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勇體
【摘 要】 農村留守兒童是中國改革開放之后出現的特殊群體,農村留守兒童,與父母生活時間較短,父母外出務工對孩子的關愛較少,所以生活與教育過程中可能會存在一系列問題。所以在教育教學過程中,培養留守兒童良好學習習慣,提高兒童的學習成績,帶動兒童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才能夠促進語文新課程改革的快速發展,本文從以下幾方面分析探究如何創新語文教學方法,并提出具體的良好習慣培養對策,希望進一步提高留守兒童的學習興趣。
【關鍵詞】 新課程標準? 農村小學? 留守兒童? 學習習慣
引言
由于當前城市化進程不斷加快,越來越多的農村入口流向城市,由于父母在外務工,兒童在家中缺乏可供監督和幫助的人員。所以在學習過程中通常是依靠自己的直覺以及自律性,但是小學階段學生具有愛玩天性,缺乏良好的自律性以及自覺性,也難以養成良好的自主學習習慣,由于近幾年農村留守兒童數量急劇上漲,導致語文學習氛圍逐步變差。所以針對這一情況,教師應當發揮自身的引導作用,通過創新教學方法,引導留守兒童養成良好的學習興趣,從而提高學習能力。
一、當前農村留守兒童與語文學習習慣現狀
由于大多數農村留守兒童在家庭學習當中缺少父母的關愛和引導,所以農村留守兒童很難養成正確的學習習慣和良好的生活理念,所以教師在語文實踐教育教學當中,通過進行科學的引導,能夠及時地發現農村留守兒童在學習和生活當中的各項問題,并且做好教學準備工作。由于小學生年齡較小,比較熱愛貪玩,所以教師需要提升學生的自律意識,并且養成小學生良好的學習思維。當前小學生經常不按時交作業,甚至在課堂當中交頭接耳,不好好學習。教師通過改善小學生的學習理念,能夠提升課堂教學的氛圍,從而一改以往的課堂教學弊端,使當前農村留守兒童在高效的課堂學習當中掌握一定的學習思路。
二、農村留守兒童在語文學習當中缺乏良好的習慣影響因素
(一)家庭因素
農村留守兒童大多在家庭中受到爺爺奶奶的照顧,由于家中老人文化水平較低在教育幼兒當中的理念不夠科學,所以兒童在學習和成長過程當中缺乏正確的學習思維。農村留守兒童在家庭當中缺乏父母的關愛,對于語文學習的意識并沒有科學的養成,所以農村留守兒童的學習習慣有待提升家庭當中的爺爺奶奶在照顧留守兒童時的主要觀念,就是使兒童能夠吃得飽,穿得暖,就是對留守兒童最大的照顧,所以教師要及時地了解當前農村留守兒童在家庭當中的學習理念和生活環境,使農村留守兒童能夠及時地進行心理上的提升。
(二)留守兒童自身因素
由于農村留守兒童年齡較小,重視思想素養提升的關鍵時期,但是農村綠色兒童性格較為活潑,喜歡玩耍。但是由于農村留守兒童缺乏一種關愛,容易產生自卑的心理,所以農村留守兒童很容易受到社會當中不良的因素影響導致兒童會產生不良的學習習慣,例如留守兒童上網、玩游戲、早戀等現象出現。因為大部分農村都是兒童,缺乏父母的科學引導,在心理上缺乏安全感和關愛,所以經常會出現各種消極心理。
(三)教師的因素
由于教師是引導農村留守兒童在學校當中學習的主力軍,所以教師自身的教學素養,對于農村留守兒童的學習和發展有著積極的幫助作用。由于農村小學教師資源較少,教學壓力較大,很多教師擔任著好幾個班的班主任,所以很難照顧到每一個學生,導致學生缺乏教師的科學引導,學生的學習理念還能得到有效的提高。
三、培養農村留守兒童的語文學習良好習慣
(一)培養留守兒童語文學習興趣
教師要想提高農村留守兒童對于語文的學習興趣,就要激發學生的語文學習熱情,使學生能夠對于語文知識產生濃厚的興趣。教師要站在農村留守兒童的角度來思考教育教學的相關內容,積極地關愛每一名學生,通過正式與學生進行溝通和交流,敞開心扉與每一名學生做好朋友,并且在課堂當中利用幽默風趣的教學語言,積極的滲透傳統文化以及各項語文知識,拓寬學生的學習思路,使學生能夠站在語文學習的制高點進行思想上的拓展,從而提高學生對于語文知識的理解能力。
(二)加強教師和學生之間的互動
教師要在語文教學當中與農村綠色兒童建立良好的教學關系,通過設計家校互動環節,讓學生家長積極地參與到語文教育教學當中,教師要考慮到農村家長的工作狀況及時地與農村家長進行交流。教師通過互聯網進行教育教學的拓展,使學生家長能夠及時的了解農村歷史兒童在語文學習當中的實際狀態。例如教師在引導學生學習《母親的呼喚》,教師就可以引導學生思考自己與母親的趣事,并且了解自己母親為自己的付出,并且站在母親的角度思考母親的不易之處,從而提高學生在語文學習當中的感悟能力和感觸能力。教師也要讓學生母親與自己開展溝通和對話,從而提升學生在交流當中的學習熱情。
(三)加強監督和評價
教師要在小學語文教育教學當中進行科學的監督和引導,通過針對小學生在課堂當中的實習學習狀態進行科學的評價,使小學生能夠樹立語文學習的自信心,擺脫學生的自閉心理,利用小組合作探究的形式,讓小學生在課堂當中能夠互幫互助,互相交流的拓寬學生的學習思路,有助于豐富學生的語文學習思維,使學生樹立科學的語文學習理念。
結束語
結合上述內容我們能夠總結得出,由于農村留守兒童的家庭問題兒童缺乏家庭關愛,學習上也會缺乏自信心與興趣。所以難以養成良好的語文學習習慣。對于這一情況教師應當與家長進行共同努力,通過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幫助留守兒童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逐步提高綜合實踐能力,才能夠促進留守兒童身心健康成長。
參考文獻
[1] 任潔峰.探究農村小學留守兒童良好學習習慣的策略[J].教育實踐與研究, 2016(19):41-42.
[2] 藍雪英.淺談課外閱讀轉化農村留守兒童不良學習習慣的策略[J].考試周刊,2018(08):191.
[3] 李三花.試論農村小學留守兒童感恩教育的策略[J].祖國,2017(14):223.
[4] 魏菊芳.探究農村小學留守兒童良好學習習慣的策略[J].新課程(上),2017(2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