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隨著網絡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使我們的生活發生著越來越多的變化,教育作為培養人的社會活動,也不斷地融入這時代背景之中。在初中物理實驗教學過程中,運用先進的信息技術手段,能夠促使學生對實驗產生更濃厚的興趣,從而提升學習效率。為了優化教學效果,本文將結合實際,對信息化視角下初中物理實驗教學策略展開簡要論述。
關鍵詞: 信息化視角;初中物理;實驗教學
實驗教學是初中物理的重要內容,通過帶領學生感受實驗過程,能夠幫助他們更好地吸收所學知識,提高其實踐能力和思維能力。如何運用信息化手段展開教學,使得物理課堂變得豐富多彩?需要教師能夠切實發揮引導作用,并吸收有益教學經驗,來提升自己的教學水平。
一、 運用信息技術開展物理實驗教學的優勢
(一)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初中學生的興趣愛好廣泛,樂于吸收各種新鮮的知識。而基于信息化視角的教學活動,剛好可以符合學生這一特性,信息技術手段豐富多樣,具有文字、圖片、動畫、聲音、圖像等綜合性功能,運用信息技術,可以極大調動學生的視聽感官,當孩子們能夠在物理課堂上,更專注地聽課,更投入地觀看實驗,可以有效促使學生參與到物理學習活動中來。另外,信息技術與課堂物理實驗教學的整合,突破了教學重點、難點,能夠把不利于展示的實驗活動及抽象的物理知識概念,清晰地展示給學生,讓學生可以置身于良好的學習環境,不斷迸發對物理的學習興趣。
(二)有助于營造輕松的課堂氛圍
在傳統物理實驗教學過程中,教師習慣性地采用口述的方式,對相關物理知識和實驗過程進行講解,學生只能通過接收教師的語言信息,來完成對相關實驗的探究,整個課堂氛圍會顯得沉悶呆板,沒有生機與活力,在這樣的氣氛下,開展物理實驗探究,學生的創造能力、創新能力難以得到切實提升。而信息化手段下的物理實驗教學活動,能夠為學生營造一個輕松的課堂氛圍,教師的授課活動不再局限于課本,教學模式也不再局限于板書和口述,在這樣的環境下開展物理實驗,學生會感到輕松自在,思維會得到拓展,創新性想法和創造能力也會得到切實提升。
(三)有助于構建高效物理課堂
高效的物理課堂必定是教師教得愉快,學生學得開心。信息化視角下的物理實驗教學活動,能夠有效減輕教師的授課壓力,豐富的信息化手段就像教師的輔助,能夠幫助教師完成各種不易于操作實驗活動的講解,能夠幫助學生更加高效地吸收和理解相關物理知識。在這樣的教學活動中,教師的授課過程會更為輕松,學生的學習過程也會變得順利流暢,同時,學生還可以運用信息技術,在微課教學、小組學習活動中,發揮更好的自主學習效果,從而有效提高物理實驗活動的效率。
(四)有助于增強教師的教學水平
將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有機整合,服務于新課程改革,服務于課堂教學結構的變化,是提高教師運用信息技術手段,變革課堂教學模式,提高教學水平的重要途徑。信息化視角下的物理實驗課堂,包含著很多先進的教育理念、教學方法,要想高效運用信息化手段開展物理實驗教學,需要教師不斷吸收有益的教學經驗,提升自己對信息化教學手段的運用效率,在此過程中,教師會使自己的教學知識庫得到有效擴充,并有效增強自身教學水平。
二、 基于信息化視角下初中物理實驗教學策略
(一)通過同屏技術,演示物理實驗
初中物理教學內容豐富多彩,很多知識的傳遞需要通過實驗才能達到更好的效果,在實驗過程中,學生會對知識有深切的體會,也能夠更直觀地看到一些物理現象和反應。但是有些物理實驗過程可能較為煩瑣,由于學生人數較多,學生看不清楚實驗步驟,很多具體實驗重點容易被學生忽略,這些問題增加了物理教學的難度,為了提高課堂效率,在不影響學生觀看實驗的前提下進行物理知識的傳輸,教師可以通過同屏技術手段,將物理實驗過程放大演示出來。這樣不僅能夠減輕教師的負擔,還可以使學生認真觀看實驗過程,親眼看見各種實驗現象,把握實驗原理,優化教學效果。
比如在學習《電路連接的基本方式》這部分內容時,教師可以通過同屏技術,為學生放大演示如下實驗過程:用導線連接實際電路和連實物圖,通過放大演示,可以讓學生有效觀看到實驗步驟以及實驗細節,并了解在電路連接過程中不允許直接連接電池兩端、防止發生短路。同時,還可以讓學生總結出連接電路需要注意的問題,有利于學生在自主開展實驗時,減少實驗失誤。通過大屏顯示,能夠有效幫助學生記憶實驗步驟,促使學生能親眼目睹實驗現象并掌握內在規律,從而培養學生良好的電學實驗習慣。
(二)運用微課教學,鏈接物理實驗
教師單純地講解會讓物理知識變得單調和枯燥,很難引起學生的注意。在物理實驗教學中,可以運用先進的微課教學手段,用生動直觀的圖像和視頻向學生傳達物理實驗步驟。這樣不僅能夠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調動學生的感官系統,還可以促使學生對物理實驗中不懂的部分,進行反復觀看,從而優化對物理實驗的教學效果。另外,微課還可以為學生構建物理實驗氛圍,促使學生能夠置身于特定場景中,去感受物理知識。運用微課鏈接物理實驗,一方面可以發揮信息技術的優勢,使物理課堂變得豐富精彩,另一方面可以促使學生提高對知識的吸收效率,有效提高課堂質量。
