等負責的人員組成。而項目的推進需要組織專家團隊出訪、接待來訪進行談判、交流、評審等多項,只有外事管理人員充分發揮組織協調能力,合理匹配有限資源,才能推動合作項目順利完成。
3.3 外語語言能力? 國際合作項目中外語的使用是必不可少的,所以外事管理人員的外語語言能力作為核心能力是國際合作項目開展的工具。
外語語言的使用貫徹在國際合作項目的方方面面,從初步對接需求、技術商務談判、到項目執行落實,都需要對交流的技術內容進行口譯或筆譯。翻譯的準確性直接決定了雙方專家對討論內容的理解和分析, 對合作效果帶來較大影響。如果外事管理人員為外語語言專業畢業或有較好的語言基礎,對外語語言有過深入學習且掌控能力較強,將能夠保證兩國專家團隊交流的質量和效率。如果外事管理人員沒有語言基礎,國際合作項目進行過程中則需要聘請專業翻譯承擔此部分工作,那么對項目統籌和專業技術的理解水平將有所欠缺。
3.4 知識掌握能力? 國際合作項目中涉及到不同國家情況習慣普遍存在差異,所以外事管理人員的知識掌握能力作為核心能力是國際合作項目開展的保障。
充分了解合作國家的基本情況、風土人情、待客禮儀、宗教信仰、談判習慣等各方面知識能夠避免在合作過程中出現不必要的誤會。而國際形勢、政治政策、經濟格局的變化都是可能影響國際合作項目能否開展的重要因素。掌握相關知識背景,能夠讓雙方在開展項目合作時融洽相處,對增加互信互利起到推動作用。
4? 科研院所外事管理人員應具備的四項輔助能力
除了上述四項核心能力之外,具備以下三項輔助能力將為外事人員管理能力的提高帶來幫助。
4.1 專業知識學習能力? 學習掌握粗淺的專業知識,將幫助外事管理人員在理解合作需、推進項目申報、科技口譯筆譯中發揮重大作用。閱讀技術文獻、科普讀物、論文情報等相關文件,了解技術發展歷史、前沿研發進展、未來發展趨勢等內容都能夠促進外事管理人員更好的理解自己所服務的行業。
4.2 合作需求對接能力? 掌握本院所科研專業的優劣技術,對劣勢專業進行分析分解,有針對性的探索對劣勢專業擁有前沿技術的國外公司及專家的相關信息。建立科研技術國際合作資源庫,梳理、歸集、錄入相關信息,以備有科研技術合作需求時隨時查閱,為合作對象的挑選提供有力支撐。
4.3 科研項目匹配能力? 針對圍繞具體科研項目開展的輔助型國際合作項目,外事主管人員應了解整個科研項目的概況及進展,以此為基礎合理的安排國際合作項目的具體進程以匹配科研項目進度。
4.4 經費測算管控能力? 合作項目經費預結算作為國際合作項目管理的一部分,也是外事管理人員需要了解的一個領域。前期合作項目金額測定、合作過程中各階段付款、出訪及接待費用、使用設備及耗材的費用等均要考慮在內。還要持續監控費用結算,以避免帶來后續項目審計的風險。
5? 結論
作為科研院所的外事管理人員要核心能力為主、輔助能力為輔,逐步提升欠缺的能力,提高外事管理水平,推動科研技術的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宋欣娜.淺談外事管理人員做好外事工作的必備素質[J].改革與開放,2011,12.
[2]邵穎妮.構建大外事工作格局 助力央企國際化升級[J].現代商業,2015,15.
[3]陳坤明.芻議地方外事工作在經濟建設中的作用[J].科技經濟市場,201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