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菲 王海峰

摘 要:設計的歷史文化尺度是指設計不僅滿足人類基本功能的需求,更重要的是傳達設計中表達的歷史文化情感。揚州個園中的四季假山、風音洞等景觀特點十分具有代表性。文章根據設計心理學中歷史文化尺度評價要素的地域性、傳承性、創新性三個方面分析揚州個園的經典之處。社會政治、人文思想、文化滲透、審美的改變等使得明清時期的揚州個園寓畫于園,因畫成景,具有獨特的文化情調。
關鍵詞:設計心理學;歷史文化尺度;揚州個園;中國古典園林
一、引言
中國古典園林有自己獨特的歷史文化基礎,以江蘇古典園林為代表的私家園林具有深厚的藝術價值,是歷史文化的載體和體現。個園建于清代,全園分南北兩個部分,南部是住宅,北部為園林,全園占地約2.3公頃。個園中“漢學堂”為主廳,“清美堂”“清頌堂”分別是東、西兩路的主建筑。宅院的北部為后園,是園林的所在地。
二、揚州個園的地域文化元素
個園(圖1)位于江蘇省揚州市的東關街。揚州園林以鹽商園林為主,揚州園林在借鑒蘇州園林模式的基礎上,引進徽州建筑手法(圖2),同時既有北方皇家園林的氣勢,又具備南方江南私家園林的溫婉秀麗,成為北雄南秀的巧妙融合體。陳從周先生(古建園林藝術專家)認為:“揚州建筑兼有南北地之長,既有北方之雄偉,復有南方之秀麗。因此在建筑形式方面,應該發揮其地方風格,不能夸蘇式之輕巧,學北方之沉重,正須不輕不重,恰到好處。”
三、揚州個園的歷史文化傳承
中國傳統哲學思想是國家政治、經濟、社會和藝術等發展的基礎,也是構成屬于本民族特有的地方設計觀的重要影響因素。明清時期揚州鹽商園林注重“廳堂為主”的格局,除了遵循嚴格的禮制外,鹽商花費巨額錢財,追求宏偉氣派;雇用極品工匠,精雅細琢至極致;大到一園一室,小到一草一木,陳設字畫、工藝品及精美家具,處處充溢書卷氣。崇文鼎新與精雕細琢代表鹽商優雅、精致、奢華的生活方式,及富商巨賈特殊的身份與世俗的“亦商亦儒”價值觀念。
個園以竹石取勝,園主的名字為“至筠”,“筠”也指竹子,個園由此得名。在花園門的兩邊(圖3),各種竹枝和竹葉枝葉扶疏,“月映竹成千個字”,與門額呼應,果樹點綴其間引人入勝(圖4)。
四、揚州個園“四季假山”的創新性
揚州個園作為江南著名園林之一,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四季假山。其無論是設計構思還是疊石技術,都是少有的研究實例。面對運用筍石打造春景、湖石打造夏景、黃石打造秋景、宜石打造冬景疊造的四季假山,園林界泰斗陳從周先生贊揚揚州個園為“國內孤例”。
春山(圖5)位于個園入口,兩側方形花臺種植綠竹,竹石結合形成一幅雨后春筍圖。夏山(圖6)位于宜雨軒西北側,太湖石堆疊而成,山峰平緩,臨水而建,周圍平地設置涼亭種植松柏,形成江南水鄉山林圖。秋山(圖7)位于園林東北部,黃石堆疊而成,眾山連綿起伏,形成秋山圖畫。冬山(圖8)位于庭院內,宣石堆疊而成,石白如雪,在色彩上使游人產生積雪的感覺。園內植物配置南天竹、蠟梅襯托主題冬山,形成一幅景色雅致的冬山雪景圖。
五、結語
我國明清時期的園林藝術承上啟下,總結唐宋經驗,發展到了巔峰時期,私人園林無論在質量還是數量上都大大超越前朝歷代,特別在傳統文化的影響下,在意境與畫境的結合上、氣氛烘托渲染上取得了很高的藝術成就。如今,園林建設在吸收國外優秀園林藝術作品優勢基礎上,還要注重繼承中國傳統文化,發揚中國古典園林的經典形式,只有這樣中國園林藝術設計才能繼續發揚光大。在世界各民族文化相互融合、相互碰撞的時代,只有珍視傳統文化,設計才具有文化魅力。
參考文獻:
[1]趙偉軍.基于眼動分析的現代設計尺度研究[M].南京:江蘇鳳凰美術出版社,2017.
[2]彭一剛.中國古典園林分析[M].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1986.
[3]柳沙.設計心理學[M].上海: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2016.
[4]王曉俊.風景園林設計[M].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2009.
[5]趙克理.揚州古民居福祠裝飾藝術賞析[J].鄭州輕工業學院學報,2012(5).
[6]周維權.周維權談園林、風景、建筑[J].風景園林,2006(1).
[7]陳從周.揚州片石山房:石濤疊山作品[J].文物,1962(6).
[8]馬文卿.淺談生態園林的發展[J].廣東科技,2012(5).
[9]劉輝.探析書畫藝術與中國古典園林審美情趣的互通性[J].現代裝飾,2014(5).
[10]趙海河.中日古典園林造園藝術比較研究[D].重慶大學,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