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現今社會的快速發展帶動了社會的方方面面,產生了深刻變革,教育事業一直走在時代的前沿,在各種新理念的指導下,對教育方式不斷改革,對學生的培養目標也提出了具體要求。
【關鍵詞】核心素養;小學音樂;課堂教學
【中圖分類號】G623.71?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文章編號】1002-767X(2020)07-0211-02
【本文著錄格式】張曉明.核心素養背景下小學音樂課堂教學實踐[J].北方音樂,2020,04(07):211-212.
核心素養概念提出之后,教育行業開始發生深刻的變革,傳統的培養方式和培養目標已經不再適應現有要求,因此,在核心素養的指導下做好小學音樂課堂教學對于學生的核心素養有著重要意義。
一、核心素養融入小學音樂課堂教學意義
核心素養在小學階段對于促進小學生全面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在音樂學中融入核心素養是現階段教學中研究的重要課題,想要在核心素養背景下在小學音樂課堂更好的實現教學目標,首先要清楚核心素養在小學音樂課堂中的內涵,音樂核心素養在課堂實踐中的內涵體現在以下方面。
培養小學生在音樂課堂中的實踐性。“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只有學生在在課堂中積極參與教師的教學活動,教師才能更好的完成教學目標,避免課堂成為教師的“獨角戲”,只有學生在課堂上積極參與,才能更好的促進核心素養的提升。
體現核心素養的綜合性,核心素養的指導思想不僅僅是體現在學生在某一種單獨能力的突出,其根本在于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在學習階段,促進綜合素質的發展,并將這種綜合能力反向發展在音樂學科的學習上來。
挖掘學生的潛能,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在核心素養的指導下,通過音樂學科的教學,培養學生的全面發展,挖掘學生的各種潛能,為學生在今后的發展過程中擁有全面發展的基礎。
在核心素養的指導下,通過對學生的培養,使學生能夠在音樂課堂上能夠更好的完成音樂教學目標,具有音樂學科素養,能夠通過教師的教學體驗音樂學科中包含的情感體驗,以及對音樂的感知,使學生能夠具備綜合發展的能力,從而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二、小學音樂課堂教學現狀
(一)觀念和行動沒有統一
核心素養提出以來,對學生的培養目標和教師的教學理念都提出了挑戰,教育工作者也充分認識了核心素養提出對學生乃至教育事業對于學生培養的意義,但具體到音樂學科的教學中,行動沒有跟上觀念,造就了當下音樂學科的教學依舊處在傳統模式下的局面。造成這種局面的原因是相關部門在領會了核心素養的內涵之后,沒有在具體的實踐過程中做出努力。當下的教學觀念的影響下,音樂學科依舊是作為“副科”出現在小學課堂上的,一些學校在行動上沒有將核心素養具體到音樂學科上。另一方面,教師雖然領會了核心素養的精神內涵,但在教學方式上依舊懶于改變,沒有針對核心素養的精神內涵做出音樂課堂的改革,只有知行合一,將核心素養的理念和教學實踐結合起來,才能在核心素養背景下在小學音樂課堂更好的進行課堂教學實踐。
(二)教師業務能力需要提高
核心素養理念的提出對教師的教學水平提出了要求,因此要求教師的自身能力應當和核心素養的理念相匹配,教育理念在不斷更新,教師在各項能力上也要不斷提高,現階段的現狀決定了教師在教學活動中幾乎沒有再繼續進行職業培訓,教育理念在不斷更新,不斷地對培養的學生的目的上提出新要求,但教師在具體的實施和教學實踐上沒有行動,如此一來,先進的教學理念也形同虛設。還有一些教師在主觀意識上沒有對自己形成合理定位,主觀的認為自己所教學的音樂學科是“副科”,不需要像“主課”那樣對學生嚴格要求,積極教學,這樣的觀念也造成了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消極的教學行為,不利于自身職業發展,也不利于促進學生的發展。
