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成佳
摘 要:文章以張唐景觀設計的實際項目為例,分別對活動場地、景觀小品、游樂設施進行分析與研究,研究其中的互動式體驗景觀的設計方法與理念,并為未來城市公園的互動式體驗設計做參考依據。結合其文化性、科技性、動態性、創新性以及自然性五個方面的特征,及實際案例來解讀張唐景觀對于互動式體驗景觀的設計策略,并分析張唐賦予設計人文情懷的營造手法?;邮襟w驗景觀既要滿足人們生活需求,也要滿足其情感需求,繼而在自然中尋找靈感來源并且不斷創新,最終實現人居環境的整合優化。
關鍵詞:景觀設計;互動;體驗;可參與性
一、背景
隨著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城市化導致了各種不同的壓力,人們精神處于緊張的狀態,加之休閑生活趨于單一化,對于居住環境的舒適程度以及新穎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城市景觀在生活中隨處可見,緊密聯系著生活、學習、休閑及娛樂等,但是在現如今的景觀設計中,大部分的設計風格千篇一律,以至于對于人們的吸引力逐漸降低。在設計手法上,由于現代設計觀念崇尚精神層面,對于景觀的營造比較注重美感與意境,游客只是單純進行視覺上的欣賞,形成景觀向人單方面的映射,而非互動。[1]在創新力上,一些游樂設施以及景觀小品相對陳舊老套,不足以吸引游客的注意力?;诙喔泄俚幕邮襟w驗設計,能夠引起人們的興趣,積極參與進來,調動人們的視覺、聽覺、味覺、嗅覺等,實現人與景觀的積極互動。本文以張唐設計的阿那亞兒童農莊、麓湖·“云朵樂園”、蘇州“公園里”三個景觀實際項目為例,對互動式體驗景觀的運用方法以及特征進行分析探討。
二、張唐景觀事務所簡介
張唐景觀事務所是由張東先生和唐子穎女士在2009年在上海共同創立的景觀事務所,這些年來不僅僅在景觀規劃和場地設計上有較深造詣,并且在藝術裝置乃至生態工法等方面創新且務實的實踐,使張唐景觀在業界享有較高聲譽。
張唐景觀做設計持有一股“匠人精神”,在不斷涌現大型設計機構的今天,始終作為一個確保高質量的小型事務所,保證每一個公司成員能夠參與到景觀的實際項目當中,合力提升項目的品質。為了克服施工上的困難,張唐景觀開設了藝術工作室以及自然工作室,目前擁有一個2000平方米的工廠,藝術工作室主要致力于創新材料以及復雜的構造方法的研究,自然工作室致力于“參與性設計”景觀實踐工作,藝術工作室和自然工作室推動張唐景觀創新可持續性的設計實踐。
張唐景觀的設計理念是通過設計傳遞美好,順應時代生活的需求去擴展景觀設計語匯,從而提升人們的生活幸福感。[2]它的景觀設計項目在國際上斬獲了很多大的獎項,就比如張唐景觀以蘇州樾園入選2017年美國景觀設計師協會(ASLA) 綜合設計類榮譽獎,成為2017年中國的唯一獲獎景觀作品。
三、互動式體驗景觀設計的實現方法及途徑
(一)注重主題文化的融入
每一個設計都會有主題或者主要的概念融入。相對于理性的設計來說,有主題的融入會讓設計的思路更加清晰,有明確的指引設計趨向。創造具有“人情味”的景觀設計是互動式體驗景觀的出發點,在物質幾近滿足的今天,人們更加追求精神的寄托。關注人的心理需求,在現代景觀設計中應該注重主題文化的融入,通過分析場地環境、歷史文脈、地域文化等,賦予場地獨屬的“印記”,借用景觀展現文化的脈絡,讓游人真實參與,投入其中,感受場地所留下的記憶。
