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美梅
摘要:在當今現代管理實踐中,各種經濟關系日益復雜,企業經營將面臨更多的問題,國有企業要想提高的競爭實力,需要不斷完善其管理體系。在現代企業管理體系中,預算管理是其中重要的組成部分,預算管理的水平直接影響著企業的健康發展。但從國有企業的預算管理情況來看,還存在許多問題亟待解決。基于此,本文對國有企業預算管理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并從優化企業全面管理預算的途徑上提出了一些對策,希望通過全面預算管理的優化來提升企業的戰略發展意義和企業價值的提升。
關鍵詞:國有企業;全面預算;困境;原因;對策
全面預算是對企業戰略目標的牽引,只有明確了要什么才能規范我們做什么。關于預算,管理學大師德魯克曾說過:“包括預算在內的經營指標當然不是列車時刻表,它可以被比作是輪船航行用的羅盤。羅盤是準確的,但是在實際航行中輪船可以偏離航線很多英里。然而如果沒有羅盤,航線既找不到它的港口,也不可能估算到達港口所需要的時間……”從中我們可以認識到:首先預算一定需要目標,沒有目標,預算就沒法驅動組織資源聚焦到核心業務上這就是預算的價值;其次,預算可能偏離實際,跟實際不是完全一致的,再次預算需要有反饋機制,通過反饋來糾偏,最終到達目的地——這就是預算的價值。
一、國有企業全面預算的重要性
(一)適應市場競爭的要求
習近平總書記對于國企的改革工作中,強調道:“國有企業是壯大國家綜合實力、保障人民共同利益的重要力量,必須理直氣壯做強做優做大,不斷增強活力、影響力、抗風險能力,實現國有資產保值增值。”這一講話,明確了國有企業改革工作的方向,也為國有企業的發展和規劃作出了明確的指示。可見,提高國有企業發展的水平,成為了我們進入新時代,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的重要內容。國有企業是國民經濟發展的中堅力量,是國家經濟的命脈。在經濟全球化和一體化的新時代,國有企業要做大做強,就必須以價值為引領,大膽地改革創新,突破管理的瓶頸,向管理要效益。而全面預算管理是現代企業管理的重要手段,因此在國有企業實施全面預算管理是適應市場競爭的要求。
(二)實現企業戰略目標的重要途徑
國有企業進行全面預算管理,可以將企業的戰略規劃和經營目標細分至各執行單位具體工作目標和行動計劃。企業通過確立收益預期、費用預期、人員需求預期以及未來的發展趨勢預期,發現經營管理中的“瓶頸”,提高資源的配置效率。
(三)全面預算管理連接企業內部各個運行管理的關鍵
通過編制全面預算,能夠改善組織內部的溝通,如企業總目標與子目標的協調,部門之間預算的協調同時協調各部門之間的行動。在預算編制過程中,企業各部門通過互相溝通各自的計劃和需求,并能及時地,準確地評估其他部門的計劃和需求對本部門的計劃和需求的影響,明確各自的目標。同時全面預算也為員工的績效評估提供了一個標準和指南。
二、國有企業全面預算管理的困境及原因
(一)全面預算意識不強,預算編制不合理。在國有企業中,部分人員的預算管理理念較落后,在進行預算編制時也不合理,僅僅使用單一的增量預算管理方法,導致很多企業的預算像滾雪球一樣越滾越大,預算管理不但沒有起到控制作用,反而誘導各部門去花錢。預算管理中出現討價還價,特別是費用預算管理變成“年初搶指標,年末搶花錢”的“兩搶預算”,這樣就出現了很多企業在年末的幾個月突擊花錢。
(二)全面預算的編制上存在重利潤輕價值、不重視現金流預算、部分預算內容缺乏科學的依據,如銷售預算的編制沒有以市場為導向。預算執行隨意性較大,內部各部門之間信息溝通和協調機制不夠完善。
(三)預算目標編制的偏差大,不是過松就是過緊。編制全面預算目標就猶如定制一雙合腳的鞋子,如果鞋子做的太小,那就卡腳導致腳部血液就無法正常流動,走起來都困難更別提跑起來,這樣就束縛了企業的靈活性和應對市場的能力。典型的例子就是,執行者早早地就完成了預算目標,他就失去了在前進動力,選擇保守的策略進行休息或者在年末將銷售和利潤人為地轉入下一年度。而鞋子如果做得太大,那就只能拖著鞋子跑,預算也就會失去原有的推動作用——出現破罐子破摔的現象,執行者認為反正今年的目標是完不成了,那為保證明年的任務將年底的大量銷售和利潤全部轉移至下一年。出現這種情況原因主要是設定單一的預算目標。
