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鵬飛
【摘要】財政撥款是行政事業單位資金的主要來源,行政事業單位是為人民服務的機構。行政事業單位履行社會職能的基礎是國有資產,因此行政事業單位在發展過程中要加強對國有資產的管理。但是,隨著社會以及經濟的不斷發展,行政事業單位在國有資產管理中存在購非所需、等級制度不健全、定期盤點不及時、賬實不符和移交等許多不足。基于此,本文就新形勢下行政事業單位如何加強國有資產管理工作進行了調研。
【關鍵詞】行政事業單位 ?國有資產管理 ?問題與措施
一、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基本情況
截止2018年底,我縣資產總計帳面數(凈值)35.4億元,較上年增長63.70%,負債總計帳面數0.9億元,凈資產總計賬面34.5億元。我縣行政單位國有資產26.8億元,占75.7%;事業單位國有資產8.6億元,占24.3%。其中流動資產8.5億元,占23.86%;固定資產11.5億元,占32.59%;在建工程12.7億元,占35.79%;無形資產0.25億元,占0.72%;其他資產2.5億元,占7.03%。
二、行政事業單位加強國有資產管理的重要性
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在整個國有資產中的占比隨著我國市場經濟的發展不斷擴大,資產的規模也隨之而增加。因此,不斷提高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管理的監管力度,促進行政事業單位的深化改革。此外,加強行政事業單位的國有資產管理,提高國有資產的有效利用率,為政府履行自身的職能奠定基礎;并且可以有效提高政府的工作效率,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降低行政的成本以及減輕財政的負擔。與此同時,行政事業單位在新形勢下加強國有資產管理,有利于對存量資源進行有效的整合,提高國有資產的有效利用率。
三、目前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管理所存在的問題
(一)國有資產存在嚴重的流失現象
我國行政事業單位在新時代發展過程中國有資產管理的工作中仍然存在一些突出問題,其中國有資產的嚴重流失是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管理中所存在的主要問題之一。國有資產的流失主要體現在購置過程中的流失、使用過程中的流失以及報廢處置過程中的流失。造成國有資產在購置過程中存在流失的主要原因有:行政事業單位不重視對資產購置的監管,一些行政事業單位為規避政府采購而刻意采取“化整為零”的方式,將采購目錄以內的或者采購限額標準以上的固定資產進行分解,造成行政事業單位內部存在嚴重盲目采購、攀比采購、重復采購的現象,這些問題的存在增加了行政事業單位的采購成本。其次,國有資產在使用過程中存在流失的原因有行政事業單位內部的制度不健全,沒有建立健全內部的驗收制度、登記制度;造成國有資產在使用過程中存在嚴重的購非所需的現象,并且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的使用情況并不是公開透明的,為國有資產的管理工作增加了難度。最后,國有資產在處置過程中存在嚴重的流失現象。一些行政事業單位在處置國有資產的過程中并沒有按照相關規定辦理報批手續,并且存在違規處置的情況,造成了國有資產的流失。
(二)行政事業單位內部相關制度不健全
行政事業單位內部缺乏健全的國有資產管理體系和制度,固定資產在使用過程中存在諸多問題。驗收制度缺失,往往出現購非所需。登記制度不健全,造成資產使用狀況不明,管理困難。定期盤點不及時,無法及時發現賬資產、毀損資產、遺失資產等,造成賬實不符。這是由于行政事業單位內部的管理制度和體系不健全,造成行政事業單位各部門的職能相互重疊,降低了各部門的辦事效率,增加了國有資產管理工作的難度。
(三)會計核算滯后并不準確
很多單位和會計核算不及時,無法及時反映資產變化,應入未入,該銷未銷,導致帳物脫節、存量不清,個別單位建造的樓房已使用多年,工程支出仍掛在“在建工程”和往來賬戶中;同時,購入固定資產或改擴建固定資產只按發票買價入賬,實際支出的運雜、保險、安裝等費用不計入固定資產,人為縮小了固定資產的價值,甚至根本不入賬;接受捐贈、無償調入、盤盈、投資者投入的固定資產,不進行任何賬務處理和卡片登記,長期游離于賬外,極易造成資產流失;已投入使用但尚未竣工決算的固定資產只使用,不記賬,有的甚至一拖數年,造成嚴重的賬實不符。
四、行政事業單位加強國有資產管理工作的幾點建議
(一)建立健全國有資產管理的相關制度
健全的國有資產管理體系可以對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的管理工作進行約束,并對國有資產管理工作的每個環節進行有效的監督,以防國有資產的流失,并且可以提高國有資產的有效利用率,提高自身的服務質量。根據《榆林市人民政府關于改革和完善國有資產管理體制的實施意見》,縣上雖然出臺了《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管理實施辦法》和《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配置標準管理暫行規定》,但隨著形勢的發展,需要對一些辦法規定需要進一步的修訂完善,建立一套完善、科學的國有資產管理體系和制度,特別要對國有資產的配備使用、處置、監督管理和責任追究等進行詳細的規定,同時按照《辦公用房標準》,根據職能和人員編制科學核定單位辦公用房標準,嚴格審核并做好清理、核實、性質界定和統一調配。
(二)要培養專業的國有資產管理人員
行政事業單位在發展過程中,要培養專業的國有資產管理人員。行政事業單位要認識到資產管理的專業人員對于國有資產管理的重要作用,專業的國有資產管理人員既可以提高自身國有資產管理的水平與質量。行政事業單位培養的國有資產管理人員必須具備豐富的專業知識和工作經驗;此外,還要對國有資產管理人員定期開展培訓,并對業績比較好的管理人員進行獎勵以提高管理人員的工作積極性。
(三)要加強對國有資產管理的監督
行政事業單位在發展過程中,要健全內部的審級制度,對國有資產管理的各項環節進行嚴格的監管。并且要重視內部每位員工對國有資產的監管作用,要提高每位員工參與國有資產管理的積極性。此外,行政事業單位要重視外部監督的作用,財政部門要充分發揮自身外部監督的職能,對資產的使用實況進行定期抽查,并且要格外重視資產的購置、使用與處置環節的監督工作。依據《財政違法行為處罰處分條例》的有關規定給予處罰、處分,并追究主管領導和直接責任人的責任。
參考文獻:
[1]簡順娥.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管理探討[J].現代商貿工業,2019.
[2]胡艷潔.關于加強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管理的思考[J].現代商業,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