“云朵樂園”位于成都。在歷史上,成都人民依水而居,但是由于城市化的迅速發展,割裂了人與水的緊密聯系。場地定位為兒童樂園,場地以水為元素,用水滴的形態抽象化設計出水滴劇場以及用水的漩渦形態設計出各種游樂設施,同時在旱噴廣場讓人直接與水進行親密接觸。[3]用主題將這些功能塊串連起來,游人參與進來與自然形成互動,重新接觸抽象化的元素,人對自然形成新的認識和理解。
(二)結合現代科學技術
隨著科技的發展,可以應用在景觀中的基本元素與手段逐漸變多。因此,設計應推陳出新,呈現新意,從而實現人與人的互動、人與景觀的互動。景觀要結合當下的現代科技,營造趣味性強且多功能的現代景觀?,F代設計中數字化設計涉及的領域越來越廣,它有著強大的計算機編程能力,但是在現代景觀設計中,許多景觀設計項目還處于數字化應用較少的初級階段?;谶@樣的社會背景,張唐景觀事務所成立了藝術工作室,對于數字設計加大了研究,數字化同樣也隨著時代的進步,在一些創新的項目中可以看到數字化設計的影子。[4]
如蘇州“公園里”東廣場樓前入口處設置的波浪水臺,其借用造浪機給水臺添加了波浪的動態效果,同時水拍打池壁的時候會產生大海沖擊波浪的聲音效果,給人以聽覺上的享受。同時由于水臺被雕刻成等高線的形狀,當波浪溢過上面,就產生了大小不一的水花,對于視覺和聽覺來說也是一種美好的享受。
在“云朵樂園”里面“冰凌拱橋”在橋內部設置LED燈以及感應器,當人走上橋,燈光就會出現變化。橋面用鏡面不銹鋼管的材料裝飾,可以反射周邊環境。還有一處造型不同于其他水造型的景觀節點——旱噴廣場,其最重要的設計亮點就在于它把機械動力裝置在噴泉中,人們只需要騎上去踩腳踏板即可玩耍,加強了人與人、人與景觀的互動。比較有趣的是,旱噴廣場噴出來的水在中央進行匯聚,然后根據地勢的高低起伏流動下來,形成彎曲的溪流,并且會在平坦的地形上形成一個小水池,供小朋友玩耍。小水池中有七個小涌泉,每一個都有相對應的觸控開關,集中設置在一個大石臺上。游玩者可以隨意控制開關,增加人與場地的互動性。[5]
(三)保持場地的動態性
在營造景觀的時候,也要注重景觀具有的更新以及重生的功能。在互動式體驗景觀中,景觀雖然為人造景物,但是景觀同樣具有生命與活力,人進入景觀中通過行為互動與景觀的周圍環境相互影響,景觀在不斷地動態變化,游人是景觀中的“一份子”。在設計時,設計師應該始終把握空間的動態變化,把游人的行為活動和不同的自然因素結合起來融入到景觀設計中,營造具有彈性的互動式體驗景觀。
張唐景觀善于營造動態趣味的空間,這主要表現在部分景觀節點,例如就在阿那亞兒童農莊里面設置了五爪章魚滑梯、木樁探險、滑索等一系列具有極具吸引力的動態景觀空間,吸引游人出于對空間的好奇感去了解,引起一系列互動性的景觀空間深層體驗。
在“云朵樂園”有一處巨大的異型蹦床,形狀為云朵,顏色為乳白色,當無人使用時,“跳跳云”作為美麗的景觀節點被安置在小島上,孩子們進入場地之后,開始在這個巨大的“云朵”上玩耍,這個場地又被作為游樂場使用。在設計中被放大的水滴、白云、溪流、漩渦等節點,不僅激發了孩子們探索未知世界的好奇心,也加深了他們對日常所見事物的了解和學習興趣。
(四)設置創新性裝置
在現代景觀設計中,有趣的景觀裝置往往讓人流連忘返,調動人們參與熱情和積極性。張唐景觀事務所通過一系列的景觀裝置設計探索體驗式的設計,裝置的創新性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材料、造型、顏色。
在材料上,不同的裝置會選擇相對適合的材料,并且對于材料進行創新,例如改變混凝土以及金屬材質的常規使用途徑。“云朵樂園”的“水滴劇場”裝置材質是由不銹鋼異形加工而成,內部設有水滴形狀的坐凳,材料為鏡面不銹鋼,需要時可以轉動。在阿那亞兒童農莊的林間漫步道屏障使用了新型的亞克力材料運用于景觀設計中,靈感來源于中式屏風,用半透明的亞克力玻璃在右側構建成一圈兩米多高的屏障,巧妙借用光影與材料間的關系,當陽光通過縫隙照進來,形成了似有似無、斑駁的光點效果。
