聶麗
【摘要】小學生這一年齡階段,抽象能力較弱,對于理論性內容缺乏學習興趣。而教師在語文課程的實際教學中,也缺少適宜的方式方法,無法很好的利用小學生在該年齡段的特點進行因材施教。而讀寫繪作為一種充分利用小學生當下思維方式特點的教學方法,可以彌補傳統語文教學中的不足,提高語文教學的效率。
【關鍵詞】小學語文 讀寫繪 結合方法
在語文教學中,讀寫繪是一種獨特的教學方法,它以讀為基礎,將寫與繪相結合,充分利用了小學生的具象思維,將枯燥的文字轉換為生動有趣的形式,讓學生可以更容易接受。但是在目前,很多學校都還在采用傳統的教學方法,因此讓很多學生無法有效地進行語文學習。
一、讀寫繪是什么
在傳統地語文教學中,小學生因為沒有形成良好的閱讀、寫作習慣,因此,在一二年級的語文教學中,都以字詞句的學習為主。而正式的語文教學一般都是在三年級以后才進行。但是在正式的語文教學中,一般都存在教學方式死板,教學內容枯燥等問題。
讀寫繪包括了閱讀、寫作以及繪畫等內容,它以閱讀為基礎,將寫與繪相結合,在提高學生學習興趣以及效率的同時,還可以促進小學生的智力發育,更好地將素質教育融入實際教學中。
二、讀寫繪與語文教學的結合方法
1.將繪本穿插進教學中,提升閱讀趣味性
在傳統地語文教學中,教師一般都以教授知識為目的,并不會過多地關注學生的學習興趣是否高漲,這樣的教學方法并不能真正讓學生學以致用,因此在語文教學中,教師可以充分利用該年齡段學生的特點,根據課文內容來進行繪本創作,通過豐富多彩的繪本,來提高學生的閱讀興趣,讓學生可以更主動地去學習語文。
如在人教版三年級語文下冊中,有一篇課文為《海底世界》,課文開頭為學生講述了為什么海底世界是黑暗的,并且還簡單介紹了海底世界的景色。文中還通過一系列的修辭手法,向學生描述了海底世界的聲音和一些動物。這篇課文雖然有一定的趣味性,但是由于小學生的社會經驗很少,因此很難在第一時間理解什么是海底世界。針對這種情況,教師可以根據課文內容制作相應的繪本,尤其是文中提到的海參以及章魚等動物,可以單獨對這些動物制作一些簡單的介紹性繪本。在實際的教學中,以形象生動的方式,將這些繪本內容穿插進課文的教學中,為學生展現海底世界的景象,促進學生對海底世界的認識,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課文內容,提高其想象力和觀察力。
2.將寫繪貫徹課堂始終,增加課堂互動性
應試教育在目前依然是主流的一種教學方式,很多教師在教學中,都會下意識地增強自己對于課堂的主導地位,弱化學生在課堂上的話語權,這樣的教學方法對教師來說,可以大幅度提高課堂的教學速度,充分地利用課堂上的每一分鐘進行授課。但是對于學生來講,尤其是小學生,失去了參與感的課堂,只會進一步削弱其學習的主動積極性,并且在時間有限的一節課中,接收到大量知識的“轟炸”,只會讓學生失去學習重點,不利于其學習效率的提高。而讀寫繪的教學方式,其特點就是提高學生的自主積極性,鼓勵學生參與課堂,在互動中讓學生的學習思考能力得到升華。因此,在讀寫繪的教學中,應該改變課堂的教學形式,削弱教師在課堂上的主導地位,通過合適的方法促進學生的課堂參與度。
如在人教版語文一年級下冊中,有一篇課文為《動物王國開大會》,課文中講述了狗熊幫助老虎通知大家開會的故事。課文中大部分內容都是以對話為主,幾乎沒有太多修辭手法,讀起來簡單易懂。在實際地教學中,教師可以將課文內的動物角色進行適當地分配,讓學生模仿動物角色的特點,將課文內容演繹出來。在這之前,可以讓學生根據自己的角色,來制作相應的動物面具。這樣可以大大提高學生在課堂上的參與度,提高教師與同學之間、同學與同學之間的互動性,將學習趣味化,讓學生在娛樂中深化學習效果,培養其自主思考能力。
3.及時進行寫作練習,讓學生做到學以致用
