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晶
【摘要】情感教學在高中英語教學中起著不可忽視的關鍵作用。情感是一種心理體驗,具有積極和消極兩個層面。英語作為一門語言類學科,情感教學在其中影響著學生的學習動機以及學習效果。在高中英語教學中,教師需要將情感教學有效融入其中,為學生構建一種積極的情感體驗,讓學生樹立起良好的學習動機,從而優化學習效果。
【關鍵詞】情感教學?高中英語?學習效果
在高中英語新課標中,情感態度是課程目標的重要構成部分。英語不僅僅是枯燥單一的語音課程,而是為學生轉變思維結構、優化認知方式、促進人格的長遠健康發展提供途徑。對于社會而言,需要的也不僅僅是只有成績優異的單一人才。如果教師過于關注學生的成績而忽視其情感態度,將導致學生無法對所學知識加以良好地應用;學生的身心發展也較易出現問題,承壓能力較差。高中階段正是學生情感認知、價值取向發生轉變的關鍵時期。因此,將情感教學有效融入高中英語課堂十分必要。
一、情感教學在高中英語教學中的必要性
情感教學指的是充分激發出學生對學習的關注感、投入感和動機的教學模式,讓學生以良好的情感狀態投入到學習中,從而優化和改善學生的學習效果。高中生心理發展處于變動和不平衡時期,不同個體的發展過程和特征是不同的,它們表現出不同的規律和模式。高中生的心理狀態和情感認知在這一階段容易被塑造,同時,他們也需要正確價值觀和情感態度的引導。情感教學在高中英語教學中的應用對于高中生正確對待外來文化和本族文化,積極應對英語學習中的阻礙具有積極意義。
然而,在實際的教學中,往往出現情感教學和知識教學的失衡狀態。如果過度關注知識教學,學生的情感態度將無法得到正常地抒發和宣泄,其人格和精神發展將會受到阻礙。學生也無法在英語學習中感受到趣味性,其英語學習難以得到可持續性的維持。情感教學能夠有效調節師生之間的溝通與聯系,創設積極有效的課堂氛圍,有效調動學生促進英語學習的積極情感因素,對提升學生英語學習的綜合能力,優化教學效果具有積極意義。而相反,如果一味強調情感教學,學生對知識的掌握和理解將會受到消極影響,對其認知結構和知識儲備的形成帶來阻礙。學生之間存在較大的個體差異,他們具有獨特性和差異性。因此,在高中英語教學中應用情感教學時需要充分考慮學生的個體差異性,并采取相應的教學方法,不可一以概之。同時,需要平衡情感教學與知識講授之間的關系,促進二者的和諧全面發展。
二、情感教學在高中英語教學中的原則
1.興趣原則
興趣是良好的積極正面情感的催生劑。學生對英語學科的深厚興趣是學生維持可持續性英語學習的動力源泉。在傳統英語教學中,過多地強調英語的語法、單詞積累、詞組訓練等,學生將處于被動的學習狀態,無法對構建英語學習長久的關注和興趣。教師在設計教學時,可以充分調動一切因素,發掘英語文化中具有趣味性的一面,將其與現代化的多媒體技術融合,調動學生的多種感官體驗,將學生由負向的被動學習轉變為正向的主動學習,使其在思想層面改變對英語學習枯燥單一的既成刻板印象,為日后投入英語學習打下基礎。寓教于樂在情感教學中居于核心地位,在愉悅中接受知識有利于學生延長注意力的集中時間,更全面發揮自己的潛能和能力,激發出自己的創造創新精神,促進學生的可持續性學習。
2.情感原則
情感具有傳遞性和感召性。教師的情感態度、性格品質等因素對學生有深刻的影響。與此同時,英語學習中不可避免地涉及到英語國家的文化和習俗,以及作者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認知。因此,在高中英語教學中,教師在向學生傳授知識經驗時,需要引導學生體驗和感受其中的蘊含的情感指向,以情感和知識交融的方式,啟發學生及時調整自己的情感認知,保持良好的情感態度,以在收獲知識的同時構建積極飽滿的精神世界。作為學生的引路人,教師也需要在教學的每個環節入手,了解學生的個性差異,關注并關愛每一位學生的成長,不僅僅是知識的掌握和儲備,更要關注其心理狀態和人格養成。教師自身也需要及時調整情感狀態,以積極飽滿的精神狀態面對學生,傳遞健康的認知,在日常生活中通過語言以及肢體表達對學生產生積極正面的影響。
