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賢茂 陳波 許瑞華


【摘要】 目的:研究早期腸內營養支持在重癥腦血管病治療中的應用效果。方法:隨機選取2018年8月-2019年8月筆者所在醫院收治的重癥腦血管病患者130例,隨機分為早期腸內營養支持組(發病1 d內,n=65)和晚期腸內營養支持組(發病1 d后,n=65),統計分析兩組血清前白蛋白、白蛋白水平,腸內營養并發癥發生情況,脫機成功率、1個月生存率,消化道出血、呼吸機相關性肺炎發生情況。結果:治療后早期腸內營養支持組血清前白蛋白、白蛋白水平均高于晚期腸內營養支持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早期腸內營養支持組腸內營養并發癥發生率為9.2%(6/65),低于晚期腸內營養支持組的29.2%(19/6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早期腸內營養支持組脫機成功率、1個月生存率均高于晚期腸內營養支持組,消化道出血、呼吸機相關性肺炎發生率均低于晚期腸內營養支持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早期腸內營養支持在重癥腦血管病治療中的應用效果較晚期腸內營養支持好。
【關鍵詞】 早期腸內營養支持 重癥腦血管病 應用效果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effect of early enteral nutri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severe cerebrovascular disease. Method: A total of 130 patients with severe cerebrovascular disease in our hospital from August 2018 to August 2019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he early enteral nutrition support group (within 1 day of onset, n=65) and the late enteral nutrition support group (after 1 day of onset, n=65). The levels of serum prealbumin, albumin, complications of enteral nutrition, weaning success, one month survivals and occurrences of hemorrhage of chemotaxis tract and ventilator-associated pneumonia of the two groups were statistically analyzed. Result: After treatment, the serum prealbumin and albumin levels in the early enteral nutrition support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late enteral nutrition support group,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The incidence of the enteral nutrition complications in the early enteral nutrition support group was 9.2% (6/65), which was lower than 29.2% (19/65) in the late enteral nutrition support group,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The success rate and 1-month survival rate of early enteral nutrition support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ose of late enteral nutrition support group, and the incidence of gastrointestinal bleeding and ventilator-associated pneumonia were lower than those of late enteral nutrition support group,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Conclusion: The effect of early enteral nutrition support in the treatment of severe cerebrovascular disease is better than late enteral nutrition support.
重癥腦血管病患者預后康復會在早期營養不良的情況下受到不良影響,造成生存率降低,因此,臨床應該將早期營養支持放在重癥腦血管病患者治療中的重要位置[1]。本文研究了早期腸內營養支持在重癥腦血管病治療中的應用,具體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隨機選取2018年8月-2019年8月筆者所在醫院收支的重癥腦血管病患者130例。納入標準:(1)均接受氣管插管機械通氣治療;(2)均具有正常的肝腎功能。排除標準:(1)有嚴重代謝性疾病;(2)有外傷;(3)接受過胃腸道有創性操作。隨機分為早期腸內營養支持組(發病1 d內,n=65)和晚期腸內營養支持組(發病1 d后,n=65)。早期腸內營養支持組男45例,女20例,年齡58~80歲,平均(63.3±11.4)歲;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評分3~8分,平均(6.5±1.4)分。晚期腸內營養支持組男43例,女22例,年齡59~80歲,平均(64.4±11.5)歲;GCS評分4~8分,平均(6.2±1.3)分。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患者均知情同意。
