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勇



2001年《中國學校體育》雜志推出了一個嶄新的欄目——一線話題,從那一刻起我便與這個欄目結下了不解之緣。 在此后近20年的時間里一直與它保持密切聯系,并一直是“一線話題”欄目的聯絡員(圖1)。我見證了它的壯大,它也見證了我的成長。在“第四屆全國學校體育優秀教育教學案例征集活動”如火如荼開展之際,我回想“一線話題”欄目組組織的10次賽事,培養了如我一樣不計其數的體育教師,同時也喚醒了大家的感恩之心,奉獻與回報之意,所以我在第一時間就報名了志愿者,準備盡自己的所能去回報《中國學校體育》雜志,用奉獻智慧與時間的實際行動為全國的年輕體育教師們服務。
一、回顧
第1次2003年:紙飛機比賽
2003年第1期《中國學校體育》雜志“一線話題”欄目刊發了《全國中小學生紙飛機游戲通訊賽規程》和《全國中小學生紙飛機游戲通訊賽成績表》,在這次比賽中我獲得了優秀指導教師獎(圖2),撰寫的通訊《讓你的飛機飛起來》和幾張比賽過程照片發表在2003年第3期《中國學校體育》,那一年我26歲。作為年輕教師的我,當看見那張獲獎證書時興奮不已。“紙飛機”游戲也讓當年參加比賽的學生更多地了解了體育游戲,體會到了投擲技術帶來的愉悅,更使他們的課余生活變得豐富多彩。
2003年第6期《中國學校體育》雜志“一線話題”欄目刊發了《全國新創體育教學游戲比賽規程》和《全國新創體育教學游戲比賽規程報名表》。該活動結束后,《中國學校體育》雜志隨即刊發“全國新創體育教學游戲比賽”獲獎名單(見圖3-1),并頒發水晶制作的優秀組織獎紀念品(圖3-2),同期配發了題為《讓參與者都有所得——寫在游戲比賽公布之時》一文。文中肯定了評委的敬業精神和實驗教師負責的態度。在這次活動中,我所任教的錦州市太和區平和小學獲得優秀實驗學校獎,作為本次比賽的實驗教師,我為得到了欄目組的高度評價而感到無比驕傲和自豪。
2004年第6期《中國學校體育》雜志“一線話題”欄目刊發了《全國中小學報紙系列游戲通訊賽規程》和《全國中小學報紙系列游戲通訊賽報名成績表》。再次成為實驗教師的我根據欄目組安排,對參賽教師設計的報紙游戲逐個進行實驗。2005年3月1日—4月30日,歷經兩個月的實驗,最終我所在的學校獲得“優秀實驗學校組織獎”(圖4),而我個人獲得了“優秀指導獎”。那段日子學生和我都非常開心,因為我們不僅得到了很多做游戲的機會,同時也開闊了眼界,堅定了我利用廢舊物品開發體育器材的信心。
第4次2005年:體育教學專題論文評比
2005年第4期《中國學校體育》雜志刊發了《2005年全國體育教學專題論文評比規程》(圖5)。當時我有特殊原因,錯過了這唯一一次沒能參與的活動,甚是遺憾。
第5次2006年:體育教學課時計劃評比
2006年第2期《中國學校體育》雜志“一線話題”欄目刊發了《2006年全國優秀體育教學課時計劃評比規程》和《2006年全國優秀體育教學課時計劃評比報名表》。作為此次比賽評委的我從2006年5月7日至6月6日陸續接到“一線話題”欄目組發來的參賽課時計劃百余篇,從合理性、可行性、實效性等多個方面進行甄別并最終上報我個人的評審結果和意見。2006年第9期《中國學校體育》雜志刊發了《2006年全國優秀體育教學課時計劃評比獲獎名單》(圖6-1),同期配發《為常態下體育課的優秀設計叫好》一文(圖6-2)。在“鳴謝”名單里我所在的學校躍然紙上,多日的付出與辛勞得到了認可,我為自己能為欄目組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深感欣慰。