在日常的語文教學中,教師一般會在課堂上進行知識講解,而類似于寫作等練習一般都以家庭作業的形式布置給學生,這種做法雖然可以節省課堂時間,保證教學進度的快速推進。但是,從學生的角度來看,從教學結束到晚上開始進行家庭作業之間的時間空缺,會讓學生逐漸開始遺忘課上所學的內容,導致學生無法及時做到學以致用。因此,教師在語文教學中,應該將寫作練習穿插入教學活動中,讓學生及時進行鞏固,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課上所學的知識,提高其創作能力,避免因空檔時間過長而導致遺忘。
如在人教版語文四年級上冊中,有一篇課文為《火燒云》,課文應用了許多修辭手法,生動形象的給讀者描繪了火燒云的發展過程。文中將火燒云比作“馬”“大狗”以及“大獅子”等,十分形象生動,這對于小學生來說,是極具有學習參考意義的。因此,教師在教學中,可以將課文中所用到的寫作方法進行概括總結,供學生學習參考,然后在課堂中,給學生布置一個題目,讓學生根據課文的形式以及寫作手法,進行仿寫練習,在學生可以熟練掌握寫作手法以后,就可以將題目的難度升級,讓學生進行更復雜的寫作練習,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寫作手法,加深相關知識點的印象,促進其寫作能力的提高。
4.培養學生寫繪能力,促進學生想象力的提高
在語文教學中,大部分知識都是以課文為載體進行教學,而課文一般是以文字的形式呈現給學生的,如果課文內容屬于科普類說明文、議論文或是包含大量修辭、比喻等寫作手法的散文,會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產生一定的障礙,再加上小學生在當前年齡段中缺少足夠的社會經驗,無法對課文中所涉及的過于專業化的名詞術語做到更好地理解。因此,在實際地教學中,教師可以鼓勵學生將所學內容以手繪的形式展現出來。小學年齡段的學生,對于色彩以及形狀都比較敏感,通過這種教學方法,不僅可以提高學生對于課文內容的理解,還可以提高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幫助其更好的進行語文學習。
如在人教版語文三年級上冊中,一篇課文為《大自然的聲音》,課文對大自然中的各種聲音,以多樣化的修辭方式呈現出來,這其中使用最多的就是擬人化手法,如“當狂風吹起,整座森林都激動起來”“當小雨滴匯聚起來,他們便一起唱著歌”。但是對于想象力比較有限的小學生來說,這樣的修辭手法顯然具有一定的難度,不利于其更好地理解課文。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在課文教學結束后,鼓勵學生將所學到的內容,以手繪的形式展現出來,例如可以讓學生就自己的理解,將文中所提到的風、水以及動物等“音樂家”“歌手”,以簡單的線條和色彩描繪出來,并鼓勵學生進行展示,幫助學生在學習課文的同時,更好地提高想象力。
三、結束語
由此可見,在目前的語文教學中,都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疏漏,這些疏漏都在影響著小學生的學習效率。而讀寫繪可以將學生的學習興趣充分調動,促進其學習效率的提高,并且還可以在學習中提高小學生的想象力、創造力,幫助其更好地打好語文基礎,為今后的閱讀寫作能力打好基礎。
參考文獻:
[1]王璐璐.小學低年級“讀寫繪”繪本閱讀方法的應用研究[J].新課程,2018,(06):7.
[2]張亞云.繪本在小學語文低段創意讀寫活動中的運用[J].語文課內外,2019,(09):349.
[3]應紅英.淺談繪本的創意讀寫策略[J].語文世界,2018,(10):63.
[4]于立新.讀寫繪在小學低段語文教學中的實踐研究[J].學周刊,2019,(0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