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寅卯
摘 要:中小學是為學生打下人生良好基礎的關鍵時期,因此小學班主任的班級管理越來越受到重視。新時期下中小學班主任的管理理念也應不斷創新,對學生進行積極的引導,抓住教學重點,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能力。班主任是班級的管理者,應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制定相應的管理方案,不僅要注意他們的學習成績,還要注重培養他們的道德品質,讓他們在成長的過程中接受到良好的教育。
關鍵詞:新時期;農村中小學;班主任;班級管理;理念創新
中圖分類號:G63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文章編號:1673-9132(2020)17-0167-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0.17.083
農村中小學班主任的管理準則會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到學生,所以班主任應嚴格按照學校的規章制度對中小學生進行管理,在班級中創造良好的學習氛圍,提高班級的凝聚力,制定并創新適合本班級的管理方案。班主任也要與時俱進,改變傳統的管理理念,并主動地與家長進行溝通,時刻關注中小學生的健康成長,順利地開展農村中小學生的教育工作。
一、農村中小學班主任管理中常見的問題
(一)班主任管理意識薄弱
一些班主任沿用傳統的班級管理理念,沒有真正意識到新時期下班級管理理念應與時俱進,班主任的管理方式方法也應不斷創新。還有一些班主任沒有認識到班級管理的重要性,班級管理意識薄弱。班級管理的積極性不強,沒有真正做到關心了解學生的成長情況。
(二)管理形式簡單
中小學生還處于人生的初級階段,難免犯錯誤,若班主任采用嚴格的方法對他們進行教育,在處理問題的過程中,只會對學生進行處罰,就會打擊學生的自尊心,降低他們學習的積極性,并對班主任的管理方法產生質疑,對班主任產生厭惡的心理。過激的懲罰反而會適得其反,班主任應引以為鑒,尋求教育學生的正確方法。
(三)管理方法老套
農村中小學的學生與城市里的學生不同,對他們的管理方法應與眾不同,但是一些班主任沒有采用適合農村中小學生的管理方法,還是以說教為主,就不能起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對于特殊的學生與班級沒有針對性,很難讓農村中小學生從內心真正地接受教師的管理方式。
(四)管理內容不具體不全面
中小學生的教育越來越注重全面發展。可在一些農村中小學校,仍以學習成績為主,忽略了德育教育。因此學生在這個人生的基礎時期,不能樹立正確的道德觀念。管理內容的不全面,直接影響了中小學生的全面發展,不符合現代素質教育的要求。
二、農村中小學班級管理內容
(一)學習成效
從小學開始到大學,我們一直處于學習的過程,學習成績在學校考評中占有重要地位,農村中小學班主任要時刻關注了解學生的學習成績,對有問題的同學進行及時引導。保證他們在學校能夠真正學習到知識并運用到生活中去,當學生遇到學習問題時,要與家長進行溝通并處理,讓他們能夠擁有良好的學習積極性,在良好的氛圍中去努力學習。
(二)道德素質培養
近年來,國家提出了一系列的道德素質教育改革方案,農村中小學班主任無論從哪個角度考慮都應把道德教育放進班級管理范圍之內。中小學生心智還沒有完全成熟,沒有樹立自己的人生觀與價值觀。班主任應加強對他們的道德教育,使他們在學習的過程中養成良好的道德品質,將道德觀念整合到課堂內容中,不僅豐富了課堂內容,還讓他們對道德觀念有更深層次的理解。素質教育可以說對他們以后的生活都有著很大的影響,一個接受良好素質教育的人以后可以很容易在社會中立足并不斷地成長,所以說素質教育是中小學班主任管理內容中必不可少的內容。
(三)心理健康教育
擁有良好的心理素質對學生以后的發展至關重要。一個人只有保持良好的心態才能真誠地對待身邊的事物,我們要定時對農村中小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讓他們擁有良好的心態,在遇到問題時能夠處變不驚并合理獨自地解決,能夠很好地適應周圍環境的變化。中小學生在學習成長的過程中可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我們要對他們進行及時的心理輔導,如果不能將內心的問題及時化解,會對中小學生成長造成負面的影響,所以對中小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管理是十分有必要的。
三、中小學班主任管理的創新
(一)注重培養責任意識
