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文景


摘要:財政補貼與稅收優惠是政府部門干預戰略性新興產業創新活動的主要手段,以此來降低活動中不確定性因素的影響,最大化戰略性新興產業創新的正外部性。本文分析財政補貼、稅收優惠對戰略性新興產業創新活動的影響,并給出借助宏觀政策促進產業創新活動高質量進行的具體意見,為相關政策制定及實施方案優化提供參考。
關鍵詞:財政補貼;稅收優惠;戰略性新興產業
國家借助戰略性新興產業促進我國產業結構優化升級,并對經濟發展方向及方式進行積極引導。與其他新事物的發展相同,新興產業在發展初期相對脆弱,需要得到宏觀政策、制度的扶持以確保其各項創新發展活動的順利開展。在提出這些政策時,具體條款是否能夠充分發揮出足夠的正向刺激作用非常關鍵,有必要明確財政補貼、稅收優惠與產業創新活動之間的影響關系。
一、財政補貼、稅收優惠對戰略性新興產業創新活動的影響
(一)模型構建
選定企業獲取的財政補貼和稅收優惠為解釋變量,企業研發投入、人資投入和專利產出為被解釋變量,企業資產規模、負債水平及盈利能力為控制變量。從我國戰略性新興產業中具備代表性的上市企業為研究樣本,剔除重復、凈利潤小于零、數據披露不完整及其他不合規企業樣本,最終獲取144家企業2014~2018年的發展數據構成樣本集。
構建如下分析模型:(1)研發投入:
Pit=α+αi+β1Czbtit+β2Ssyhit+β3Y lnlit+β4Fzspit+ β5Zcgmit+εit,其中,i取1,2,…,144;t取1,2,
…,5;α為截距常數項;αi為截距隨機項;εit為隨機誤差。(2)人資投入:Hit=α' +α'i +β'1Czbtit
+β'2Ssyhit+β'3Y lnlit+β'4Fzspit+ β'5Zcgmit+ε'it
(3)專利產出:Zit=α''+α''i+β''1Czbtit *Pit+β''3Czbtit
*Hit+β''4Ssyhit+ β''5Ssyhit*Pit+β''6 Ssyhit*Hit +β''7Fzspit+β''8Y lnlit+β''9Zcgmit+ε''it [1]。
(二)影響分析
1.研發投入
表1為財政補貼與稅收優惠對研發投入的影響。
第一,財政補貼與稅收優惠對新興戰略產業的研發投入起刺激作用,無論補貼與優惠力度的高低,都會明顯提高產業研發投入。其中原因是適當的財政補貼與稅收優惠有利于降低相關企業面臨的研發風險成本,提高企業研發熱情,進而將更多資源、精力投入到研發活動中。
第二,企業的資產規模、盈利能力及負債水平均與研發投入間表現出刺激關系。隨著企業資產規模的擴張,花費在新技術及新設備引進上的成本上升,給企業創造更優的發展條件和更大的發展空間。同時,企業規模也是吸引高端人才的一項重要資本。企業負債水平與研發投入間表現出明顯的正相關性,企業負債水平越高,在研發上的投入越大,主要是由于企業負債的增加通常意味著其外部融資增加,企業有更充足的資金投入到研發活動中。盈利能力與研發投資間也呈現正相關關系,但這一關系表現并不明顯。由此反映出的問題就是戰略新興產業中的企業大多以短期利益最大化為發展目標,在長期規劃上還存在一定不足。
2.人資投入
表2為財政補貼與稅收優惠對人資投入的影響。
首先,財政補貼與人資投入為明顯的正相關關系,稅收優惠與人資投入的正相關性不明顯。原因分析如下:財政補貼能夠向市場釋放一種國家重視戰略性新興產業、企業發展前景廣闊的信號,在增加投資活動密度的同時,有效激發相關人員開展創新活動的熱情,提高人資投入[2]。同時,企業有更充足的資金用于提高員工信息待遇,吸引更多優秀人才的加入。
其次,財政補貼和稅收優惠對人資投入的刺激作用不及研發投入明顯。其原因有三。第一,政府部門對戰略性新興產業創新活動的補貼一般針對研發項目展開,事前補貼產生的激勵效果更大。第二,企業進行投資決策時更重視對創新活動資金上的投入,對人才投入上的關注度不足。第三,目前有關人力資源投入的稅收優惠政策非常有限,直接關系到研發人員個人利益的政策僅體現在個稅所得稅中。
最后,資產規模和負債水平與企業人資投入間成正比例關系,相對而言,負債水平的相關性更高,即外部融資規模的增加能夠有效刺激企業人力資源投入。盈利能力與企業人資投入呈現反比例關系,當企業以短期效益最大化為發展目標時,其有可能以壓縮員工培訓等投入的方式降低經營成本,以抬高短期凈資產收益。
