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蘭

【摘要】目的 討論孟魯司特鈉治療支氣管哮喘的安全性。方法 本次研究選取樣本數量為56例,選取2017年2月~2018年5月人群為支氣管哮喘患者,對其治療進行回顧性分析,將使用抗感染、止咳等常規治療方式的患者設定為對照組,將在對照組之上使用孟魯司特鈉進行治療的患者設定為實驗組,每組樣本數均為28例。對其并發癥的發生情況進行對比和分析。結果 實驗組28例患者并發癥的總發生率為3.57%(1/28),遠低于對照組28.57%(8/28)的總發生率,實驗組遠遠低于對照組,且組間數據經統計學處理后發現,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支氣管哮喘在就醫時,通過孟魯司特鈉治療,臨床應用效果較好,且并發癥的發生率較低,安全性較高,值得被應用和推廣。
【關鍵詞】孟魯司特鈉;支氣管哮喘;安全性
【中圖分類號】R56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20.6..01
支氣管哮喘是臨床上比較多見的一種慢性病癥,臨床主要表現有胸悶、咳嗽、喘息及呼吸困難等癥,具備往復發作、病程進展較慢等特征,嚴重地威脅著患者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如果治療不及時,極易致使其死亡的發生[1]。本研究中,筆者選取來我院就診的支氣管哮喘患者56例,作為本次調查分析的樣本,這些患者分別使用了常規治療及孟魯司特鈉進行治療,對其臨床應用效果記進行觀察和分析,詳情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本次研究選取2017年2月~2018年5月支氣管哮喘患者56例,對其治療進行回顧性分析,將使用抗感染、止咳等常規治療方式的患者設定為對照組,實驗組則在此之上之上應用孟魯司特鈉。對照組28例患者中男女患者數量相等,均為9例,年齡21~68歲,平均(46.5±3.1)歲;實驗組28例患者中男8例,女10例,年齡20~69歲,平均(47.0±3.3)歲,這些患者對本次研究均知情且簽署知情同意書;本次研究經倫理委員會認可并通過;這些患者均符合臨床診斷要求;排除含有惡性疾病的患者;排除患有心、腦、腎等重大器官疾病的患者;排除患有精神類疾病的患者;排除不能配合醫務人員完成治療的患者。組間基礎數據經統計學計算后差異較小,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兩組患者入院后均進行抗感染、止咳、吸氧等方式治療,對照組使用氨溴索進行止咳治療,使用糖皮質激素進行霧化吸入治療,以實現平喘的目的。實驗組則在此之上使用孟魯司特鈉進行口服治療,10 mg/次,1次/日,于晚間入睡前服用。同時對其不良反應進行觀察,以便及時采取措施。
1.3 ?指標觀察
觀察兩組患者的并發癥(惡心等)發生率。
1.4 ?統計學方法
本次研究數據經統計和確認后均采用SPSS 14.0軟件進行處理,將惡心、頭痛、腹痛發生率應用[n(%)]表示,行x2檢驗;組間計量數資料如惡心、頭痛、腹痛等應用(x±s)表示,行t檢驗,P<0.05時代表其具統計學差異。
2 結 果
實驗組28例患者中,出現惡心0例,頭痛1例,腹痛0例,其并發癥發生率為3.57%(1/28),對照組28例患者中,出現惡心3例,頭痛2例,腹痛3例,其并發癥發生率為28.57%(8/28),統計學計算顯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具體情況見表1。
3 討 論
支氣管哮喘是呼吸科臨床上比較常見的一種疾病,該病的致病因素比較繁雜,和患者的身體免疫機制、生活環境等均有關,且其發病率較高,受眾人群比較廣泛,病程相對較長,對患者的生命健康影響較大。臨床多以抗感染、止咳等方式進行常規治療,雖可取得一定的效果,但其預后較差,極易往復發作。孟魯司特鈉屬于新型受體拮抗劑之一,可對氣道內部(患者)的白三烯產生阻抑效用,使其與相關受體的親和力得以降低,繼而實現解除氣道平滑肌痙攣的效用,使炎癥的反應得以降低,從而實現治療的目的[2]。通過本次研究也發現,使用孟魯司特鈉治療后,其惡心、頭痛以及腹痛的發生率明顯較低,結果再次驗證了孟魯司特鈉的良好應用效果。綜上所述,將孟魯司特鈉使用在支氣管哮喘的治療中,其效果比較顯著,可有效降低并發癥的發生率,安全性較高,應被積極使用和推廣。
參考文獻
[1] 徐國球,張 ? 智,李平生.孟魯司特鈉聯合氨茶堿治療對支氣管哮喘患者肺功能的影響及其安全性分析[J].現代診斷與治療,2017,28(24):4584-4586.
[2] 劉偉峰,趙春玲,田繼紅,魏曉妲.小劑量布地奈德聯合孟魯司特治療小兒支氣管哮喘的效果及安全性分析[J].河南醫學研究,2017,26(16):2941-29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