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移動醫療信息 法律保護制度 互聯網
作者簡介:趙楠楠,國防大學政治學院。
中圖分類號:D920.4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20.04.251
移動醫療是基于移動設備進行的醫療服務,該醫療方式和傳統的醫療方式不同,主要手段是利用移動通信技術,使其與患者進行結合,加強雙方的溝通和交流,保證為疾病治療提供重要的指導。
(一)解決我國的醫療資源緊張問題
我國在醫療建設和發展中,總體上看,醫療資源劃分不均勻,在傳統醫療服務工作中,僅僅按照一種方式來完成,實現同等的醫療方式,但是,大部分患者都付出較大代價。而移動醫療正是解決了這類問題。基于對互聯網和醫療資源的結合使用,醫療服務效率得到普遍提升,不僅能夠進行線上就診,在線上也可以增加醫生和患者的溝通,實現醫療知識的普及,也方便醫生結合患者病情對癥下藥。同時,該方式和傳統醫療服務不同的是,由于現代專業人員的缺乏,一些患者對醫學知識不夠了解,醫生和患者在交流過程中常常存在很大限制,所以,利用移動醫療,不僅能加強醫療資源的開發,解決當前的供需矛盾,也能對現有資源充分利用,這是一個非常好的辦法。
(二) 有利于醫療水平的提升
通過對醫療信息的整合,可以加強與醫療機構之間的溝通,并在整體上提升醫療水平。在移動醫療平臺上,醫生能獲得到有關的信息資料,結合其實際解決其中的問題,也能提高人員的專業素養。特別是在一些縣級地區,因為醫生的醫療能力受限,設備的配置不高,無法對其存在的問題充分解決。利用移動醫療,在其上可以實現各個領域之間的交流和溝通,也可以實現遠程診斷,在為患者疾病治療提供有效條件基礎上,也能使縣級的醫療工作者獲得充足經驗,實現醫療資源的充分利用。不僅如此,實現互聯網和醫療資源的結合,也將發揮更多優勢。但是兩者結合時就出現了很多的法律上的糾紛,現實中很難得到解決。比如:在移動醫療方式下,能為藥物檢查工作提供方便,實現醫患之間的有效溝通和交流,在移動醫療設備下,也可以發揮實效性,保證醫療服務水平的提升[1]。
移動醫療信息安全問題的產生,主要是因為法律法規缺陷引起的。在現代化社會發展下,因為利益的關系和科學技術限制的影響,對移動醫療信息的保護工作存在很大缺陷,其造成的攻擊較大,常常有一些不法分子盜取信息。比如:設備入侵、系統風險和篡改等現象,都將增加移動醫療信息安全問題。這個在現實中的案例很常見。并且,對于我國針對移動醫療信息出臺的一些法律法規,表現為法律數量少,規章制度不明確等缺陷,這些問題的產生導致法規效率低下,其具體范圍不全面以及對醫療信息保護制度設計不科學等,都將造成移動醫療信息安全問題。同時,在使用移動醫療信息APP期間,因為系統的傳輸和程序應用中產生的問題,也將無法保證數據信息的充分利用。因此,要避免該類問題的產生,需要在這些方面詳細分析和探討,促使其問題的全面解決。
(一)傳輸中存在的問題
醫療數據在設備傳輸中常常存在明顯的安全隱患。在移動網絡傳輸過程中,醫療數據存在的問題表現為三個方面。第一,很多企業員工在工作中未遵守相關規定,使用的設備也未通過授權,導致數據被泄露。第二,一些企業在工作中,其管理方式不合理,常常存在設備丟失現象,從而引起數據信息被泄露情況。第三,大多數企業造成的信息泄露,主要是因為移動設備的防護工作不到位,一些病毒不斷入侵,給醫療信息帶來較大攻擊[2]。
(二)程序上存在的問題
計算機以及移動網絡程序自身存在的缺陷,導致醫療信息安全問題不斷增加。基于相關研究發現,計算機和網絡自身問題的產生,主要是計算機和網絡本身存在的缺陷,比如:設備不穩定、程序產生明顯問題等。同時,計算機和網絡自身在實際操作中,無法準確執行,特別是計算機和網絡在實際應用過程中,對指令的識別常引起錯誤,在這些形式方式下,導致醫療數據信息在計算機、網絡傳輸中產生問題。不僅如此,使用的電腦被破壞或者是網絡傳輸中存有錯誤,也將使大量的醫療信息被泄露,增加信息安全隱患[3]。
