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新時代 高校紀委 “四化”監督模式
作者簡介:王有為,中國政法大學紀委辦副主任,副研究員,研究方向:馬克思主義與思想政治教育。
中圖分類號:D630.9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20.04.310
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以前所未有的勇氣和定力推進全面從嚴治黨,推動新時代全面從嚴治黨取得了歷史性、開創性成就,產生了全方位、深層次影響。高校作為培養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的重鎮,肩負著新時代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社會服務、文化傳承創新和國際交流合作的重要使命。
加強高校紀委監督工作是全面從嚴治黨的必然要求,是辦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大學的重要保證。構建“四化”監督模式,是提高高校紀委監督質量和實效的路徑之一,是推動高校紀檢監察工作高質量發展的有益探索。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全面從嚴治黨不斷深入,對持續強化黨內監督提出了更新更高要求。《中國共產黨黨章》第四十六條和《中國共產黨黨內監督條例》第二十條都規定了黨的各級紀律檢查委員會是黨內監督專責機關,職責是監督執紀問責。趙樂際在十九屆中央紀委三次全會的工作報告強調:“全面加強黨的紀律建設,切實履行監督第一職責”,“牢牢把握監督基本職責,定位向監督聚焦,責任向監督壓實,力量向監督傾斜”。十九屆中央紀委四次全會公報要求:“牢牢抓住監督這個基本職責、第一職責,精準監督、創新監督?!笨梢姳O督是各級紀委的基本職責、第一職責。高校紀委作為高校黨內監督專責機構,監督是其基本職責和第一要務,必須把監督工作做深做細做實。
構建“四化”監督模式是推動高校紀委履行監督職責的重要抓手和平臺,有利于監督工作的深耕細作,落地見效。
監督是指監察和督促,即對現場或某一特定環節、過程進行監視、督促和管理,使其結果達到預定的目標。高校紀委監督是指紀委在高校全面從嚴治黨中的監督專責?!八幕北O督模式是指高校紀委政治監督具體化,日常監督精細化,重點監督深度化,長期監督制度化。通過打造“四化”監督模式,確保監督工作橫向到邊、縱向到底,實現全覆蓋的監督網絡格局。
(一)政治監督抓手有限,存在虛化現象
開展政治監督,必須解決“老虎吃天無從下口”的問題。高校紀委在政治監督過程中存在與黨委貫通協調不夠,涉及黨的政治建設、思想政治教育、意識形態工作、師德師風建設的相關會議、報告及考核工作,參與力度不夠,導致政治監督抓手不足,監督工作缺失缺位。
(二)日常監督不細不實,存在簡單化現象
高校紀委主要通過受理信訪舉報、問題線索處置開展日常監督,重事后查處監督,輕事前事中監督,“主動監督、靠前監督”不夠。貫通運用“四種形態”能力不足,及早發現問題,糾正偏差不到位,未能發揮日常監督的基礎性和糾偏糾錯功能。
(三)重點監督深度不夠,存在表面化現象
從黨的十八大以來高校查處的腐敗案件分析,高校在選人用人、招生考試、基建工程等重點領域權力相對集中,存在較大廉政風險和隱患。但是紀委對“關鍵少數”、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監督的舉措辦法不多、手段形式單一,導致這些領域腐敗問題頻發高發。
(四)長期監督保障不足,存在短視化現象
加強制度建設是高校紀委做好長期監督的重要保障,是推進全面從嚴治黨的治本之策、長遠之策。高校紀委如何做好長期監督,依靠制度保障監督實效、把制度建設轉化為治理效能的重要性認識不足,思考和頂層設計不深;加強正風肅紀、反腐倡廉的制度建設滯后,制度剛性運行不力。
高校紀委要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為指導,增強 “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 “兩個維護”,構建“四化”監督模式,確保監督全覆蓋、常態化、長效性,推動紀檢監察工作高質量發展。
(一)政治監督具體化,保障高校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
十九屆中央紀委四次全會公報強調:“新時代強化政治監督的根本任務就是‘兩個維護,要加強對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落實黨中央重大決策部署和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落實全面從嚴治黨責任情況的監督檢查,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精神情況的監督檢查。”高校紀委政治監督要堅決做到“兩個維護”,緊緊圍繞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教育的重要論述,全面貫徹新時代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等方面開展政治監督。