3.關愛原則
良好的師生關系是學生構建積極的情感認知的重要方面。教師自身的情感態度以及對待學生的關愛程度對學生是否熱愛學科、是否愿意積極地投入到學科的學習中具有重要的影響作用。師生關系越和諧,教學效果越好。教師在教學中首先要尊重學生。每一個學生都是擁有獨立意識的個體,并且師生之間的尊重和信任是相互關聯的,是雙向反饋的。教師需要注意自己的言語表達以及肢體行為,避免給學生傳遞出諷刺、挖苦、歧視等信號,而是讓學生在平等、和諧、自由的環境中感受到自己被尊重和理解。與此同時,教師還需要表達出對學生的期待,關注每一位學生的獨特之處,挖掘其優勢和特長,幫助學生樹立起學習的自信心和熱情。積極的鼓勵可以幫助學生點燃對自己的信心和認可,為他們克服學習生活中的困難和障礙提供精神動力,從而幫助他們在成功中不斷全面地認識自己,獲取長遠的可持續發展。
三、情感教學在高中英語教學中的作用
1.情感教學有利于優化學生的學習效果
在高中階段,英語學習的難度提升,對學生學習能力的提升有進一步的要求。在英語教學中融入情感教學,有利于使難以理解和接受的枯燥英語學習變得更加具有趣味性,從而激發學生投入到英語學習中的熱情和意愿。教師的適當鼓勵有助于幫助學生樹立積極健康的情感認識,在學習中產生滿足感和成就感,激發其對學習的內在追求動力。同時,情感教學也有利于營造充滿溫暖、關愛等正面情感因素的學習環境,增強學科對學生的吸引力。情感態度的轉變將對學生的學習態度、學習方式以及投入程度產生深遠影響,從而不斷優化和改善學生的學習效果。情感教學對學生的知識學習由此也會得到相互促進和發展。
2.情感教學有利于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
情感教學為師生間加強溝通與了解提供了契機和途徑。良好的師生關系對學生評價學科以及投入學習具有積極影響。傳統的師生關系已經不再適應現代教學的發展需要,師生之間需要構建平等、信任、融洽的良好關系。教師需要深入了解學生的情感世界和價值認知,了解不同階段和不同個體學生的發展特點與差異,深入到學生中間,與學生平等地交流,構建學生對教師的信任感。良好的師生關系對教學效果具有積極影響。真誠和關愛始終是教學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方面。教師也需要多對學生進行鼓勵教育,讓學生充分認識到自己的閃光點,并敢于表現出來。教師在學生展示期間多與其進行眼神交流,在展示后多用鼓勵性的語言進行肯定,以合適的方式表達對學生的建議。
情感教學作為一種新的教學方式,在高中英語教學中的作用需要得到重視和應用。教師需要正視情感教學的必要性,平衡其與知識教學的關系,促進二者的共同發展。同時,教師需要在情感教學中秉持興趣性、情感性和關愛性等原則,充分發揮情感教育的教學優勢,提升學生對英語學習的關注感和投入感,改變其學習方式,促進教學效果的優化。作為教師,也需要不斷提升自己的情感認識水平,做到真正的尊重和熱愛學生,為學生做出榜樣。與此同時,教師也需要關注學生的精神世界,因材施教,從而提升英語教學效果、豐富學生的情感認知,培養健全的人才。
參考文獻:
[1]田素穎.英語課堂中滲透情感教育的原則[J].學周刊,2014,(29):68.
[2]李弦.高中英語課堂教學的情感投入問題[J].文教資料,2018,(26):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