3.專利產出
表3為財政補貼與稅收優惠對專利產出的影響。
(1)財政補貼與企業專利產出間的直接刺激作用不明顯。以研發費用投入為傳導的間接效應會阻礙專利產出的增加,以人資投入為傳導的間接效應會明顯促進專利產出增加。企業研發投入所傳導的間接效應阻礙專利產出增加,原因可能為財政補貼使企業償債能力增加,資金周轉效率上升,企業并不急于依靠創新來填補研發成本。另外,財政補貼使用過程缺少有效監督,在沒有政府監督的情況下,企業自主創新積極性降低,創新投入不及時導致創新效率降低。
(2)稅收優惠對企業專利產出的直接刺激作用不明顯。通過研發投入產生的間接效果促使專利產出上升,但通過人資投入產生的間接效果抑制專利產出上升。導致稅收優惠與專利產出間相關性不足的原因為:我國尚未形成成熟的專利產出直接稅收優惠政策,導致其產生的直接效應不足。稅收優惠對企業研發投入與專利產出間表現為明顯的正相關性。稅收優惠政策可被看作后期刺激手段,其出現不會擠出企業自主研發投入,因此對專利產出的調節效果更明顯。
(3)觀察控制變量與企業專利產出之間的影響關系。其中,凈資產收益與專利產出間的影響關系不明顯,資產負債與企業專利產出負相關。資產負債率用以衡量企業償債能力,其數值越高,證明企業外借款項體量越大。外部投資單位或個人在制定投資決策時,出于資金回收風險的考慮,會選擇少投資或不投資,進而影響戰略性新興產業中企業創新活動的開展。企業規模與專利產出正相關,隨著企業規模的上升,其自主創新能力提高,當宏觀政策發出刺激作用時,其創新積極性提高,進而帶來更多專利產出。
二、借助宏觀政策正向刺激戰略性新興產業創新活動的建議
(一)優化補貼結構
區別戰略性新興產業與其他產業的主要指標為技術創新,創新也是現代產業發展優化的必備要素。戰略新興產業中企業在開展創新活動時,需要更大的資金投入,同時也需要承擔更高的投資風險,國家宏觀政策的扶持非常必要。我國企業研發投入在企業投資中的占比較發達國家間還存在一定差距,因此有必要在確保財政穩定的基礎上,適當增加財政補貼力度。目前國家財政將節能創業、新能源產業等作為財政補貼的主要對象,在其他戰略性新興產業上少有涉及。建議逐漸調整財政補貼結構,以保證戰略性新型產業體系均衡發展。
(二)創新補貼方法
當前的財政補貼主要采用事前補貼的方式,在補貼監管體系不健全的狀態下,這種方法很容易引發弄虛作假現象,導致補貼資金使用效果大打折扣[3]。因此可將事前補貼與事后補貼相結合,即將同一批次財政撥款進行分階段發放,以對企業產生更大的激勵作用。除資金扶持外,相關部門還應加強對企業的人力資源扶持,例如為企業提供專業技術輔導。
(三)完善相關制度
戰略性新興產業創新活動的政策性扶持需要在一定制度的引導和約束下有效進行,因此需要加快對財政補貼與稅收優惠相關制度的完善。第一,加緊完善與人資投入相關扶持政策的制定,通過適當的政策傾斜,最大限度激發企業研發人員工作積極性。例如,提高企業人資支出稅前扣除標準,同時增大個稅優惠力度,減少對研發人員獎金及年底分紅的稅收。第二,加緊完善與風險投資相關的扶持性政策。例如,提高投資直接抵免額的方式,并適當放寬企業盈虧相抵年限。
(四)加強效果監管
對戰略性新興產業創新活動財政補貼資金進行嚴格監管,進行補貼資金的優化配置,提高資金使用效率。例如,要求接受財政補貼的戰略性新興企業定期向相關部門匯報發展近況及項目進展,促使企業積極開展創新活動。同時,上交企業資金使用明細,對其資金使用情況進行披露。建立宏觀政策效果評估體系,對享受財政補貼及稅收優惠的企業發展情況進行評估,以掌握政策發揮效果的高低,根據評價結果調整補貼方案。
三、結論
基于財政補貼、稅收優惠與戰略性新興產業創新活動之間的關系,本文給出四點加強宏觀政策正向刺激效果的建議,包括優化補貼結構、創新補貼方法、完善相關制度和加強效果監管。合理運用財政補貼及稅收優惠政策,促進戰略性新興產業穩步發展。
參考文獻:
[1]冷訥敏.稅收優惠政策激勵戰略性新興產業創新效率的實證分析及優化路徑研究[D].江西財經大學,2019.
[2]姚林香,冷訥敏.財稅政策對戰略性新興產業創新效率的激勵效應分析[J].華東經濟管理,2018,32 (12):94-100.
[3]楊姍.財政補貼、稅收優惠對戰略性新興產業創新活動的影響研究[D].安徽財經大學,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