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工匠精神” 職業素養 培養
作者簡介:陳萬忠,福建省福州建筑工程職業中專學校。
中圖分類號:G641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20.04.324
2016年李克強總理在“兩會”的政府工作報告中特別強調“要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由“中國制造”到“中國智造”再到“中國創造”,這個過程需要許許多多的具有“大國工匠”精神的現代職業人。在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中,“工匠精神”已經上升到國家的戰略層面,倡導“工匠精神”已經成為新時代發展的必需。
弘揚 “工匠精神”是深化職業教育改革永恒的主題,中等職業學校責無旁貸地成為培養具有“工匠精神”職業人的主陣地,正如中國職業技術教育學會副會長李小魯所說:“‘工匠精神應該成為職業學校教育的靈魂,成為每一個接受職業教育學生所努力向往的一種境界”。
“工匠精神”的內涵,從哲學的視角看,就是一種內化于心且外見于行的品質精神,從在本質上說是人的價值觀綜合體現。而從生物學的角度看,“工匠精神”則是反映思維對象所具有的一種擇優屬性, 這種特有屬性在生產和服務領域中反映出追求卓越的本能趨動。
“工匠精神”的外延界定取決于其依據的文化傳統,因而,各國的“工匠精神”外延不盡相同。筆者認為凡具有上述“品質精神”“擇優趨向”等特有屬性的事物統統屬于“工匠精神”,這里的“事物”是一種意識形態的存在物,具體來講,就是從業人員在生產過程中自發地對其“產品”在真、善、美等方面的執著追求。[1]
要明確“工匠精神”在職業素養培養中的作用與意義,就要弄清工匠精神與職業素養之間的聯系。工匠精神(Craftsmans spirit),是從業者的一種積極向上的職業價值取向和職業行為表現。它包括敬業、專注、求精及創新等方面內容;[2]而職業素養(professional quality)則是指從業者在職業過程中所表現出來的綜合品質,包含職業道德、職業技能、職業行為和職業意識等方面內容。 [3]
從總體上看,工匠精神從屬于職業素養范疇,在新時代背景下,“工匠精神”是追求卓越的創造精神、精益求精的品質精神、用戶至上的服務精神,工匠精神是職業素養中一種高層次的品質要求,是每個從業者在職業生涯中努力具備的優秀職業品質。
職業素養是決定從業者生產行為和產品質量的關鍵因素。新時代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需要數以億計的高素質勞動者,因而,我們在教育工作中倡導“工匠精神”為核心的職業素養教育尤為重要。
(一)“工匠精神”是職業素養培養的工作標桿
職業教育只有樹立這樣的標桿,才能培養出高素質的職業人,才能為國家現代化建設服務,才能辦出人民滿意的教育。
(二)“工匠精神”是職業素養培養的思想宗旨
職業教育要高度重視“工匠精神”的培養,必須將其提升到主導思想的層面上,只有這樣,才能讓職業道德教育教出特色與亮點,才能培養出更多的“德技雙馨”的現代職業人才。
(三)“工匠精神”是職業素養培養的核心內容
“工匠精神”作為職業教育的重要組成和學校職業道德教育的核心內容,必然會給職業教育帶來重大的變革,從而使教育教學的全過程具有極強的價值性、思想性與人文性。那種只有技藝和技能培養,而不見精神培育的路是行不通的。[4]
(四)“工匠精神”是職業素養培養的文化品牌
將“工匠精神”融進職業素養培養中,以特色文化形式廣泛向社會宣傳,擴大職業教育社會影響,對職業教育獲得大眾的普遍認可,具有重大現實意義。
從本質上說,工匠精神就是要追求“卓越不凡的創造精神、精益求精的品質精神、用戶至上的服務精神”。以筆者所在學校建筑專業為例,學校以省級示范性現代職業院校建設為契機,緊緊圍繞著這三種精神,培養具有“工匠精神”的行業生產第一線的高素質勞動者和技能型人才,在教育教學中加大對學生“愛崗敬業、崇尚規范與精益求精”綜合職業素質的培養。
(一)“工匠精神”促進學生“愛崗敬業”的職業態度形成
近年來,我們重視學生的職業能力培養,將職業能力分為專業能力與非專業能力等兩個主要組成部分,在教學中既重視學生的專業能力又重視學生的非專業能力培養。同時,把職業價值觀、敬業精神、創新勇氣、拼搏動力及服務意識等基本職業素質作為學生非專業能力培養的主體,在示范性現代職業院校建設中以專項工作開展建設。學校德育處、教科室、職教處及實訓處等部門聯合開展提升學生非專業能力教學研究與實踐,強化對學生愛崗敬業精神培養。