在造型上,借用大自然中的元素,蘇州“公園里”的入口處設置的蒲公英雕塑,高達十米左右,共有八個,造型大膽新穎,成為了入口的主要標志。利用自然中的元素,進行造型的改造,產生不一樣的互動體驗。
在顏色上,不同空間會使用不同的顏色,色彩能激發人的想象力以及情感表現,和人的感官有著非常直接的聯系。在兒童玩耍區域,景觀裝置的顏色使用黃色、藍色等比較鮮明的顏色,對兒童的視覺產生沖擊,激起其內心的玩耍欲望,引發不同的互動表現。
(五)追求人與自然的和諧
中國傳統園林設計強調“師法自然”,現代景觀設計同樣強調人與自然的聯系。隨著現代科技的發展,人們對于自然的認識的范圍不斷擴展,大自然中的花草樹木、山海湖泊都成為設計的靈感來源。互動式體驗景觀通過對自然中的形態抽象變形,激發人對自然的認識與欣賞,同時設計時更加注重生態,以“天人合一”的哲學思想為精髓,在設計中堅持可持續發展理念。明代園林建筑家計成在《園冶》中曾多次強調設計應該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融入自然。[6]
司空圖在《二十四詩品》里寫:“乘之愈往,識之愈真,如將不盡,與古為新?!盵7]
意在寫大自然的美景無窮盡,只要詩人用心感悟就能夠創造出新的詩句。而設計可以用心感悟自然,利用其中元素,推陳出新。阿那亞兒童農莊的海星農場以海洋生物的造型為原型,南區的海螺造型以鸚鵡螺為原型;章魚滑梯在滑梯的內部通道設計成章魚的“觸角”,玩耍時,讓孩子們仿佛置于章魚的腹部;在場地內還設置有取水灌溉裝置,讓孩子與父母一起動手手搖進行灌溉,大人、小孩都可以通過取水器互動取水,從而參與到水體生態凈化過程中來。在無形之中,孩子們也學習到重力物理知識,寓教于樂。
“云朵樂園”設置了一處充滿自然情趣的濕地公園,孩子們可以近距離觀察各種水生植物、蝌蚪、青蛙和魚等,還獲得了一個認識了解大自然的機會。
蘇州“公園里”中有以“樹葉”為原型的攀爬網、秋千,以“花瓣”為形狀的旋轉圓盤座椅以及像大蓮蓬形狀一樣的互動雕塑等。這些提取自然元素為設計靈感的互動裝置,在綠色的草坪上顯得格外生動有趣。
在場地內進行雨洪管理以及設置水生態系統是張唐景觀做設計的基礎載體,這可以充分說明張唐景觀對于生態的重視。在現代科技如此發達的時代,設計的靈感仍然與大自然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設計應該與自然進行對話,傳遞美好。
四、互動式體驗景觀的意義
景觀是對于公共空間的營造,而公共景觀空間是將不同人群聯系在一起的紐帶,互動式體驗景觀主要是調動觀賞者的主動性,將被動接受變為主動參與,使人與環境、人與場地成為一個整體,兩者相互作用,相互影響,秉持以人為本的設計理念,強調游覽者與景觀的動態互動體驗,滿足不同人群的不同需求。[8]通過分析張唐景觀事務所的三個項目發現,其主要有以下三點意義:
(一)促進人與自然的對話
明代計成在《園冶》中提到了“雖由人作,宛自天開”,始終貫穿著“天人合一”的思想,這不僅是中國傳統哲學的核心,也是認識和處理人與自然關系的世界觀和宇宙觀的體現。在現如今網絡及電子產品發達的時代,人缺少與自然的聯系,缺失了對于自然界的關注,室內的活動占據了很多人的日常生活,人們呆在封閉的環境里很少接觸自然,從而產生焦慮等癥狀。互動式體驗景觀可以通過連接人和自然提升人們的幸福感。人們生活在自然世界里,要學會與自然進行對話,擁抱自然。而互動式體驗景觀的營造,通過有趣的空間,促使人與自然能夠更好地進行互動溝通,從而可以減輕生活中的壓力,親近自然,放松心情。