高校紀委政治監督具體化常態化要通過具體的抓手和平臺實現監督效果。一是參加學校的重要會議,并監督檢查會議執行落實情況。高校紀委副書記應列席黨委常委會、黨委民主生活會、黨委理論學習中心組集體學習及涉及黨的政治建設方面的重要會議;監察處長、監察專員辦公室負責人列席校長辦公會等;紀檢監察干部應參加學校意識形態、思想政治教育等方面的重要會議。二是綜合運用監督檢查方式開展政治監督工作。協助黨委做好政治巡察,推動被巡察單位深化改革發展。以調研方式深入部處、學院檢查政治建設情況,督促問題整改。深化專項監督檢查,如面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要開展專項監督,督促相關職能部門履行主體責任,以監督實效保障疫情防控工作高效順暢開展。三是加強執紀審查監督。針對學校政治建設的相關問題,紀委書記要定期向學校主要負責人提出建議和意見;對部處、學院政治建設出現苗頭性和傾向性問題的,要約談主要負責人進行提醒。對違反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的行為,要從嚴肅查處。
(二)日常監督精細化,突出主動監督和靠前監督
趙樂際同志在十九屆中央紀委三次全會上強調,“監督是紀檢監察機關的基本職責、第一職責。要堅持不懈強化監督職能,特別是把日常監督實實在在地做起來、做到位。”高校紀委要把日常監督作為重點工作加以審視和統籌謀劃,集中監督力量,創新監督方式,提高監督質效,跳出“忽視日常監督-出現問題-忙于線索處置和辦案-無瑕顧及監督”的惡性循環。
首先,加強檢舉控告情況的分析研判,全面掌握學校的政治生態情況和黨員干部的思想、工作、作風情況,提高監督的針對性和實效性。其次,高校紀委在日常監督中要深入一線,把監督力量“沉下去”,主動監督和靠前監督,改變以往坐等線索的狀態,掌握一手資料,精準發現問題。再次,實事求是運用“四種形態”,在第一種形態上狠下功夫,讓紅臉出汗、咬耳扯袖成為常態。最后,要整合監督力量,充分發揮審計監督、巡察監督、教職工民主監督的作用,銜接貫通、攥指成拳,對重要事項協同開展監督,形成監督合力。
(三)重點監督深度化,加強對權力運行的制約和監督
十九屆中央紀委二次、三次、四次全會都強調了對重點領域、關鍵環節和關鍵崗位的監督檢查,強化對權力運行的制約和監督。高校紀委要緊盯“關鍵少數”、關鍵崗位,圍繞權力運行各個環節,深入開展監督工作,發現問題、糾正偏差、精準問責。一是突出 “一把手”監督。嚴格執行“一把手”定期述職、任職回避、定期輪崗、離任審計等制度;加強對“一把手”堅持民主集中制、落實“三重一大”制度的監督;強化“一把手”考核,建立能者上、平者讓、庸者下的用人機制。二是實施專項監督。完善權力運行機制和監督制約體系,在更深層次、更高水平上深化“三轉”,聚焦對選人用人、招生考試、基建工程等重點領域的專項監督,準確定位靶心,突出問題整改。三是深化談心談話工作。紀委書記、分管校領導要與重點領域、重點部門和重點崗位的黨員干部定期談心談話,教育提醒黨員干部嚴格依規依紀依法開展工作,對苗頭性及時提醒糾正,防患于未然。四是建立聯席會議機制。針對權力運行的“關節點”“管理”的薄弱點、問題的“風險點”,紀檢監察部門要與重點部門定期召開聯席會議,共同防范廉政風險,解決實際問題。
(四)長期監督制度化,促進制度優勢轉化為治理效能
十九屆四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 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專設一部分對“堅持和完善黨和國家監督體系,強化對權力運行的制約和監督”作出部署,體現了黨中央將監督工作、反腐敗工作納入國家制度和國家治理體系的戰略考量。高校紀委長期監督要聚焦頂層設計和統籌謀劃,加強制度化建設,把制度優勢轉化為治理效能,確保監督的長效性和規范化。
根據黨內法規制度,結合高校監督對象實際,形成全面、系統、科學的監督制度體系。如針對政治監督制定政治監督實施意見;日常監督制定“四種形態”實施意見,作風建設監督檢查辦法、“三重一大”事項監督辦法等;針對重點領域和關鍵崗位監督,制定招生考試、招標采購、工程建設等監督辦法。高校紀委在監督的過程中,要提高制度執行力,讓制度、紀律成為帶電的“高壓線”,確保制度剛性運行。重視監督結果運用,把監督檢查情況與黨風廉政責任制考核、黨員領導干部選拔任用等工作建立關聯,將監督檢查情況作為黨員領導干部民主生活會、述職述廉的重要內容,保制度優勢轉化為治理效能。
參考文獻:
[1]趙樂際.在十九屆中央紀委三次全會上的工作報告[EB/OL].[2019-02-20].http://www.chinanews.com/gn/2019/02-20/8760070.shtml.
[2]中國共產黨第十九屆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第四次全體會議公報[EB/OL].[2020-01- 15].http://www.ccdi.gov.cn/special/sjj4cqh/yw_sjjzy4cqh/202001/t20200115_207808.html.
[3]中國共產黨章程[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4]中國共產黨黨內監督條例[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
[5]陳雍.堅持守善標準做實做細監督[EB/OL].[2020-02-14].http://www.bjhrjjjc.gov.cn/hrjjjc/ywyl/832485/inde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