由此看來,想要將核心素養融入小學音樂課堂教學實踐,不僅需要多方面“齊抓共管”,教師在教學觀念和方法上要不斷調整和創新,才能夠與核心素養提出的理念相適應。
三、核心素養背景下小學音樂課堂教學實踐的具體方式
(一)教師及時更新自身觀念
在核心素養的理念指導下,教師積極在音樂課堂實現中改進方法,制定適合新階段學生身心發展的教學模式,是教師首先要做到的前提條件,只有教師自身對核心素養在小學發展階段對于學生的意義方面有了深刻認知,才會在今后的教學實踐中不斷尋找新方法,促進課堂教學的實踐性,具體到音樂課堂教學實踐上來講,需要教師具備以下觀念。
1.在音樂課堂教學實踐中做到循序漸進發展
音樂核心素養目的是挖掘學生的潛能,培養學生在音樂方面的知識、思維和能力,對于這些能力的培養不是單獨一節課就能實現的,只有在長期的課堂教學中對學生不斷滲透,學生才能逐漸擁有這些方面的能力,因此,教師在課堂教學活動中應該及時記錄學生的成長軌跡,對學生的能力增長有充分把握,這樣才能全方位關注學生的發展,并對學生的發展及時引導。
2.在課堂教學實踐中尊重學生個體的差異性
在小學階段學生的發展具有不平衡性,一些學生“早慧”,一些學生“晚成”,這就要求教師在音樂課堂教學中關注不同個體之間發展狀況不同,對于發展層次的不同的學生提出不同的目標,使每一個學生都能得到全方位發展,在課堂教學中,充分發揮學生的特長,使學生利用自己的優點促進缺點的改進,這樣的學生始終是在愉悅輕松的氛圍下成長和發展的,也更加符合小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
尊重學生在課堂中的主體地位
增強課堂實踐性。只有實踐才能出真知,在課堂上通過讓學生參與演唱、賞析的方式感受音樂,體驗音樂中的情感,使用這種具體的時間方式讓學生具體感知音樂,才能更好地培養學生的音樂思維,促進學生的音樂綜合能力。
具有拓寬學科領域的思維
音樂學科的特點之一就是綜合性,因此教師在課堂教學活動中應當注意將學科融合起來,培養學生的音樂學科知識,在音樂學科的學習中體驗音樂藝術帶來的美好情感體驗,并能將這種體驗帶入文化體驗中,使學生認識到文化對于人產生的重壓作用。
(二)在教學實踐中不斷探索新的教學方式
完成教學目標需要教師通過一定教學方式來實現,觀念只有落實到行動上才能體現效果。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不斷探索新的教學方法,教育在不斷發展過程中出現了許多新興的教學方式,如多媒體教學、情景教學、游戲教學等,具體到音樂學科的課堂教學中,教師應當根據班級學生的具體發展特點采用具體的發展方式,在此過程中可以應用以下策略進行課堂教學實踐。
1.利用新興媒體進行多媒體教學
音樂的教學離不開良好的音樂教學環境,多媒體在音樂課堂教學中可以為學生創設良好的教學環境,讓學生將抽象的音樂具體化,從而使學生有更好的認知體驗。
2.注重教學過程,增強學生的情感體驗
在課堂教學中,注重學生對音樂的情感體驗,使學生感受到音樂作品的意義;通過演唱,使學生識記音樂學科知識點;通過聆聽,體驗各種特點的音樂之間的不同,深刻體驗音樂的多變化,都是在課堂教學過程中促進學生更好的完成教學目標的方式之一。
只有在課堂教學過程中,不斷探索新的教學方式,并找到最適合學生發展特點的方法,才能更好地促進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四、結語
核心素養背景下小學音樂課堂教學實踐離不開多方共同努力,教師作為教學活動的引導者,要在核心素養的指導下不斷的進行新模式、新方法的探索,才能使音樂課堂教學收獲更好的效果,從而有利于提高學生的音樂學科素養,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宇飛.基于核心素養培養下的小學音樂教學分析[J].考試周刊,2017(A4).
[2]傅薇.基于音樂學科核心素養的小學音樂教法優化研究[J].西部素質教育,2018(2).
[3]褚維維.探析小學音樂教學中培養學生音樂核心素養的有效途徑[J].中國校外教育,2017(34).
作者簡介:張曉明(1978—),男,甘肅武山,本科,二級教師,從事小學音樂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