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俞成 趙怡萍
【摘 要】戰爭是由主導的個人或集團為獲取自身或集團利益而發起的行為,且這種獲取利益的行為不惜以犧牲生命為代價。在這樣的戰爭環境背景下個人意識被不斷的壓抑和異化。在戰爭背景下,其異化表現在社會意識、社會道德方面,最終表現為整體性的異化問題。庫布里克導演的電影《全金屬外殼》作為著名的反戰電影代表作品,在影片中表現出了意識形態在對個人意識異化的具體過程中,實際上存在著意識形態對于集體意識的影響,以及文化、藝術在戰爭背景意識形態下對個人意識異化行為的具體作用。本文通過電影中意識形態的異化問題,結合電影的具體情節進行分析,探析在戰爭環境下,意識形態如何對個人意識造成異化效果。
【關鍵詞】意識形態;異化;集體意識
中圖分類號:J9 文獻標志碼:A? ? ? ? ? ? ? 文章編號:1007-0125(2020)14-0110-01
一、集體意識的體現
在《全金屬外殼》的開場,通過設置入伍前統一理發的方式將不同長相、人種、膚色的受征青年都固定在同一場景下接受同一動作,以至統一的發型、統一的軍裝制服,以及意識形態宣傳下統一的戰爭目標,將個人意識進行了壓制和統一。這一場景設置中,理發已經不僅僅是一個簡單同化過程,頭發作為人體頭部的外延,隱喻著思想。理發在這里不僅代表著集體意識對個人外形的同化和修剪,也表達著集體意識在個人意識的思想層進行的同化和修剪。
電影里所討論的集體意識究竟是否真正代表了集體真實的意志?在電影中所表現的集體意識,更多的是在意識形態宣傳下被需要的一種集體意識。斯洛文尼亞著名學者齊澤克提出的“后意識形態理論”認為:“意識形態并非是與現實相對立的虛假意識或幻覺再現,而是被人們設想為的‘意識形態性的現實本身,是被虛假意識所支撐的社會存在本身?!彼J為意識形態實質上是源于統治宣傳而產生的社會存在群體幻象,這樣的幻象不僅造成了對于社會存在的思維異化,并且形成了虛假集體意識對于個人意識的綁架式控制。同樣在電影中導演設置了這樣一個情節,即使經過“小丑”的教導和幫助,厄爾還是不能夠順利完成訓練并且因私藏食物導致全體人員受到教官體罰,于是在晚上熄燈后全體士兵對厄爾進行毆打的情節。其中有一個細節,“小丑”剛開始對毆打厄爾是猶豫的,而當其他人看向“小丑”時,他便果斷對厄爾進行了攻擊。在這里,集體意識實際上對于“小丑”的個人意識進行了壓制和綁架,就和厄爾一樣,集體控制住了厄爾的身體使之無法動彈,而集體意識則控制住了“小丑”的意識。
二、語言的異化作用
在影片中,庫布里克在展示受訓過程時采用了口號的形式來表現一種意識形態的外放效果。這些口號不乏有荒誕及淫穢色彩,但卻達到了很好的傳播效果。通過仔細分析這些歌詞或者口號,例如“If i die in the combat,box me up and ship me home”和”I love working for uncle Sam,let me know just who I am”,發現極具意識形態的東西夾雜其中。事實上,通過口號和歌曲,意識形態對于個人意識的異化作用達到了很強的效果。
口號的傳播效果來自于其簡潔的傳播介質和簡單的語言結構。《全金屬外殼》中的口號雖然摻雜著低俗荒誕的內容,但也同樣通過簡潔的節拍和類似口號般的內容迅速將意識形態傳輸到傳播對象的思想當中。并且造成群體性的思維意向幻覺,扭曲其價值認識觀念、異化其行為模式。在電影中,厄爾最終也是在一片歌聲中和口號聲中完成了異化。所以,這樣的藝術語言在個人意識的異化過程中存在著極強的作用,充斥在對象受眾的生活環境,從而營造一個不斷重復的且無休止的傳播模式,這樣的傳播效果最終可以使個人意識產生群體幻覺進而異化。
三、集團對抗下個人意識的異化
影片后半部分表現了在戰爭環境下,主人公“小丑”表現出了閑適和狂熱,這一點表現在其帽子上自涂的標語及其此時的言行上,這時其個人意識已經成功被意識形態進行了異化。在士兵“猛獸”從直升機上對民眾進行射擊時,大部分士兵均表現出習以為常的態度,這種習以為常的態度同樣是個人思維完成同化的顯著標識。
對于本集團意識形態還存有抵抗狀態的個體,在進入戰爭環境下,也會由于兩方意識形態的不斷對抗所造成的擠壓而不斷被意識形態同化。在電影中則表現為攝影師因為處于不徹底的被同化狀態最終走向了肉體的死亡。而“小丑”則在最終殺死女狙擊手后,在音樂《米老鼠》的聲音中和失魂落魄、無比茫然的大軍一起,在落日中不斷前行。
四、結語
在歷史發展中,戰爭帶來的不僅是社會經濟物質水平的摧毀和破壞,同時也是對社會道德和人性的破壞。高度集中的意識形態固然可以高度凝聚向心力和戰斗力,但也應警惕這樣的心態和意識更深程度的無限制蔓延。從歷史的眼光看待,以及結合近幾年我國電影產業中一系列主旋律戰爭類型電影的成功,可知這是我國電影工業的重要發展,也應該作為一種文化現象和社會現象進行探析。從電影市場而言,受眾群體的民族意識高度崛起可以為我們以后的電影藝術創作提供借鑒和方向。迎合觀眾的口味很大程度上可以獲得觀眾的高度認同感,但無論是對于上層建筑還是社會存在,有可能進入極端狀態下變化蔓延的意識崛起和發展都未必是一個絕對良性的變化。
參考文獻:
[1](斯洛文尼亞)斯拉沃熱·齊譯克等.圖繪意識形態[M].方杰,譯.南京大學出版社,2002:16.
[2]任艷.意識形態的主旋律表達——主旋律電影的敘事特征[J].四川戲劇,2013(4).
[3]李琳.黑色幽默在<全金屬外殼>中的成功運用[J].電影文學,2014(5).
[4]劉蕊.反戰電影中人性表達——以<辛德勒名單>、<全金屬外殼>為例.西北成人教育學院學報,20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