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小學音樂是培養小學生藝術以及審美能力的主要課程,優美的音樂能夠凈化小學生的心靈,提高小學生的審美意趣。在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小學音樂的教學內容越來越豐富,教學目標不能扔停留在傳授音樂知識方面,還應讓學生掌握音樂技能,教師要明確欣賞教學與歌唱教學之間的關系,為學生制定適合的教學目標。本文分析了小學音樂教學中欣賞教學與歌唱教學的概況,探究了欣賞教學與歌唱教學之間的關系,希望可以提升小學音樂教學的效率。
【關鍵詞】小學音樂;關系;歌唱教學;欣賞教學
【中圖分類號】G623.71?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文章編號】1002-767X(2020)07-0183-01
【本文著錄格式】龔玲玲.談小學音樂教育中的欣賞教學與歌唱教學的關系[J].北方音樂,2020,04(07):183,188.
對于小學生而言,初步系統地學習音樂知識,基礎比較薄弱,很多音樂知識不能全面的理解,除了需要教師耐心、細致的教學之外,教師還應該積極轉變教學思路,更新傳統單一的教學模式,將學生作為課堂教學的主體,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與積極性,將欣賞教學與歌唱教學相結合,培養學生的音樂素養、音樂審美能力以及音樂歌唱技能。
一、小學音樂教學中欣賞教學與歌唱教學的概述
(一)欣賞教學
音樂欣賞教學主要是教師為學生提供更多的音樂審美課程,讓小學生在音樂學習中發現美、感悟美并應用美。在傳統的小學音樂教學中,很多教師對欣賞教學的重視不足,經常將更多的時間放在對學生課堂練習或者音樂知識的講解層面,使得學生的審美能力不強,對音樂的感知力也不強。在小學音樂教學大綱中明確提出小學音樂教學包括對學生的音樂欣賞、技能練習、歌唱能力以及音樂知識等方面的內容,因此欣賞教學是小學音樂課程中重要的組成部分,學生通過對音樂的欣賞,能夠感受到音樂的意境,陶冶情操,培養音樂素養。此外,欣賞教學能夠拓展小學生的視野,讓小學生接觸到不同風格、不同樂器以及不同類型的音樂,比如嗩吶曲《百鳥朝鳳》與貝多芬的鋼琴曲《命運交響曲》存在很大的不同之處,學生通過欣賞與感知能對不同樂器的音階、音調等產生深刻的認識;通過對比與分析深入地理解音樂知識以及不同文化形態的音樂表達方式,這樣就能夠促進小學生全面發展。
(二)歌唱教學
歌唱教學就是對學生歌唱能力以及歌唱技巧的訓練,讓學生在理解音樂知識的基礎上,進一步提升歌唱水平,通過聲音來傳遞情感,將音符與情感相結合,借助歌唱能夠跨越不同種族、不同國家以及不同地區進行交流。在傳統的小學歌唱教學中,很多教師使用的教學觀念比較陳舊,在提升學生歌唱能力的方式上單一化,經常會對學生進行大量重復的練習,課堂教學的氛圍不活躍,甚至有些小學生不愿意參與到教師枯燥的歌唱教學中,對音樂學習產生了抵觸心理。
其次,由于小學音樂課時設置的比較少,部分教師缺乏與學生的互動交流,對小學生的心理特征以及興趣愛好等都不了解,沒有為小學生制定合理的歌唱教學方案,使得小學生對歌唱教學的目標不明確,這就會嚴重影響歌唱教學效率的提升。歌唱教學需要涉及的內容比較多,涵蓋的范圍也比較廣,需要教師借助樂器等多種形式,引導學生正確歌唱,發現歌唱的樂趣。可以采取合唱的方式,訓練學生的呼吸,正確的合唱站姿,如在合唱《上學歌》時,教師要讓學生將雙手放在雙腿上,不能隨意亂動,還要保持腰背部位挺直,或者可以使用多媒體先為學生播放正確的合唱姿勢,然后讓學生觀看后模仿。
二、欣賞教學與歌唱教學之間的關系
(一)欣賞教學和歌唱教學有著相互促進的關系
