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永 那海峰
摘?要:回顧幾千年的歷史發展,在不同的時代背景和社會潮流的引領下,都有相應的文化,表達的思想精神和文化價值也有獨特的手法和方式。不同的內涵和表現手法自然而然產生不同的效應。往往正能量的事物是最具有震撼思緒的影響力和動人心魄的感染力。其中衍生的紅色美術文化,就從事物的本質出發創作,給人從視覺上帶去思想文化和精神素養的浸染,更加直觀地了解和感受每一件事物所給予的文化內涵,直觀感受其精神力量和弘揚紅色精神。
為提高時代精神的作用和精神力量的弘揚,藝術家們以紅色美術為主,用不同的藝術符號呈現作品,弘揚用藝術語言傳達的紅色精神。在黨的發展歷程中,那些影響著黨和國家前途和歷史命運的任務,無疑是紅色經典中最具氣魄和重要的部分。2019年是五四運動100周年,也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呈現很多藝術家們紅色經典作品,如:周令釗1951年創作的藏于國家博物館的布面油畫《五四運動》、詹建俊以1941年狼牙山五壯士誓死抗爭事件為主題創作的油畫作品《狼牙山五壯士》、沈堯伊創作于1975至1976年的油畫《革命理想高于天》、現代畫家石魯所創作中國畫《石魯轉戰陜北》、趙彤2018年創作的中國畫《共享時代》和吳強年的黑白木刻《雷鋒》等,每一件作品都含概黨的發展歷史、實現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社會主義革命建設、創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復興和建設全面小康。用不同的藝術語言符號呈現不同的事件,經典的紅色美術作品的呈現,不僅是再現歷史,更是歷史的本身,都蘊涵深刻的文化內涵和時代精神。
新思想引領新時代,新時代有新作為。黨的十八大以來,通過“國家百年重大歷史、中華文明歷史和不忘初心繼續前進——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等美術創作工程,展現了一批批紅色美術杰作,也帶來了許多精神財富。而在今天的信息時代快速發展,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的社會中,迎來了新的挑戰。新年伊始,“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面對突如其來的嚴峻考驗和沒有硝煙的戰場,牽動著全國人民的心。在抗擊疫情的路上涌現出的國家壯舉和人民群眾的感人事跡,讓疫情防控措施深入人心!藝術家們的創作著重立足現實體裁,兼顧歷史體裁的背景下,運用繪畫、海報、攝影、音樂、視頻等藝術形式,紛紛對抗戰于前線,病重的人們給予鼓勵和加油。宣傳戰疫精神,普及疫情防控知識,同時向廣大一線勇士們表達誠摯的敬意。普及科學防疫常識,致敬時代英雄,藝術家們也通過藝術的表現方式引導社會萬眾一心,為全面打贏“戰疫”,為人民的美好生活寄去美的祝愿和助力。
在疫情突如其來,展開救援的日子里,專家們深入一線,不斷接受采訪,介紹疫情情況,普及相關知識。其中鐘南山在采訪中呼吁民眾不要前往疫情區,而自己卻立刻踏上了去往疫區的路上,毅然決然地開始未知的戰斗。醫者仁心,鐵漢柔情的他,在2002年參加非典救援時那個喊出“把病重的人送到我這里來救援”的院長專家,再次鼓舞全國人民。藝術家們紛紛繪制巍峨壯麗的鐘南山畫像。
中國女畫家協會展開以“全民抗疫”為主題作品征集,畫作以醫生、護士、社區工作者認真投入工作,群體防控疫情的場景畫面展開美術作品創作,作品中渲染了奮戰在一線的醫療工作者和堅守在各個崗位的普通人,也表達出濃濃的希望和戰勝病魔的決心,展開了當下撼動人心的紅色美術作品。
中國女畫家協會主席孔紫《疫·逆行者》,作品中呈現出一群團結一致,萬眾一心,在無邊恐懼陰霾里,用他們的身軀鑄造一道堅實的抗擊新型冠狀病毒的防護墻,為全國人民負重前行。胡寧娜的中國畫《抗爭圖》用書寫的墨與色,使畫面凝結成最堅固的信念。
王艷楠《最美中國人》刻畫女護士認真專注的工作,善良而堅定的眼神,細致入微的工作,嚴謹恪守在第一線,為疫情抗戰而竭盡全力,充分展現了感人和護士的專注和深情。
徐明磊《傷痕下的美麗》畫面里呈現一張帶傷痕的面孔,而傷痕正是護士在高強度的救治工作中,被口罩在臉上勒出條條血痕,而這樣的奉獻和堅持,不是用單純的語言所能表達。在藝術家的筆下,用美術語言呈現畫面,深深從視覺上感染千萬人的心,鼓舞千萬民眾的信念。而疫情和傷痕會隨著時間的流失、歲月的美好,逐漸褪去。在這樣堅強的女醫務工作者光芒的照射下,世界將會恢復所有的美好。
紅色精神是每個時代不可或缺的精神力量,紅色經典是中國革命歷史中的重要篇章,“紅色美術”則是兩者中的重要元素。這些描繪了人民群眾團結一致、奮勇向前、堅定信念、凝聚力量的紅色精神風貌,承擔著時代賦予的艱巨任務,歷史的證明、民族的強勝、時代的特征、文化的繁榮,為勝利展開畫面,為鼓舞民族精神做出貢獻。
一個民族的強大離不開深厚文化的滋養、豐富物質的供給,更離不開強大精神的支撐。在文化不斷多元化繁榮的時代里,紅色美術所帶來的紅色精神財富是與之俱增的。紅色美術是反映國家意識、民族精神的精品之作,鼓舞力量表現在日新月異的現實生活中,展現國家面貌,謳歌黨、人民、祖國和英雄,鼓舞民族精神的偉大作品。
參考文獻:
[1]《紅色美術的國家意識與時代精神》盧昉?西安美術學院 2016年.
[2]《紅色美術的時代精神與藝術特征》 肖莫林.
[3]《紅色藝術特征衍變探析》 徐文軍 江西省藝術科學規劃項目 2019年.
[4]《中國美術報》宮常 女畫家筆下的抗疫作品?2020年3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