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芳
摘 要:在小學數學的教學課堂中培養學生的傾聽能力。有助于規范課堂教學秩序,提高學生知識輸入的有效性。因此,小學數學教師在教學中,要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采取多元化的方法培養學生的傾聽習慣,促使學生傾聽能力的提升。
關鍵詞:小學數學;傾聽能力;培養對策
在學生學習的過程中,“聽”是獲取知識的有效途徑。學生要想取得好的學習效果,必須具備良好的傾聽習慣,通過有效的“聽”來汲取知識的營養,提高學習質量。對很多人而言,“聽”是一件簡單的事情,但對于小學生而言,要真正做到認真“聽”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筆者在小學數學的教學中發現:很多小學生缺乏傾聽的習慣,很多時候,教師話才說了半句,學生就開始嘰嘰喳喳插嘴。雖然教育改革背景下,我們需要強化學生的“主體性”,不能“禁言”,但如果整個課堂學生都在打斷教師的話,都在發表自己的觀點,又如何確保知識輸入的有效性呢?基于此,筆者認為:小學數學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要積極培養學生良好的傾聽習慣,提高學生的傾聽能力,讓學生做到“不該說的時候就不說”,促使學生數學學習質量的提升。
1 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傾聽能力的必要性
近年來,伴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推進,釋放學生的“天性”成為了教育改革的亮點之一。就改革制度本身而言,無可非議,學生的主體性需要得到充分的發揮。然而,在真正的教育實踐過程中,不同的人對教育改革制度的解讀又存在一定的差異性,致使“強化學生主體性”成為了“不約束”學生的借口,以至于部分班級課堂紀律不佳,影響了教學效果的提升。在此背景下,筆者認為:小學數學教師在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傾聽能力,具有必要性。
1.1 有助于規范課堂教學秩序
常言道:無規矩不成方圓。就教學課堂而言,我們需要一定的制度、秩序,方能確保教學活動的有序進行。而要使教學課堂有序發展,教師培養學生的傾聽習慣和能力至關重要。試想:如果學生在教學中缺乏傾聽的習慣,無論是教師說什么,學生都可能插話,一個班幾十個學生,且不是嘰嘰喳喳、亂糟糟一團?而教師在教學中注重對學生傾聽習慣的培養,有助于讓學生懂得“聽”的重要性,懂得“什么時候該說,什么時候不該說”,規范課堂教學的秩序,確保教學活動的有序進行。
1.2 有助于提高知識輸入的有效性
對小學生而言,任何一個科目的教育都屬于啟蒙教育。學生尚缺乏自主學習的能力,很多知識都需要教師悉心教導,方能取得好的學習效果。而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聽”則是獲取知識的重要途徑。如果學生在課堂中沒有認真聽,或者開小差,或者七嘴八舌,又如何確保知識的輸入呢?基于此,小學數學教師在教學中注重對學生傾聽習慣的培養,讓學生懂得認真聽講,聚精會神聽講,將會取得事半功倍的學習效果,全面提高學生知識輸入的有效性。
2 小學數學教學中如何有效地培養學生的傾聽能力
2.1 悉心教導,讓學生懂得聽的意義
小學生雖然活潑好動,但也并非“不懂道理”。很多小學生在教學的過程中,都還是比較聽從教師的教導的。因此,要想培養小學生良好的傾聽習慣和能力,小學數學教師在教學中,應當積極引導學生,讓學生懂得聽的意義。例如,在課堂教學中,針對學生不認真聽課,或者是急于表現、急于表達自己觀點的,教師可以巧妙地提醒,正面引導學生:要學會靜心,把教師講的聽了,在適當的時候提出自己的觀點。如果學生懂得靜心聽教師講解了,老師要適時給予學生語言上的鼓勵、表揚,讓學生感知“聽”的重要性,久而久之,學生逐漸養成傾聽的習慣,進而促使傾聽能力的提升。
2.2 明確課堂紀律,規范學生的言行
無規矩不成方圓。當今時代的小學生,具有較強的自主性。如果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沒有明確的課堂紀律制度,將難以約束學生。而一旦放手,學生便如同脫韁的野馬不可控制。因此,小學數學教師在教學中應當明確課堂紀律,如:學生在提問或者是回答問題時,需要舉手方能發言。這樣的課堂紀律制度,有助于培養學生的傾聽習慣,同時也讓學生懂得一些社會交往的禮儀,不斷規范學生的言行,為培養學生良好的傾聽習慣奠定基礎。
2.3 運用小技巧,培養學生傾聽的能力
在培養學生傾聽能力方面,課堂紀律制度是基礎,而教師的教學技巧、方法等則是保障。小學數學教師在教學中,要深刻認識到自己的教學對象是“小學生”,因此,責備、批評絕不是解決問題的辦法,而采取一些“小妙招”,則有助于取得好的教學效果。例如,當教師發現部分學生開始“坐不住”、交頭接耳時,就可以用語言進行暗示:看誰坐得最好,是坐姿小標兵;看誰的小耳朵在聽話,小嘴巴拉上了拉鏈。等等,這樣的語言暗示,能夠讓學生迅速“收心”,比批評和教育更加有意義。此外,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還可以采取正面激勵的方式引導學生聽:不在教師講課時打斷教師講話,并且舉手提出問題的學生,教師可以獎勵一朵小紅花,積累到20朵小紅花的學生,可以獲取一個獎品。這種獎勵制度的實施,有助于逐漸讓學生養成聽的習慣,進而促使學生傾聽能力的提升。
2.4 科學安排教學環節,引導學生傾聽
培養學生的傾聽能力,并非是讓學生整堂課禁言,而是要在合理的時機提問或者是表達觀點。因此,小學數學教師在教學中,要科學安排教學環節,引導學生傾聽。例如,教師在每堂課都設置幾個提問的環節,這個環節,可以是教師向學生提問,也可以是學生向教師提問。而在基礎知識講解過程中,學生則需要認真聽講。
綜上所述,小學生在成長的過程中,懂得傾聽是一個優良的品質。針對當前很多小學生缺乏傾聽習慣的現象,教師在數學教學的過程中,要科學引導,讓學生懂得認真聽講,科學提問,提高學生的傾聽能力,為全面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奠定基礎。
參考文獻:
[1] 洪背清.有效培養學生傾聽能力的策略——以小學數學教學為例[J].新課程研究,2016,(07):85-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