欣賞教學與歌唱教學都是小學音樂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兩者之間是相輔相成,密切聯系的關系,欣賞教學是對學生音樂審美以及音樂素養的培養,歌唱教學是對學生歌唱技能的提升,只有兩者緊密結合,學生的音樂能力才會有顯著的增強;其次,在學生欣賞完音樂并獲得音樂的基礎知識之后,需要通過歌唱教學實踐,才能有更好的演唱效果。比如在學習《小號手之歌》相關的內容時,教師可以先使用多媒體等現代化的教學設備,為學生展示小號的起源、發展以及內部的構造等,然后為學生播放與小號相關的演奏視頻或者音頻等,讓學生先欣賞小號的音色,并感知小號音調;最后帶領學生學習《小號手之歌》的演唱,這樣學生的對音樂的感知能力、審美能力以及歌唱技能就會得到顯著的增強,符合素質教育對小學音樂的教學要求。
(二)欣賞教學能夠激發學生的歌唱興趣
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小學音樂教學中欣賞教學能夠激發小學生的歌唱興趣,進而能夠提升歌唱教學的效率。首先,通過教師引導學生欣賞音樂作品,讓小學生的心靈與音樂產生觸碰,感悟音樂所傳達的情感,達到感染小學生的目的,然后在進行歌唱教學時,小學生的積極性就會更高,小學生會更渴望了解并學習歌唱知識,對歌曲的旋律以及音準等就會深入探究,加深了小學生對音樂知識的理解。比如在《白鴿》的歌唱教學中,教師可以先為學生播放白鴿的動畫、視頻等,還可以先讓學生模仿鴿子“咕咕咕”的聲音,然后為學生介紹《白鴿》的創作背景,引導學生掌握歌詞的主要意識,欣賞歌詞所表達的情感,最后在歌唱教學中鼓勵學生充分地表現出白鴿的自由以及代表和平情感,將歌唱教學和欣賞教學相結合,能夠極大的激發小學生對音樂學習的積極性。
(三)欣賞教學是歌唱教學的有效方式之一
歌唱教學的形式多種多樣,包括:單獨歌唱、班級合唱、樂器伴奏、清唱等,同樣欣賞教學也是歌唱教學的重要形式之一,只有學生能夠感知音樂、體會音樂,明確音樂的價值,才會在歌唱的教學中得到最好的展示。首先,欣賞教學能夠營造出良好的歌唱氛圍,教師根據小學生的年齡特征以及興趣愛好等選擇適合的審美曲目,如《茉莉花》《春天在哪里》等曲目,在播放的過程中讓學生發揮想象力,跟隨歌詞的主要內容,想象出茉莉花以及春天的景象,還可以讓學生描述欣賞歌曲之后的感受,這樣不僅能夠培養學生的發散型思維,還能啟發學生的智慧。經過欣賞以及感悟,教師帶領學生學習《茉莉花》或者《春天在哪里》的演唱時,學生就會正確地應用情感,并有效地控制節拍以及節奏等,在歌唱教學中,巧妙結合欣賞教學,使得歌唱教學的形式多樣化,教學效果也更加豐富。
三、結束語
新課程改革對小學音樂教學提出了新的要求與目標,小學音樂教師需要轉變陳舊的教學方式,并借助多樣化的教學手段等,激發小學生對音樂學習的興趣。教師要明確欣賞教學與歌唱教學的重要性,并分清兩者之間的關系,然后根據小學生的實際學習能力為其提供科學的教學方案。教師還要在教學的過程中,將歌唱教學和欣賞教學相互結合起來,發揮各自的優勢與特點,鼓勵學生從音樂欣賞中感悟音樂,并理解音樂,進而應用音樂,這樣小學生的音樂素養才能極大的提升。
參考文獻
[1]李倩.小學音樂教育中的欣賞教學與歌唱教學的關系研究[J].北方音樂,2019,39(15):151,153.
[2]王曉會.欣賞教學在小學音樂教育中的應用與探究[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9,16(5):186.
[3]張彥麗.小學音樂教育中的欣賞教學與歌唱教學的關系[J].中國校外教育,2017(1):149-150.
[4]鐘華芳.淺談小學音樂教育中的欣賞教學與歌唱教學的關系[J].藝術教育,2015(11):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