注重中小學生的責任意識很重要,很多家長對孩子過于寵愛,導致孩子心里認為這是父母應做的,即使在與別人相處的過程中依舊毫無禮貌,不會站在別人的角度上去考慮問題,這不僅會影響孩子的身心健康成長,還會讓班主任的管理變得更難,因此,班主任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對他們進行教育引導,與家長進行合作教育,讓他們認識到無論任何事情都不是任意發生的,做任何事都應承擔相應的責任,開展有關責任的教育活動,在他們認識到責任的重要性后,不僅可以減少教師的工作量,還可以讓他們健康快樂地成長。
(二)以人為本進行管理
班主任在班級管理的過程中應堅持以人為本,要兼顧所有的學生,對于特殊的學生應采用特殊的方法,避免說教式管理,讓學生對班主任感覺到溫暖而不是畏懼,與學生建立和諧友愛的師生關系,這樣就能順利地對學生進行管理。從學生的角度出發,真正考慮到他們的切身利益,多與學生進行心理上的交流,建立濃厚的感情,這樣管理起來就可以更加方便。
(三)建立學生管理制度
中小學生在人生的初級階段,心智還不成熟,但是他們也可以扮演管理者的角色。在班級中建立學生管理機制,在管理別人的過程中也有效地管理自己,以班主任為中心建立相適合的管理機制,學生管理者的培養工作由班主任擔任,班主任與中小學生的內心想法可能存在著差異,有些真實的想法不會真正表達出來,但是可以通過學生管理者對班主任訴說,這樣可以更加有效地對班級進行管理。選擇更加適合的管理方法,在學生管理的過程中也鍛煉了學生的綜合能力,班級的管理者可以定期轉換,讓每個同學都切身體會到自己所需要擔當的責任,這樣就可以在不斷的實踐過程中尋找到真正適合中小學生班級的管理方法。
(四)真誠對待學生
班主任在管理班級的過程中,應以和藹的態度對待每一位學生,不應因為學習成績好壞而評判人本身的好壞,使學生心中對教師嚴厲的形象徹底改變,即使是犯了錯的學生,也應虛心耐心地教育。這樣對以后的班級管理也會帶來積極的影響,從做的每一件事、說的每一句話開始改變,放下教師的身份,以朋友的身份與學生進行真誠的交流,言出行必果,答應學生的事情必須做到,讓他們在內心覺得教師是真心對待我們的,傳授我們知識,教育我們做人。這就會在很大程度上促進對中小學生班級的管理。
(五)根據實際情況創新管理方法
不同的班級有不同的學習情況,可能對道德的認知也不在一個層次,這樣我們就應根據實際情況,創新管理方法,找到適合本班級的管理方法,同時班主任之間應進行多方面的交流,互相學習管理方法,這樣就可以不斷地豐富管理方法,轉變個人觀念,創新管理方法,改變傳統的管理方法,注重學生的全面發展。對班級的教育也要采取多樣化的管理,可以通過一些教育活動對學生進行教育,讓他們在實踐的過程中接受真實意義上的教育。
四、新時期農村中小學班主任管理特點分析
(一)管理方式多樣化
新時期農村中小學班主任管理方式應是多樣化的,與學生進行平等的對話,雖然這需要很長一段時間的認識,但是隨著時代的進步,班主任的管理方法也應不斷地更新,引發學生內心的自覺性,提高自控力,摒棄傳統的以說教為主的管理方式,不只是班主任的被動管理和學生的自主管理,還應在原來的基礎上創新出更多的管理方式,最后找到符合自己班級的管理方式。
(二)尊重學生的個性化發展
有的學生天生并不喜歡學習,俗話說,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新的形勢下,班主任要注重特殊學生的個性化發展,尊重他們的選擇,因材施教,針對不同的學生進行不同的管理方式,發掘學生內外的潛力,讓他們自覺地發現自己存在的價值,并不是說讓班主任放棄對他們的教育,而是要注重特殊化管理。注重培養他們的某一方面特長,學習也許不是他所感興趣的,但是過硬的技能也可以讓他們長大后在社會中能夠立足。
(三)師生間可以多方面交流
與學生進行心理交流至關重要,現在的中小學生受外界的影響很大,如果他們不想進行面對面交流,可以通過匿名信的方式來進行師生間的溝通或者微信等現代交流工具,這樣就可以讓學生把心中真實的想法表達出來,這樣班主任可以真正了解他們的內心,從他們的角度對學生內心心理情結進行分析,幫助他們解決學習和生活中的問題。同時師生間的交流還可以讓教師發現應增加什么樣的管理內容,當管理內容得到充實,學生的全方面發展也會得到有效的提高,為他們以后的學習和成長打下堅實的基礎。
現在農村中小學班主任對學生的有效管理很艱難,需要改革創新管理理念,尋找根本原因,班主任的管理方法存在一定的問題,要想讓中小學生擁有更好的成長學習環境,就應對班主任的管理理念進行創新。新時代下對中小學班主任的管理也提出了更好的要求,找到并改正工作中的不足,構建合理的管理體系。讓中小學生在良好的環境中更好地成長,將班級的發展與班級內每一個學生聯系起來,教師要根據實際情況適當地增加管理內容,讓農村中小學生得到全方面的發展。
參考文獻:
[1]邱和娣.語文教學要注重培養學生的責任意識[J].寧波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 2012(2).
[2]梁靜.論新時期農村小學班主任班級管理藝術[J].教育科學:全文版,20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