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旭 張容
【摘要】目的 分析痔瘡手術治療中展開疼痛護理的效果。方法 于我院2018年7月初~2019年6月底隨機選定52例痔瘡手術患者,分組原則是隨機數字表法,為26例實驗組患者展開常規護理+疼痛護理,為26例對照組患者展開常規護理。結果 對比對照組,實驗組術后疼痛、術后創口愈合時間、滿意度均明顯更佳,統計學表達存在明顯差異,P<0.05。結論 痔瘡手術治療中展開疼痛護理,效果理想。
【關鍵詞】痔瘡手術;疼痛護理;效果
【中圖分類號】R473.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20.10..01
臨床常見痔瘡,發病部位是肛門、直腸黏膜下、肛管皮膚下,主要臨床癥狀是靜脈叢淤血、曲張等,屬于靜脈團塊[1]。本組實驗中入組52例患者,研究課題是痔瘡手術治療中展開疼痛護理的效果。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從我院隨機選擇52例痔瘡手術患者,時間控制在2018年7月初~2019年6月底,均知情同意,分組時,遵循隨機數字表法,實驗組納入患者26例,男女比例分別是16例及10例,年齡分布是21歲~74歲,中位年齡是46.5歲,病程2年至9年,中位病程4.5年;對照組納入患者26例,男女比例分別是15例及11例,年齡分布是22歲~75歲,中位年齡是46.0歲,病程1年~8年,中位病程4.6年。比較兩組患者基線資料,統計學表達不存在差異,P>0.05。
1.2 方法
為26例對照組患者展開常規護理:護士應做好患者切口護理及體位干預,觀察患者病情,干預患者飲食,為患者實施心理干預等,將各項護理措施落實到位。
為26例實驗組患者展開常規護理+疼痛護理,在對照組護理基礎上,開展以下護理:(1)對患者進行全面評估。了解患者實際病情,根據患者個體差異,評估患者手術疼痛程度,為患者制定合理護理計劃。(2)心理干預。由于患者肛門位置特殊,容易羞澀,加之老年患者機能下降,手術治療過程中,存在一定風險,容易合并負面情緒,可對患者手術順利性造成一定不良影響。在護理過程中,護士應主動溝通患者,為患者詳細介紹疾病相關知識、醫院環境、治療方法、醫護人員等,告知患者可能出現的意外事件,告知患者如何對癥處理,將患者內心疑慮及疑問進行有效消除,促進患者治療依從性大大提高,確保患者心態良好,促使患者積極配合手術。(3)強化患者體征觀察。護士應對患者各項體征進行細致觀察,做好患者保暖工作,確保患者體征平穩,若存在異常,應及時上報,為患者提供對癥處理。另外,護士應對患者創口滲血情況進行細致觀察,將敷料及時更換,確保患者皮膚清潔及干燥[2],將患者感染率有效減少。(4)疼痛干預。護士應利用分散患者注意力的方式,利用音樂療法及身體放松等辦法,將患者痛閾降低,若患者疼痛嚴重,應給予患者實施止痛藥物處理。
1.3 效果分析[3]
疼痛輕微,可忍受,不影響患者生活及睡眠,為輕度疼痛;中度持續性疼痛,可生活自理,但是可影響患者睡眠,為中度疼痛;重度、強烈持續性疼痛,可對患者睡眠造成嚴重影響,為重度疼痛。
利用自擬調查問卷,統計滿意度。
1.4 統計學計算
本文綜合分析了入組患者計量資料、計數資料,分別行t檢驗、x2檢驗,計算數據過程中使用SPSS 19.0軟件,表示方式分別是(x±s)、率,統計學意義存在,P<0.05。
2 結 果
實驗組術后疼痛、術后創口愈合時間、滿意度均明顯更佳,對比對照組,統計學意義存在,P<0.05。
3 討 論
痔瘡手術患者屬于肛腸科疾病,臨床發病率較高,根據發病部位,將患者分型,包括混合痔、外痔、內痔等,便血、疼痛及脫垂是本病患者主要癥狀,應給予患者實施手術治療,常見術后疼痛,臨床上為了減輕患者疼痛程度,應給予患者強化護理干預,因此,臨床上提出了疼痛護理,效果顯著。
本組實驗得出:實驗組術后疼痛、術后創口愈合時間、滿意度均明顯更佳。
綜上,痔瘡手術治療中展開疼痛護理的效果理想,值得臨床推薦,可明顯改善患者術后疼痛、術后創口愈合時間、滿意度。
參考文獻
[1] 郭海燕.痔瘡手術治療中疼痛護理的應用效果研究[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6,16(44):259-259.
[2] 陳美蘭.疼痛護理在痔瘡手術治療中的應用分析[J].中國實用醫藥,2014(14):196-198.
[3] 榮桂芳,RongGuifang.疼痛護理在痔瘡患者手術中的應用[J].醫療裝備,2016,29(17):146-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