在愛崗敬業教育中,我們重視學生專業學習的認同感、成就感和緊迫感培養,激發學生愛崗敬業的熱情。
首先,加強學生職業指導,注重培養學生對專業和未來職業的認同感。通過家校企合作的方式開展職業指導工作,家長的支持、學校的引導以及企業的期許對學生愛崗敬業精神培養產生無窮的動力,學生學專業、愛專業的精神就足了。
其次,改革學生學習評價,采用多元化過程性評價方式,培養學生學習專業的成就感。多渠道構建學生獲得成功的平臺,讓學生在專業學習的每個環節中都有收獲成功的機會,增強學生學習專業的信心與勇氣。
再次,調整專業課程結構,將行業現狀與企業人才需求調研做為學生的必修課程。讓學生在調研中親身感受企業生產對人才需求及要求,從而加強學生對學習專業的緊迫感、責任感。
(二)“工匠精神”催化學生“崇尚規范”行為習慣養成
建筑專業是關系到國計民生的專業,是一個講求規范與標準的專業,從業人員的行為習慣是直接影響建筑產品質量的關鍵因素。因而,在專業教學中,我們十分重視崇尚規范的意識培養,推進“四三一”培養模式改革,即在制度建設上強化“四個機制”;在教學要求上強調“三個重視”;在能力培養上做到“一個兼顧”。其中,將“重視規范”排在“三個重視”之首,突出對學生執業規范的培養。
同時,我們還引入企業的管理機制和專業工作的規范標準,提出“5Q·8S”模式創新教育教學管理。用“整理”“整頓”“清掃”“清潔”“素養”“安全”“節約”及“學習”等“8S”管理要求,達到“優美環境”“優質教學”“優秀職工”“優越設備”與“優秀服務”等“5Q”建設目標,讓專業教學實現“三個化”(即專業標準常識化,實踐操作規范化,教學管理精細化)。學生通過規范化的訓練與標準化的管理,逐步形成將規范當習慣,改變了原來不合規的行為,學規范、守規矩的意識正逐漸加強,為今后成為合格從業者打下良好的基礎。
(三)“工匠精神”強化學生“精益求精”品質意識培養
對產品質量精益求精是工匠精神的核心內容,精雕細琢、克難創優與崇尚完美是現代工匠發自內心的執著追求,這種追求是受強烈的質量從優意識驅使,是“工匠精神”內化于心的自然流露,要形成這樣的高質量意識,需要通過長期嚴格的訓練,因而,在教學中要不斷強化學生的質量意識,將追求完美作為學生重要的職業素養來培養。
另外,我們學校積極開展“現代學徒制”工作試點。讓企業能工巧匠和學校學生建立師徒關系,在真實的工作與任務環境下言傳身教、示范引領,來培養學生的精益求精、超越不凡等品質精神,促進學生對職業的敬畏、對技藝的追求,增加敬業、精業的榮譽感和使命感。
多年的探索與實踐,“工匠精神”對專業教學質量提升作用突顯。僅從專業技能教學質量上看,教學質量位于全省前茅,特別在學生技能競賽上更為突出。2014年工程測量項目選手獲得國賽一等獎,實現了我省中職學校在建筑類項目中金牌零的突破;2015年、2016年、2018年電梯維修與保養項目選手連續3年獲得國賽一等獎,其中,2016年更是取得國賽一等獎第一名的優異成績;2019年建筑裝飾專業選手取得國賽一等獎,為福建省在中職建筑裝飾項目上實現國賽金牌“零”的突破,迄今為止,各項目取得國賽金牌總數為福建省同類校第一。同時,建筑CAD、樓宇智能化及建筑給排水等項目也為學校取得國賽二等獎多次,專業教學質量獲得上級主管部門肯定與社會一致好評。
總之,“工匠精神”是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中煥發出無窮的魅力,成為各行各業建設者的精神時尚,是推動國家走向富強的動力,是職業教育改革與發展的一項核心工作,弘揚“工匠精神”是學生職業素質培養的主旋律。
參考文獻:
[1]南海.論工匠精神、職業精神、勞模精神概念間的關系[J].武漢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9(2):6-7.
[2]https://baike.baidu.com/item/%E5%B7%A5%E5%8C%A0%E7%B2%BE%E7%A5%9E/3993110?Fr=aladdin.
[3]https://baike.baidu.com/item/%E8%81%8C%E4%B8%9A%E7%B4%A0%E5%85%BB/10564718?fr=aladdin.
[4]李小魯.http://www.moe.gov.cn/jyb_xwfb/s5148/201605/t20160513_243569.html.2016-0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