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正瓊
摘要:作為一個班級的核心力量,班主任不僅承擔著學生的教育責任,同時也肩負著班級大小事務的管理。可見,班主任能否發揮自身組織與領導作用,對班級建設具有十分重要的影響。作為一名小學班主任,在開展班級管理工作的時候,必須做到有智慧、有耐心,要積極發揮自身引導作用,合理應用班級管理方法,實現細致化管理。這樣,不僅可以確保班級活動的順利開展,同時也能夠促進班級教學質量提升。結合自身多年工作經驗,筆者認為細節不單單要體現在班級管理中,還要體現在習慣養成中。要引導學生在生活與學習中歸納、分析細節,同時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到班級管理中,在管理中尋找方法,進而更好地完成任務。
關鍵詞:小學班主任;班級管理;精細化管理;策略
對精細化管理而言,其不單單是一種理念,同時更是一種文化,已被廣泛應用在各種領域當中,且發揮著十分積極的作用。小學班級管理工作復雜且瑣碎,班主任不僅需要管理班級各項事務,同時還要對人員進行管理。因此,需要班主任在做到規范化管理的基礎上,做好精細化管理。將精細化管理應用在小學班級管理工作中,需要班主任將每件事情均落實到位,把管理責任明確化、具體化,一經發現問題,要及時找到問題關鍵并給予解決措施。班主任要對細節展開有效指導,使學生能夠發現并運用細節,從而形成良好的習慣,切實實現小事促進大事,細節促進完美。
一、積極發揮班主任作用
將精細化管理有效應用在小學班級管理工作中,班主任必須積極發揮自身作用。作為一個班級的大家長,要公平對待每位學生,對每位學生均不偏不倚,以平等的眼光看待所有學生[1]。首先,充分發揮自身表率作用。小學生具有較強的向師性,且好奇心與模仿力極強,班主任的言行舉止對其具有一定的影響作用。因此,需要班主任嚴格要求自己,為學生樹立良好的榜樣。其次,具備較強的責任心。小學班主任要明確自身教書育人的責任,時刻提醒自己為人師表。要經常對學生實施德育教育,培養學生道德素養,對表現優秀的學生給予肯定與表揚,使其能夠更好地發展,激發其積極性。最后,擁有一顆愛心。小學生是祖國未來的花朵,班主任必須以愛悉心澆灌并培育每一位學生,幫助其解決學習與生活中的問題。特別對于班級中的后進生,更要灌注更多心血,積極與科任教師展開溝通,對后進生給予更多關注,培養學生相互幫助的學習習慣,構建良好的班風與學風。
二、建立融洽的師生關系
得人心方能能得天下,這是《孟子》當中提到的有關管理的深刻道理,將此道理引申至班級管理中亦是如此。雖然面對的是學生而不是下屬,但管理理念均是相通的。在小學班級管理工作中,倘若班主任得不到學生的信賴與認可,那么整個班級注定不是和諧的,班級管理也自然得不到學生的良好配合。可見,想要將精細化管理充分落實在班級管理工作中,班主任必須從自身著手,建立融洽的師生關系,營造良好的班級氛圍。班主任要扮演一位寬嚴并濟的大家長,而并非一位動輒懲罰的監督者[2]。除了要關注學生的學習情況,還要關注其生活及心理狀況,并在學生遇到困難的時候給予其及時的指導和幫助,使其快速解決問題。
三、引導班干部注重管理細節
作為班主任的助手和參謀,班干部是聯系學生與班主任的橋梁與紐帶。一名優秀的班干部可以極大地降低班主任工作的負擔,提升班級凝聚力,構建良好的班級氛圍。班主任在選拔并任命班干部的之前,必須采取謹慎觀察,在充分了解所有學生的優勢之后,擇優錄用。報名競選的學生通過民主評議以及投票的方式被選舉出來,整個過程非常規范且細節清晰,有助于提升班干部的威信度。通常情況下,班干部剛剛上任會以在班級管理工作中投入極大的熱情,但同時也會由于不恰當的管理方式產生一定挫敗感。這時,需要班主任積極做好指導工作,對班干部的工作范圍及職責做好詳細規劃與分工,并要求其在做好自己職責的基礎上,互相補充、彼此配合。比如,班長每天清晨的工作即是統計班級實到人數,對請假或未按時到校的學生做好記錄,同時配合紀律委員對學生的儀表儀容進行檢查;配合學習委員管理早讀活動。作為班級的負責人,班長必須充分調動所有班干部的工作熱情,對其負責區域進行檢查,同時督促其他班干部積極工作。
四、引導學生關注自我管理細節
首先,常規管理。小學班主任應該將學生日常行為作為一日規范,即一條條明確學生應該做什么及怎樣去做。大到生活習慣、學習習慣及行為習慣等的養成,小到站立行走、課桌擺放及書本擺放等要求。要引導學生自覺做好,同時實施檢查與監督,這樣才能有效維護班級秩序,建立良好的班風。其次,行為習慣。良好行為習慣培養,關系著小學生將來的修養與氣質,需要從細節著手[3]。具有優良品性的人能夠獲得他人的尊重,避免多走彎路。一些小學生養成了邊做作業邊吃零食、上課溜號等不良習慣,嚴重影響著學習效率的提升。良好的行為習慣可以促進學生健康成長。班主任要引導學生關注生活細節,修正自身習慣,如正確的走路姿勢、坐姿、書寫習慣、閱讀習慣等。再次,衛生清潔。整潔干凈的校園環境離不開大家的共同維持。衛生清掃是校園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項任務。通過衛生清潔,學生懂得了如何維護自己的學習和生活環境,班主任應該引導學生關注細節管理。雖然衛生清潔無需熟練的技巧和豐富的知識,但需要恒心與耐心。清掃過程中,要教會學生如何正確運用清掃工具,科學安排清掃順序,使學生可以盡快完成清掃任務,使其不斷從細節當中領悟方法。
結論:綜上所述,細節往往可以反映出人的深層次修養。借助細節引導,可以使學生在學習中自覺關注細節、分析細節,從而制定良好的計劃,把事情做的井井有條。良好的班風可以在細節管理中形成,責任意識可以在細節管理中培養。班級管理制度與方法由細節構成,而細節管理又涵蓋在班級管理當中。引導學生注重并落實細節,使班級管理逐漸實現由強制執行到自主參與的改變,從而實現教學質量的有效提升。
參考文獻:
[1]劉素芹,陳潔潔.以生為本理念下班級精細化管理的厘定與重構[J].教學與管理,2020(09):59-61.
[2]呂娟娟.從細節入手,強化班級精細化管理[J].文教資料,2019(07):171-172.
[3]鄭傳清,張武曉,王櫟,張彪,肖維.論班級精細化管理和開放式管理的有效結合[J].管理觀察,2018,38(11):94-95+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