2013年9月1日《中國學校體育》雜志社網站發布《2014年全國學校體育優秀教育教學案例評比規程》。評委會由體育教研員、體育特級教師、“一線話題”欄目組骨干成員和全國體育教學指導委員會的專家組成。我有幸成為本次比賽的評委。其間我接到評委會郵發過來的參賽稿件數十篇,根據評審要求進行打分、簡評、定級。獲獎名單刊發于《中國學校體育》雜志2014年第2期(圖7-1),同期配發《〈2014年全國學校體育優秀教育教學案例評比〉活動匯報》一文。我也為獲獎案例《抬起頭來才可愛》撰寫了一篇題為《沿著“正能量”的腳印前行》(圖7-2)的點評。通過這次評審,我對體育教育教學案例有了更深的理解。
2014年第9期《中國學校體育》雜志“一線話題”欄目刊發了《2014年全國體育教學課時計劃優秀成果評比規程》(圖8)。至今我的電腦里還保留著當時“一線話題”欄目組郵發過來的參賽課時計劃,每一篇課時計劃都凝聚了廣大體育教師的教學智慧,每每翻閱于我來說都是一次再學習的過程,能有這樣的機會真是一種幸運,這種幸運也幫助我積累了豐厚的教學經驗。
第8次2015年:第二屆案例評比
2015年9月《中國學校體育》雜志及網站共同發布《2016年全國學校體育優秀教育教學案例評比規程》,這一次較前幾次比賽最大的區別在于評審過程更加縝密,評委會對參賽案例進行了建立評審目錄、分組評審、大組評審、“反抄襲”檢查、總評終審5輪評審。這樣的評審辦法一直延續至今。作為本次評委成員之一的我(圖9)在案例簡評中寫道:“針對教學中出現的意外情況能夠因勢利導,能夠循序漸進大膽實踐,及時抓住教育契機,彰顯出新時期體育教師睿智的一面……”
第9次2017年:第三屆案例評比
2017年10月《中國學校體育》雜志及網站共同發布《第三屆全國學校體育優秀教育教學案例評比規程》,2018年第3期公布獲獎名單,同期配發《繁星點點把夢點亮》一文。記得在該文中有幾個關鍵詞“百里挑一”“服務意識”“服務行為”“擔當”,透過這幾個關鍵詞我們可以看到比賽的規范、評委的負責、欄目組的嚴謹、參賽教師的努力。文章最后一句話令我印象深刻:“我們期待著美麗的星星一顆顆冒出來……”我作為本屆評委撰寫的《一篇觸摸我們情感的案例》(圖10)和《小小案例,大大作為》分別發表于《中國學校體育》第8期和第11期。
2019年9月8日《中國學校體育》雜志及網站同時發布《第四屆全國學校體育優秀教育教學案例征集活動規程》。與往屆不同,這一屆評委由“一線話題”欄目志愿者服務隊承擔,即由篩選組志愿者和后勤組志愿者構成。“案例篩選組”負責入圍稿件的篩選工作;“后勤保障組”負責登記、下載、核對、“查重”、聯絡等后勤保障工作。志愿者的設定意味著將有更多來自一線的教師參與到該活動中來,將會凝聚更多的力量促使比賽向縱深發展。
二、感悟
“一線話題”欄目一直致力于服務一線教學,服務于基層體育教師,上述這些由“一線話題”欄目承辦的比賽,本人是見證者、參與者,更是受益者。我從當初二十幾歲的年輕教師變成如今不惑之年的成熟教師,職稱從初級升為高級,工作由體育教師調整為體育教研員,這里面飽含了太多“一線話題”欄目組對我的栽培與厚愛。受人滴水恩,須當涌泉報。在歷次比賽中,每當我接到任務從不敢有一絲懈怠,因為我能想像到比賽工作的繁雜,能感覺到比賽推進的艱辛,所以我愿意為“一線話題”付出和奉獻,這不僅是對欄目組的回報,更是想傳承這種精神,為更多的體育教師服務,讓更多的學生因為體育教師的優秀而感知體育運動的魅力,從而健康成長!
三、祝愿
時光荏苒,歲月如梭,“一線話題”欄目組組織比賽的過程宛如一條絲帶,貫穿近20年的時間隧道,它心系體育教師成長,啟迪體育教師智慧,鞭策體育教師進步;它用無華的言語昭示美好的未來。有一種義務叫培養,有一種責任叫回報,我們有理由相信在未來的日子里,更多德才兼備的體育教師一定會充分利用“一線話題”欄目組為大家打造的平臺加快成長速度,會有更多得益于“一線話題”的體育教師用行動回報我們的學生,用實際感恩中國學校體育。
借此機會,我們共同預祝“第四屆全國學校體育優秀教育教學案例征集活動”圓滿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