比如在學習《機械效率》一課時,教師可以選擇本節課的重難點知識作為微課內容,比如:使學生能結合實例分析什么是有用功、額外功和總功;使學生明確機械效率是描述做功效率的物理量,能利用機械效率的公式進行簡單的計算。結合相關知識點,教師可以為學生錄制微課,并在微課中展示課堂實驗(測量輪滑組的機械效率)步驟:①用彈簧測力計測量鉤碼所受的重力G并填入表格。②分別記下鉤碼和彈簧測力計的位置。③緩慢拉動彈簧測力計,使鉤碼升高,讀出拉力F值,用刻度尺測出鉤碼上升的高度h和彈簧測力計移動的距離s,將這三個量填入表格。④算出有用功W有用、總功W總功、機械效率η并填入表格。通過明確的實驗展示,可以讓學生吸收知識點,同時,學生還可以利用微課易于觀看的特點,反復觀察實驗現象和實驗結果,從而增強學生的物理學習效率。
(三)通過信息技術,擴充教學知識
在傳統物理教學過程中,無論是對知識的傳遞,還是實驗探究,教師大多以書本為依托,學生吸收到的內容有限。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教師可以提前做好備課,并搜集與教材知識相關的拓展資源,引導學生進行觀看,一方面,能夠有效豐富教學資源,幫助學生開闊眼界;另一方面,還可以調動學生的探究興趣,體會課堂樂趣,從而提高物理學習效率。
例如,在學習《物質的比熱容》一課時,教師可以運用信息技術素材,引入新課,并帶領學生開展實驗探究。接著,還可以在學生完成實驗后,引入相關信息資源。用教學模擬課件來形象地向學生展示對比熱容的兩種理解,為學生拓展水的比熱容較大的哪些應用,比如:1. 用作冷卻系統和暖氣設備的工作物質;2. 可以用來解釋溫差變化的問題。另外,還可以讓學生思考:為什么三峽工程開始蓄水后會引起庫區氣溫的較大變化?并運用拓展的信息資源和所學內容向學生進行闡釋,讓學生能夠根據所學,加強對生活的認知,提高物理與生活實際的聯系。促使學生可以更加確切地了解比熱容的概念,會用比熱容的知識分析、判斷有關問題。
(四)借助網絡技術,提高學生自主探究動力
新課程的教學理念中,注重對學生的自主探究性培養,讓學生利用現有的實驗條件體驗科學探究,親歷“科學家發現真理”的過程,并且把“過程與方法”作為物理教學的一個重要內容,以更好地培養學生的物理核心素養。
教師可以借助學生常用的微信、QQ等溝通平臺,為他們建立一個學習交流群組,讓學生通過小組交流、合作實驗,將課下所得實驗過程和實驗原理報告等上傳至QQ、微信交流群組,來激發學生共同探究、高效開展學習活動的動力。信息技術與物理實驗能夠進行良好整合,在實驗、交流過程中,學生可以提高溝通的自主性,并拓展創新能力,幫助他們培養和建立正確的世界觀。比如在學習《電阻》一課時,教師可以通過微信、QQ交流群組,為學生布置實驗任務:探究影響導體電阻大小的因素。同時,布置如下思考問題讓學生進行思考:1. 在實驗中如何將導體的電阻“顯示”出來?2. 你需要哪些實驗器材?3. 如果要探究電阻與長度的關系要選擇哪兩種導體?4. 從上述實驗中,你得出了哪些結論?接著,學生可以通過小組合作,自主開展實驗探究活動。在探究結束后,學生可以將自己實驗的結論和現象以及所得感悟,通過文字、圖片或者視頻的形式上傳至討論組內,學生可以相互觀看各自的實驗結果、實驗現象等等。運用信息技術,可以為學生營造出一種良好的學習氛圍,從而有效調動學生開展物理實驗的積極性和自主性。
三、 結語
總而言之,利用信息技術,能夠有效解決物理實驗教學過程中的很多問題,幫助學生獲得充足的教學資源,促使物理更能夠貼近學生的實際生活。教無定法,貴在得法,教學活動很“活”,教學模式不是固定不變的,在初中物理教學過程中,為了促使學生更好地吸收知識內容,積極主動地投入到實驗活動中,教師要著眼于學生的實際情況,保持先進教學理念,運用信息技術手段,創新教學方式,使實驗過程變得更加富有趣味,同時還要注重擴充課堂知識,促使學生不斷提升學習效率。但同時也需要注意的是,物理實驗教學過程中引入信息技術手段,是為了學生更好地吸收知識,提高對知識的運用效率,但是信息技術手段不能完全取代學生的自主實驗,不能只是依靠讓學生觀察實驗過程來獲得相關結論,在物理教學中,還是需要學生親自參與、動手實踐,才能有效提高物理實驗的教學效率。
參考文獻:
[1]李萬鴻.現代信息技術支持下的初中物理實驗教學的研究[J].中學課程輔導:教師通訊,2017(8).
[2]馬立寬.初中物理實驗教學中信息技術應用方式的創新[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5(7).
[3]劉好軍.新課程理念下初中物理實驗教學策略[J].學周刊,2016(20).
[4]王京玉.找準癥結,對癥下藥:初中物理教學存在的問題和對策[J].中國校外教育,2016(29).
作者簡介:? 陳祥漢,江蘇省如皋市,江蘇省如皋市白蒲鎮初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