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毛 劉福榮

【摘要】目的 研究神經內科護理中康復護理對于腦卒中患者的作用與效果。方法 選出我院2017年8月~2019年6月接受并治療的50例腦卒中患者,把其中25例只接受常規護理的為A組,另外25例接受康復護理的為B組,觀察比較其結果。結果 在護理后,B組患者并發癥的總發生率對比A組患者更低,具有十分顯著性的差異,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對于腦卒中患者而言,康復護理能夠得到更為良好的護理效果,建議臨床推崇使用。
【關鍵詞】腦卒中;護理;神經內科;效果;康復護理
【中圖分類號】R47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20.6..02
【Abstract】Objective ? To study the effect of rehabilitation nursing in neurology department on stroke patients.Methods ? 50 patients with cerebral apoplexy who received and received treatment in our hospital were selected from August 2017 to June 2019. Among them, 25 patients who only received routine care were selected as group A, and the other 25 patients who received rehabilitation care were selected as group B, and the results were observed and compared.Results ? After nursing, the total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in group B was lower than that in group A, with A ver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0.05).Conclusion ? For patients with cerebral apoplexy, rehabilitation nursing can get better nursing effect, and it is recommended to use in clinic.
【Key words】Stroke;Nursing;Department of neurology;The effect;Rehabilitation nursing
腦卒中大多都是因為腦組織中的血液循環出現障礙,無法更為充足地進行供血,引發缺氧性、缺血性病變,血液無法流至大腦中,引發腦損傷。現階段,各項新興的醫療技術持續得到了提升,使得腦卒中的總死亡率也有所下降,但是,其總致殘率依舊較高。有研究人員指出了,康復護理能夠促進患者各項肢體功能最大限度地得到改善,并讓其盡早得到恢復[1]。文章抽選我院接受并治療的50例患者,并對其實施分組,現在把有關的情況進行介紹。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出我院接受并治療的50例腦卒中患者,抽選2017年8月~2019年6月把其中25例只接受常規護理的為A組,另外25例接受康復護理的為B組。A組性別:男14例,女11例;年齡41~76歲,平均(58.92±6.30)歲。B組性別:男15例,女10例;年齡42~78歲,平均(60.33±7.10)歲。2組患者各項基礎資料在進行對比后,沒有十分顯著性的差異,可作出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式
A組:對患者施予常規的護理:隨時檢測患者的身體情況與其生命體征,給患者制訂出更為科學且適宜的飲食規劃等。
B組:對患者施予康復護理:
(1)心理方面:腦卒中患者大多都會出現神經功能損傷,使得其平時的生活有所受限,所以,其較易出現焦躁、懼怕等許多負性情緒。為此,護理人員應增多與患者、患者親屬間進行交流,對患者解釋疾病的各類知識、成功得到治愈的例子等,提升患者對于治療的自信心;另外,還可以引導患者多多地聽部分輕音樂、多多地做自己喜愛的事情,來分散注意力。在患者進行康復鍛煉期間,護理人員應對患者給予激勵、撫慰,提升其對于治療的總依從度,讓患者更為主動地應對各項治療、護理。
(2)肢體方面:護理人員依據患者的病情來制訂出康復鍛煉規劃,主要就包括了對患肢進行被動運動、對健肢進行主動運動、行走鍛煉、按摩等。在進行鍛煉期間,將關節活動的總范圍及其方向等當作依據,定時對患肢進行按摩,單次30 min,每日共三次,還可以聯合針灸。在患者的肌力逐步得到好轉后,可以引導其進行翻身、步行、軀干控制等各類鍛煉,單次40 min,每日共兩次。
(3)電刺激方面:對患者的肌肉、四肢、神經等進行電生理刺激,促進其吞咽、神經等各項功能最大限度地得到改善,不過,應依據患者自身的情況來調節強度。
(4)并發癥方面:護理人員應先對患者進行口腔方面的護理,引導其隨時讓口腔處在干凈的狀態下,還可以給其進行吸痰,讓呼吸道更為暢通,避免引發口腔潰瘍或是窒息。另外,護理人員還應保證患者尿管的暢通,隨時檢測其尿液總量、色澤等。引導患者適宜地抬升下肢,并每天對其進行按摩,提升血液循環,避免引發下肢靜脈血栓。
1.3 ?觀察指標
評估對比兩組患者在護理后其并發癥的總發生率,在這其中,并發癥主要就包括了關節痙攣、應激性潰瘍、感染。
1.4 ?統計學方法
在本研究中,對所涉及到的所有數據,一律以SPSS 19.0這一統計學軟件來實施處理,其中,2組患者護理后的并發癥情況一律用[n(%)] 來表示,選擇x2進行檢驗,P<0.05表明具有統計學意義,相反就是沒有意義。
2 結 果
在護理后,B組并發癥的總發生率對比A組更低,具有十分顯著性的差異,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3 討 論
腦卒中指的是一種十分普遍的神經內科性疾病,好發于老年人群中,這類患者的軀體神經、吞咽神經等都會被損壞,進而出現語言性障礙、吞咽性障礙等,病情十分嚴重的還會威脅到生命[2]。所以,臨床中應對腦卒中患者盡早進行治療與護理。康復護理就是一種新興的護理方式,在進行護理期間,其能夠讓護理人員認知到患者所需應對的風險,并關注患者的身心狀態,借助風險辨識,清除出所有安全風險[3]。心理方面的護理能夠讓患者更為主動地應對疾病,提升對抗疾病的自信心,在增多與患者進行交流后,其對于護理的總依從度也能夠得到增強,保證各項護理都能夠依序地得到實施[4]。運動方面的護理能夠促進患者的神經功能最大限度地得到改善,進而讓其出現的障礙逐步得到康復,保證生活質量,促進患者盡早得到恢復[5]。
綜上,康復護理對于腦卒中患者而言,能夠在保障其護理效果的前提下,促進其神經功能、吞咽功能最大限度地得到改善,建議臨床推崇使用。
參考文獻
[1] 梁莉莉,張振香,王盼盼.賦能在腦卒中患者護理中的研究進展及啟示[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5,31(34):2650-2652.
[2] 鄧 ? 英.中西醫綜合康復護理腦卒中后肩手綜合征的臨床療效[J].四川醫學,2015,36(10):1492-1494.
[3] 于文琦,魏 ? 琳,張廣清.腦卒中護理敏感性質量指標評價體系的構建[J].重慶醫學,2017,46(12):1720-1723.
[4] 趙 ? 蒙,牟善芳.授權理論在腦卒中病人護理中的應用進展[J].護理研究,2016,30(36):4492-4496.
[5] 凌慧芬,范柏林,楊劍霞,等.老年腦卒中患者護理協調計劃的制訂及實施[J].護理學雜志,2016,31(19):3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