1.2 方法
早期腸內營養支持組患者在發病1 d內接受腸內營養支持治療,晚期腸內營養支持組患者在發病1 d后接受腸內營養支持治療,具體操作為:依據125 kJ/(kg·d)比例給予患者鼻飼輸注TPF-T瑞能腸內營養乳劑(華瑞制藥有限公司),經靜脈營養補充不足部分。初始泵入速度設定為20~30 ml/h,之后逐漸增加,將最大泵入速度控制在60~80 ml/h以內。連續輸注,15 h/d,然后休息,對間斷持續泵入原則進行嚴格遵循。如果患者胃殘余量>100 ml,則減少泵入量;如果患者胃殘余量>300 ml,則將泵入停止。
1.3 觀察指標
(1)營養指標,包括前白蛋白、白蛋白;(2)腸內營養并發癥發生情況;(3)脫機成功率、1個月生存情況;(4)消化道出血、呼吸機相關性肺炎發生情況。
1.4 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 21.0統計學軟件進行分析和處理,計量資料以(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字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治療前后血清前白蛋白、白蛋白水平比較
治療前兩組血清前白蛋白、白蛋白水平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早期腸內營養支持組各指標均高于晚期腸內營養支持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兩組腸內營養并發癥發生情況比較
早期腸內營養支持組腸內營養并發癥發生率為9.2%(6/65),低于晚期腸內營養支持組的29.2%(19/6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3 兩組脫機成功率、1個月生存率、消化道出血、呼吸機相關性肺炎發生情況比較
早期腸內營養支持組脫機成功率、1個月生存率均高于晚期腸內營養支持組,消化道出血、呼吸機相關性肺炎發生率均低于晚期腸內營養支持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3 討論
危重癥疾病患者的腸黏膜在急性期對缺血具有較低耐受能力,極易有缺血-再灌注損傷發生,在腸黏膜細胞的生長、增殖、修復過程中,接觸腸黏膜的食糜發揮著極為重要的作用[2]。在患者入院1 d內特別是6 h內讓其進食能夠滋養機體腸黏膜,因此臨床應該盡可能早地給予患者腸內灌食[3-7]。腸內營養支持能夠為腸蠕動、黏膜生長、腸道激素分泌提供良好的前提條件,同時對腸黏膜屏障功能進行有效維持,從而促進消化道感染、腸源性感染發生的有效減少、機械通氣治療成功率的有效提升[8-10]。
相關醫學研究表明,早期腸內營養支持能夠對重癥腦血管病患者的營養狀態進行改善,促進其腸內營養并發癥、消化道出血、呼吸機相關性肺炎發生的減少,為其預后轉歸提供良好的前提條件[11-16]。本研究結果表明,治療后早期腸內營養支持組各指標均高于晚期腸內營養支持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在腸內營養并發癥發生率方面,早期腸內營養支持組為9.2%(6/65),低于晚期腸內營養支持組的29.2%(19/6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早期腸內營養支持組脫機成功率、1個月生存率均高于晚期腸內營養支持組,消化道出血、呼吸機相關性肺炎發生率均低于晚期腸內營養支持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早期腸內營養支持在重癥腦血管病治療中的應用效果較晚期腸內營養支持好,值得推廣。
參考文獻
[1]朱娟,王龍安,秦歷杰,等.腸內營養序貫療法在重癥腦血管病的應用[J].中華急診醫學雜志,2018,27(8):872-875.
[2]韓曉麗,杜湘琳,楊金萍,等.質子泵抑制劑與早期腸內營養支持治療重癥腦卒中病人應激性潰瘍的防治作用研究[J].中西醫結合心腦血管病雜志,2017,15(17):2177-2180.
[3]金鑫,史穎,王德超,等.早期腸內營養對重癥腦血管病病人呼吸機相關性肺炎的影響[J].腸外與腸內營養,2017,24(6):341-345.
[4]薛偉偉.早期腸內營養對重癥腦血管病患者營養狀態和胃腸功能的影響[J].齊魯護理雜志,2017,23(9):107-109.
[5]吳莉娟.早期腸內營養對重癥腦血管病病人療效的影響[J].腸外與腸內營養,2016,23(3):155-157.
[6]殷振江,王力.早期腸內營養對重癥腦血管病患者營養狀況、免疫功能及預后的影響分析[J].國際神經病學神經外科學雜志,2015,42(5):436-438.
[7]王燕宏,周峰,李新毅.重癥腦卒中病人早期營養支持的隨機對照研究[J].中西醫結合心腦血管病雜志,2016,14(18):2173-2176.
[8]任海蓉.早期腸內營養支持在重癥腦血管病治療中的臨床應用效果分析[J].中外醫療,2018,37(19):63-65.
[9]李方睿.早期腸內營養支持在重癥腦血管病治療中的臨床應用價值[J].中國社區醫師,2017,33(30):54,56.
[10]喻燕.早期腸內營養在重癥腦血管病患者中的應用[J].醫療裝備,2019,32(3):84-85.
[11]白云江.早期免疫腸內營養支持促進老年重癥腦血管病患者免疫功能恢復的效果觀察[J].中國衛生標準管理,2015,6(18):46-47.
[12]李永軍,孫麗麗,彭芬加,等.自制肉蓯蓉勻漿膳應用于重癥腦血管病急性期的營養效果觀察[J].甘肅醫藥,2017,36(6):452-454.
[13]蘇躍康,李勤,邱亞,等.早期腸內營養在重癥腦血管病治療中的應用[J].中國醫藥科學,2012,2(5):29-30,33.
[14]寧文娟,谷春平,張冬梅,等.鼻腸管和鼻胃管在出血性腦血管病患者中的應用比較[J/OL].中華危重癥醫學雜志:電子版,2014,7(2):121-122.
[15]鄭麗芳,潘春聯,梅元武.早期免疫腸內營養支持對老年重癥腦血管病患者營養狀況及免疫功能的影響[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4,14(17):4824-4826.
[16]李慧聰,馬麗,王曉萍.早期胃腸內營養在重癥腦血管病治療中的療效觀察[J].中國醫學創新,2015,12(4):5-7.
(收稿日期:2019-11-22) (本文編輯:馬竹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