(二)傳達設計的立意
在景觀設計中,游人有時候只能通過視覺直觀地感知情感,沒有真正參與,在較短的時間形成短暫的印象,無法真正了解設計師要表達的設計意圖,而互動式體驗景觀通過將游人與景觀進行動態互動,形成深層的刺激與共鳴,使人可以通過互動的過程體會設計立意。張唐景觀的設計帶有一定的教育功能,游人會自發地參與其中,巧妙地利用互動裝置,通過雙向互動方式,讓游人在玩耍過程中感受到自然知識,潛意識參與到生態的保護行動中,從而起到教育的作用。
(三)形成視覺上的享受
在現代景觀設計的發展過程中,美感為重要的組成部分之一,有趣味的創意元素會形成獨特的景觀,進而吸引游人好奇心,擴展現代景觀所需要的美學價值與藝術價值,讓游人有想參與進來的欲望。[9]成都“云朵樂園”的“曲溪流歡”利用5%的坡度,將高出旱噴噴泉里面的水順著地形流到廣場中央,過程中形成了“溪”之意境,具有較高的藝術價值,營造《蘭亭集序》所描繪的意境:“此地有崇山峻嶺,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帶左右,引以為流觴曲水,列坐其次。”
五、結語
隨著時代的不斷更替,人們的生活方式也隨之變化。景觀設計在傳統的方式上應不斷創新,提升幸福感?;邮襟w驗景觀打破了以往景觀設計固有的枷鎖,設計師在設計的過程中需轉變角色,不單單憑主觀意識,而是通過對使用者以及環境的深入分析,留給空間“自由”。通過動態的、創新的、生態的方式去營造互動式體驗景觀。什么樣才是好的景觀?一千人眼里有一千種哈姆雷特,但好的景觀一定是以人為本、為人設計的。
張唐景觀營造互動式體驗景觀,首先,滿足公園的基本功能,設置基本元素,賦予空間動態趣味,每一個景觀節點之間相互聯系,使得人與人、人與自然以及人與場地間形成了親密的互動,給游人提供不同的景觀體驗。其次,充分把握場地性質,配置創新性的游樂設施,這樣不僅解決了目前大多景觀過于注重美感以及意境的問題,同時也寓教于樂。注重關懷特殊人群,滿足周邊適用人群的需求。最后,空間所包含多重敘事性,主題元素的融入與對設計可持續性的堅持,構成張唐景觀事務所對于自然與空間的態度與解讀。
設計源于自然,設計傳遞美好。通過分析張唐關于互動式體驗景觀的設計方法,為未來互動式體驗景觀的發展提供了參考依據,在未來城市景觀設計中,還需更深入研究,打造“匠心”的景觀設計,使設計真正為大眾服務。
參考文獻:
[1]陳雨,陳書含,李倩倩,等.互動式景觀及其在中國的應用前景研究[J].山西建筑,2017(1):210-212.
[2]張東,唐子穎.設計傳遞美好:蘇州公園里展示區景觀設計思考[J].中國園林,2017(1):48-54.
[3]張東,唐子穎.孩子們的自然博物館:成都麓湖生態城云朵樂園[J].景觀設計學,2017(6):72-87.
[4]胡一昊.數字化景觀節點的深化設計研究:以成都麓湖云朵樂園為例[J].風景園林,2017(11):51-58.
[5]張東,張海.麓湖云朵樂園景觀裝置[J].世界建筑導報,2018(3):52-55.
[6]張薇.《園冶》理論的普世價值及其對建設美麗中國的指導作用[J].中國園林,2012(12):39-42.
[7]張國慶.《二十四詩品》百年研究述評[J].文學評論,2005(1):178-189.
[8]張超.互動式體驗景觀在園博園展園中的研究與運用[D].北京林業大學,2016.
[9]梅瑤炯,劉定華.論互動園林:趣味交流與自發參與:城市園林的一種預期發展方向[J].中國園林,2006(11):11-16.
作者單位:
湖南師范大學美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