(四)缺乏有效的反饋分析機制。預算反饋分析是全面預算管理中的重要環節之一,是監督企業生產經營管理各環節的有效工具,在全面預算管理中取得承上啟下的作用。通過對企業過去經營狀況和經營成果的分析評價,作為企業預測、決策的,實施戰略管理的基礎和依據。企業缺乏對價值鏈各環節、各項業務結合市場進行有效反饋、分析將無法進一步指導、修正企業的經營管理目標和方向出現的偏差,大大降低了全面預算管理在企業管理中的重要的作用。
(五)監督考核機制的并不完善。國有企業在實施全面預算管理的過程中,需要具備完善的監督考核機制,加強對預算執行情況的考核監督,以此保證企業內部各個部門預算執行的效率,這是全面預算管理工作順利開展的重要保障。但是很多企業在實際操作過程中都缺乏相應的考核和獎懲措施,或者即使有也是走形式,不能夠充分發揮監督考核機制的作用。同時,考核內容不合理,沒有制定具體化的考核指標,使得監督考核機制流于形式,難以有效發揮預算考核的作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員工工作的積極性。
三、加強國有企業預算管理的對策探討
(一)樹立正確的理念,優化預算編制方法。正確的理念決定正確的方向。首先統一理念,通過工作會、座談會、培訓、內外部宣傳載體和手段等多種途徑,讓全面預算管理理念落地生根、開花結果,在思想上能夠高度統一和共識,形成良好的內部氛圍。理念,是常識,是原則,更是更換腦筋——創新。大數據時代促使預算管理的轉型與創新,信息技術和互聯網的普及對預算管理的方法也帶來了機遇和挑戰。不脫離基本事實,推進企業預算管理的數字化、信息化是企業預算管理創新的主要內容。在國有企業全面預算管理工作中,要保證預算編制的合理,并且在不同的發展階段,所采用的預算編制方法也是不同的,所以企業在編制全面預算的過程中應以戰略為導向,結合宏觀環境、行業環境及企業自身的實際情況,項目特點靈活地采用合適的預算編制方法。
(二)制定確實可行的階梯式遞進目標來激活預算目標,如“三個梯度遞進式目標”。
近年來,市場環境復雜多變,企業很難對執行者設定一個準確的預算目標,不可避免的會出現過高或過低的問題。而通過“三個梯度遞進式目標”給目標設定三個難度遞增的目標,使得人人都能實現“脫貧”,同時經過努力都有希望“奔小康”,也有踏進“中產”的機會。三個梯度遞進式目標由底限目標、進取目標和挑戰目標三部分組成。底限目標是任何人都必須完成的底限——“脫貧”任務,沒有退路。這樣保證了企業的最低效益。在制定進取目標時,首先要保證其比底線目標的要求要高,然后遵循“二八”的原則,即完成進取目標需要80%的把握和20%的挑戰,確保能夠發揮進取目標的激勵作用。而挑戰目標則難度就更高了,剛好和遞進目標相反——20%的把握、80%的挑戰。這樣也就可以持續激勵挑戰少部分有激情的員工為取得更好業績而不懈奮斗。
(三)建立科學的系統分析報告機制,提高整體調控能力。國有企業要結合自身的實際情況,并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建立起一個完善的、動態的預算執行跟蹤報告制度。通過對各個環節、各項業務特別是重大項目的跟蹤分析,根據市場變化及時糾偏,將問題控制在萌芽狀態。
(四)建立有效的考核激勵制度。將預算管理的績效與預算管理部門、人員的工資、獎金有機結合。同時對預算管理績效突出的人員給予必要的獎勵。
四、結束語
好的預算管理可以使企業戰略真正實現落地,為企業實現各階段目標提供有力的支援。近年來,隨著社會經濟結構的調整和企業轉型的發展,全面預算管理對于國有企業的成長壯大具有不可忽視的意義。
參考文獻:
[1] 劉圻. 預算的實質:用錯誤代替雜亂無章.公司價值與商業模式創新研習踐行,2016 年 6 月 .
[2] 史永翔. 全面預算之美 [M]. 機械工業出版社,2017.
[3] 溫兆文. 全面預算管理[M]. 機械工業出版社,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