在現代化社會不斷進步和發展下,我們已經來到了互聯網時代。當前,人們對個人信息的保護以及對其問題的分析更為關注。我國公民在對個人信息保護的同時,是基于個人尊嚴不受侵犯基礎上實現的,在大量法律法規下,是對個人信息的積極保護的體現,尤其是在《民法》《民事訴訟法》中。根據《信息安全技術公共以及商業服務信息系統個人信息保護指南》,其內容為互聯網中個人信息的保護工作提供重要條件,特別是對患者的個人信息保護工作給出有效法律和規定。但是,在一系列法律法規建設和發展下,對移動醫療信息的保護工作和監管工作還需要有待加強。所以,結合移動醫療信息在使用中存在的問題,要給出具體的執行策略,促使移動醫療信息法律保護制度的完善化構建,確立法律職責,實現個人信息的保護以及進行多渠道和多元化的監管,確保在整體上達到工作水平的提升。
(一)確立法律責任
在網絡環境下,常常存在一些非法披露現象。所以,在法律層面上,要加強重視和關注,結合我國的立法情況以及醫療信息安全保護情況,增加一些法律發揮,對當前的違法行為有效禁止,且追究一些人員的違法責任,實現醫療數據信息的全面保護。同時,對于違法犯罪行為,在進行醫療數據信息披露中,也要按照主客觀程度,給予不同責任的確定,從而為醫療信息的保護工作提供強大保障[4]。
(二) 加強個人信息的保護
保護個人信息是用戶的基本權利,需要在立法程度上高度重視。立法方面,要對用戶的信息進行控制,特別是移動醫療工作使用后,用戶個人對自己信息的選擇十分靈活,在醫學領域,可以進行獨立信息的刪除和保存等工作,這些方面都需要在APP上實現,達到了信息的有效保護。不僅如此,醫療機構按照患者的信息,也可以進行醫學研究。但是,在實際執行期間,醫療機構還需要獲得患者的同意,不能限制患者使用,在患者了解使用方式和應用范圍的情況下,給予個人信息的積極保護。從技術方面進行分析,發現該方式也可以加強對患者信息的保護,比如:訪問控制技術、混合加密技術以及身份證驗證碼技術等,在這些技術方式下,都可以加強個人信息的法律上的保護。通過APP知識產權,也可以加強個人信息的保護。比如:將APP和注冊商標制度結合,侵權懲罰性索賠制度等,都可以對人員的隱私信息進行有效保護[5]。
(三)實現多元化制度監管
在對移動醫療信息進行保護期間,要達到多方面的協調,并在總體上有效治理。比如:構建完善的監管體系,在識別醫療數據系統管理方面,利用統一的電子信息平臺執行,還要在積極合作下,對相關的條款有效限制。對于一些行業來說,在實際執行期間,依靠行業信息將達到自律。還需要在監管中明確主體信息,基于多元化監督管理體系,在政府引領下,能促使相關監督工作任務的完成,實現多部門的結合,也能在結合監管下完成具體的工作目標[6]。
因為商業利益的影響和現代科學技術的不成熟,移動醫療信息保護缺乏一定法律作為保障。其要素的產生,主要是一些不法分子的增加,常常引起信息泄露、設備入侵等風險。所以,要解決該方面的問題,需要出臺相關的法律,這樣可以促使移動醫療信息法律保護制度研究得到多方面的保護。
參考文獻:
[1]馮雅嫻.移動醫療信息法律保護制度探究[J].中國衛生質量管理,2019,26(6):86-88.
[2]姜傳麗,李玉霞,舒麗,等.信息不對稱環境下的個人醫療信息的法律保護[J].中國衛生事業管理,2014,31(4):281-283,290.
[3]李丹丹.論個人醫療信息的法律保護[J].吉首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5,36(2):87-93.
[4]馬亮.論患者醫療信息的法律保護[J].法制博覽,2014(18):141.
[5]王亞男.互聯網醫療視閾下個人信息法律保護模式之審視[J].醫學與哲學,2018,39(11):53-56.
[6]趙靜.寧波市區域醫療信息平臺建設及醫療服務協同推進策略研究[J].中國醫藥導報,2017,14(26):161-164,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