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希羲 沈黎芳
摘 要:獨立學院是培養本科生的重要教學基地。在大學生人數增多、人才競爭激烈的背景下,獨立學院大學生也處在就業困境中,這使得獨立學院育人壓力倍增。面對挑戰,獨立學院亟須調整路線,切實為大學生走出就業困境出謀劃策、提供助力。本文針對獨立學院大學生就業困境進行深入探究,并提出應對策略,以帶動獨立學院調整路線,抓住機遇,實現轉變和升級,促進其長遠發展,從而幫助大學生走出就業困境。
關鍵詞:獨立學院;大學生;就業困境;對策研究
基金項目:2018年度江蘇高校哲學社會科學研究基金項目,課題名稱:獨立學院大學生就業問題與對策研究——以東南大學成賢學院為例,項目批準號:2018SJSZ685。
獨立學院雖是新生的教育產物,但是在就業市場,獨立學院的大學生同其他普通高等院校大學生一樣,需要面臨激烈的市場篩選和競爭,這對獨立學院的發展帶來了極大的挑戰。獨立學院亟須在大學生就業陷入困境階段提出解決方案并加以落實,通過各項舉措,切實為大學生順利就業提供指導。
一、獨立學院大學生就業困境
(一)學生就業積極主動性不高
獨立學院的大學生,一般家境優渥,且大多養尊處優,獨生子女享受的溺愛和寵愛程度在他們身上要體現得更明顯一些。這些大學生沒有經歷過生存的艱辛,也沒有承受過社會的壓力,對社會的殘酷現狀沒有清晰的認知,導致他們不能吃苦,不能堅持,對就業抱無所謂的態度,認為自己不缺錢、不需要為生活發愁。錯誤的就業觀導致獨立學院中的部分大學生就業意愿不強,就業積極主動性普遍不高。還有部分大學生,依靠家庭經濟和人脈尋找工作,將經濟、人脈作為順利就業的資本。再者,部分大學生不能放下“身段”去從事薪水低、工作忙的工作,因而,獨立學院大學生就業率低,這是當下獨立學院較為頭疼的問題。
(二)對大學生就業支持力度不足
在大學生就業這個問題上,獨立學院雖然依托母體學校進行就業推介,但是就業支持力還是略顯不足。一來是因為獨立學院就業指導工作起步較晚,在就業推介等諸多環節中仍然過度依賴于母體學校;二來是因為獨立學院就業指導人員相對缺乏,不能給予大學生正確的就業引導;三來是因為獨立學院開辦較晚,人脈與合作都未建立起來,與社會用人單位的聯系與關系還不夠緊密,因而缺乏社會資源協助,導致獨立學院大學生就業機會少,因而加重了獨立學院大學生就業的難度。
(三)用人單位對獨立學院大學生認可度低
獨立學院由于起步晚,導致用人單位對獨立學院大學生認同度低,再加上獨立學院與普通高等院校在育人方面存在一些差異,更加重了用人單位對獨立學院大學生的偏見,甚至還有一些用人單位歧視獨立學院的大學生,造成了獨立學院大學生難以找到滿意的工作。而且,獨立學院認可度低的用人單位不只是有實力的大企業和一些有潛力的中型企業,也包括一些小型企業,這對于獨立學院大學生希望通過努力實現遠大理想的愿望造成了一定的阻礙。面對供大于求的就業市場,獨立學院應該及時調整自身的建設和育人策略。
二、獨立學院大學生就業困境解決辦法
(一)調整就業觀念,提高學生就業積極性
幫助學生調整就業觀念,是當前獨立學院的首要任務,各項教學舉措和育人手段只有在解決了學生就業積極性問題的基礎上,才能真正發揮作用。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多鼓勵學生展現自我價值,挖掘學生專業亮點與就業優勢,增強學生就業自信心,向學生闡明就業的重要性,并通過介紹成功校友的事跡,引發學生的就業沖動與欲望。此外,獨立學院還應在校園積極傳播創業理念,通過邀請已經創業成功的學長、學姐來校座談的方式,近距離向學生講述創業艱辛、創業成功的喜悅和價值,分享創業經驗,以此打動學生,從而使學生萌發創業的念頭。對于抱有“擁有一份穩定工作就意味著擁有穩定人生”觀念的大學生,職業教育教師要喚醒他們的憂患意識,課堂上用多媒體設備向學生展示社會的發展變化之快、企業競爭之激烈、產業興衰之快速,并通過講述發生在自己身上的事例,讓學生明白沒有一份工作是一定穩定的道理,強調能力、知識的重要性,改變和糾正學生的就業觀念。對于家境優渥、不愿吃苦的大學生,要經常向他們講述社會生存和競爭現狀,調整他們的就業觀念,將他們理想的就業思路拉回現實,為提高學生的就業積極性做好鋪墊。
(二)加強學院建設,大力支持學生就業
第一,獨立學院要加強師資隊伍建設。除了要提高聘用教師的標準,還要對院校全體教師進行綜合培訓;既要考核教師的教學能力,也要考查教師的修養和人品,確保師資水平,為大學生提高專業素養、提高就業競爭力鋪平道路。第二,要加強院校自身專業學科建設。獨立學院發展立于母體學校的基礎上,可以在專業設置上模仿母體學校,為提高學生就業競爭力篩選專業科目,并將專業科目的篩選工作落實到社會企業實踐工作中,篩選出在社會未來發展中有前景、有發展空間的新專業,打造新型人才,避免大學生就業扎堆現象,為大學生的就業提供強有力的支持。第三,開設職業教育相關課程,給予學生正確的就業指導,讓大學生在就業過程中少走彎路、錯路。第四,加強和社會機構、企業的聯系與合作,讓大學生一畢業就能就業,切實減少大學生就業的壓力和負擔。
(三)打造院校品牌,提高大學生綜合素養
首先,大力打造院校品牌,打出專業特色。根據社會現狀和市場行情,精準把握和分析未來發展趨勢,打造新專業,做到人無我有,突出專業特色。通過加大宣傳,在社會中打響名聲,加強影響力,將院校專業、育人特點及育人成效進行大力宣傳,讓更多的人了解獨立學院的育人特色和就業優勢,與社會有影響力的機構、企業合作,打造更為寬廣的大學生就業通道,改善獨立學院大學生的就業環境。
其次,要從教學入手,積極培養和提高大學生綜合素養,讓步入社會就業的獨立學院大學生展現出其他普通高等院校大學生所不具備的能力、技能和品質,切實增強就業競爭力。如此,才能消除社會用人單位對獨立學院大學生的歧視,為獨立學院大學生正名。在培養大學生成材的過程中,要關注和重點支持教學工作,注重教學成效,確保大學生學到并掌握扎實、豐富的專業知識;加大實踐課程比重,讓大學生擁有扎實的專業操作能力;加強大學生心理教育、思政教育和職業教育,多種舉措,齊頭并進,提高大學生的綜合素養。
三、結語
綜上所述,獨立學院大學生在就業方面面臨多重困境,加大了獨立學院畢業生的就業難度。針對這些就業困境,獨立學院要采取行動,追溯困境源頭,并積極謀求解決策略,不僅要為畢業生開辟更多的就業渠道,謀得更多的就業福利,還要為他們的長遠發展做好各項準備,最終達到大學生順利就業之目的。
參考文獻
[1]牟艷娟,楊鈺娟.獨立學院大學生就業困境與對策研究[J].濰坊工程職業學院學報,2015,28(02):14-16.
[2]王媛.新形勢下獨立學院大學生就業困境分析與對策研究[J].長春教育學院學報,2013,29(19):120+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