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麗紅
摘 要:在英語課堂中合理應用小組合作學習模式,有利于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促進學生想象力與創造力的提高,深化學生的英語學習思維。教師應了解小組合作學習的意義和原則,明確自身在小組合作學習中的作用,在英語課堂中采用合適的小組合作學習技巧,使學生在英語課堂學習中不斷提高英語聽、說、讀、寫能力。
關鍵詞:英語教學;小組合作學習;教學方法;學習任務
中圖分類號:G623.31;G633.41 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8-3561(2020)15-0130-02
小組合作學習又稱為協作學習,即把學生按照學習水平的差異分成不同的小組,按照教師的指令完成相應的學習任務。在此過程中,需要學生全員參與,主動探索,且同伴之間要互相激勵、共同提高。這種學習方式的理論形成是在20世紀70年代的美國,并逐漸形成了一整套系統的教育理論和策略。小組合作學習能很好地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活躍課堂氣氛,更注重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如何在英語課教學中正確使用合作學習策略,最大程度地調動學生積極性,成功完成課堂教學任務,是所有英語教師面臨的挑戰。本文對英語課堂中的小組合作學習技巧進行論述。
一、小組合作學習的意義
采用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不是要否定傳統教學,而是對教學傳統進行補充、改進,進而改變傳統教學系統中師生的交流模式,形成師生、學生與學生之間的全方位、多層次、多角度的交流模式,使小組中每個學生都有機會發表自己的觀點與看法,也樂于傾聽他人的意見。在小組合作學習中,學生感受到學習是一件愉快的事情,充分開發了情感資源,促進了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和諧發展,最終達到學會、會學、樂學的目標,進而有效地提高了教學質量。在這個過程中,學生跳出了課堂,又自覺回歸到了課堂。
二、小組合作學習的原則
第一,小組中的每個成員必須積極參與。在活動開始前,要給學生留一定的提問時間,以了解活動細節,或者做一次示范,以確保每位學生明確自己的責任和活動內容,從而積極參與到活動中。教師應鼓勵學生積極思考、討論,記錄并復述自己及同伴的觀點,從而樹立學習英語的信心。第二,每個小組成員需要完成本職工作。教師應給合作學習小組的學生布置不同的任務,讓他們各司其職,共同完成學習任務。教師可以一個特定話題為切入點,以討論的形式挖掘各種有用的信息,從而集思廣益,拓寬學生的思維空間,引發集體智慧,激活學生的創意與靈感,以滿足學生的多樣性需求。第三,每個人都要關心本小組其他成員的學習。增強學生的職責意識和奉獻意識,使同伴間相互依賴、相互補充,能使學生在合作學習中樹立合作意識,實現語言能力和交際能力并重,共同推進學習效果的提高。第四,教師幫助學生組建混合小組。混合小組可以是由英語水平高的學生和基礎較差的學生組成的小組,也可以是由不同性格或性別的學生組成的小組。這樣的小組可以促進學生互相了解,掌握更多的信息,還可以幫助學生學會怎樣與不同的人進行合作,從而提高學生的合作能力。第五,學生要學會怎樣合作。在小組學習的過程中,小組成員要互相鼓勵,相互幫助,學會合作,使小組合作學習發揮更大的作用,體會到合作的幸福感。
三、小組合作學習中教師的作用
小組合作學習的中心是學生,因為他們才是學習的主體。教師不能代替學生去思考、觀察、分析及總結,但是自身的主導作用也不能忽視。因此,教師作為組織者,在小組合作學習中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首先,小組合作學習要順利進行,要有明確的學習任務與目標,所以教師的引導作用一定不能忽視。其次,在實施小組合作學習的過程中,由于學生的差異性及活動設置的難易性不同,學生的反應也不同,這就要求教師必須要以最簡單、最易于學生接受的方式講解活動要求。特殊情況下,教師需要和基礎較好的學生做示范,創設良好的學習氛圍,給學生以心理上的支持。也就是說,教師的指令一定要明確、清晰,講解要仔細且有趣味性,才能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學習的全過程,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另外,在學生小組合作學習的過程中,教師需要在各小組之間巡視,傾聽并詢問學生的需求,及時地解答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遇到的難題,使學習效果達到最佳。
四、英語課堂中常見的小組合作學習技巧
第一,拼圖學習法(Jigsaw)。在課堂教學活動中,教師將學生分成3人~6人的小組,每個小組成員都有各自不同的學習任務。有相同任務的基本組學生再組成專家組,各專家組就同一任務進行研究討論后,專家組成員回到原小組,把自己掌握的信息告訴組內其他成員。第二,頭湊一起(Numbered Heads Together)。教師將學生分成若干組,每個組分別都有A、B、C、D編號的學生。教師提出問題,讓學生進行小組交流討論,并得出結論。當教師叫出編號(A、B、C、D)時,相應的學生對問題的答案和怎樣得出結論的進行介紹。第三,圈里圈外(Inside-Outside Circle)。教師讓學生圍成里外兩個圈,并給他們一個特定的任務。圈里和圈外的學生交換意見,然后外圈的學生按順時針方向移動一步,面對下一名學生,直到轉完一圈,完成學習任務。第四,小組成績分工法(Student Teams-Achievement Division)。教師先進行知識傳授,然后將學生分成4人~5人的學習小組。學生以小組合作學習的形式一起學習知識,直到小組所有成員都掌握了全部學習內容,然后參加個人測驗。教師將學生的得分與以往的測試得分相比較,計算出學生的個人提高分,然后將小組成員的個人提高分相加并計算平均值,得出小組得分。最后,教師根據小組得分給予各小組表揚或某種形式的獎勵。
這些方法在中小學英語教學中非常實用,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更重要的是避免了個別學生上課時注意力不集中的情況,而對基礎較薄弱但對英語學習興趣濃厚的學生來說,更是提供了難得的機會。小組合作學習策略的使用,不僅讓學生學到了知識,也讓他們釋放了自己,挖掘了自己的潛力,讓他們在學知識的同時,提高自身的合作能力和問題分析能力,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總之,小組合作學習能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培養學生的團結合作精神,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因此,教師應根據教學需求及學生學習需求,科學、合理地運用小組合作學習模式開展英語教學,從而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互助協作能力、團結合作能力,使學生的英語素養不斷提高。
參考文獻:
[1]吳艷玲.教師運用小組合作學習組織技能問題探微——基于課堂教學切片分析方法的視角[J].教育觀察,2019(41).
[2]張繼明.英語教學中如何有效開展小組合作學習[J].黑河教育,2019(12).
[3]江知孜.應用小組合作學習培養英語學科核心素養[J].海外英語,2019(23).
[4]田伍鳳.初中英語高效課堂模式下小組合作學習的分析[J].海外英語,201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