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立
摘?要:計算能力的優劣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學生成績,同時,計算能力的培養也是貫穿小學數學教學全部內容的主線。在多年的數學教學工作中,我深深地體會到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是提高數學教學質量的關鍵所在。那么,如何加強計算教學,提高計算能力呢?教師要從學生實際出發,積極探索教學方法,是學生的計算能力不斷提升,讓枯燥的計算教學迸發出新的生機。作為一名數學老師,在計算教學中,我比較重視培養學生良好的計算能力,接下來我將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介紹,特提出來與大家分享。
關鍵詞:興趣;練習;習慣
一、培養計算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因此,教師首先要激發學生的計算興趣,讓學生樂于學、樂于做。
(一)講究訓練形式,激發計算興趣
我在課堂上經常利用競賽的形式提高學生的口算興趣,讓學生在競爭中學習、在競爭中練習,寓教于樂,講究訓練形式多樣化,結合每天的教學內容,讓學生多練習計算。多種形式的訓練,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計算興趣,還可以培養學生良好的計算習慣。
(二)通過數學小故事故事激發興趣
講述關于數學的小故事,激發學生對數學的學習興趣。適時地列舉關于數學的典型事例來調動課堂氣氛,吸引學生注意力,激發學生對數學學習和數學計算的興趣,使學生集中精神進行計算,提高課堂上的學習效率。
(三)加強練習,提高正確率
計算是數學的關鍵,教師要通過布置練習題,使學生反復練習來提高學生的筆算能力。讓學生在計算實踐中體驗計算的意義、作用與樂趣,強化學生計算的意識,進一步提高學生計算的靈活性和準確率。
二、加強筆算練習
做到每天堅持練習,在計算教學中,口算是筆算的基礎,因此要加強練習,以每天的教學內容為基礎,適時適量地進行一些口算訓練,每天為學生布置一些口算訓練,讓日常一練成為學生的數學習慣。久而久之,通過長期堅持的訓練,就可以培養學生堅強的意志,同時提高了學生的計算能力,培養數學興趣,提高數學水平。
三、培養良好的學習態度、計算習慣
作為一名教師,要培養學生認真、嚴格、刻苦的學習態度和良好的計算習慣,這既是一名教師的任務,也是加強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大量的實踐證明,缺乏認真的學習態度和良好的學習習慣,是導致學生計算錯誤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要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就必須加強良好計算習慣的培養,把學生培養為有著嚴格、認真、一絲不茍的學習態度和堅韌不拔、勇于克服困難的精神的優秀學子。我們要培養學生以下習慣。
(一)認真審題的習慣
在日常教學中,我通常會要求學生總體瀏覽一遍,做到整體把握,之后從第一題開始做,有次序地從易到難進行攻克,越是簡單的越不能掉以輕心,每個題都要嚴肅對待,不能粗心馬虎,做到細心讀題、審題、做題。
(二)認真書寫的習慣
良好的學習習慣往往從書寫做起,數學不要求字體好看,但是要要求學生做到作業和練習的書寫要工整,不能潦草,格式規范化。每個數學題題目中的數字、小數點、運算符號等的書寫必須規范,數字間的間隔做到適宜。書寫體現學習態度,只有書寫認真,才能做到提高計算的正確率。
(三)打草稿的習慣
作為一名教師,我要求每個學生要有一本草稿簿,草稿上的計算要表明題號、有順序,要條理清楚、數位對齊。起到良好的效果,我會不定時檢查學生的草稿簿,對表現良好的同學進行贊揚,進一步培養學生打草稿的習慣。
(四)認真驗算的習慣
每個人都會犯錯,計算錯誤在所難免,但可以糾正。在計算時,要堅持做一步演算一步,在計算時反復審查,計算完畢之后進行整體驗算,反復訓練,做到及時發現和糾正錯誤,以保證計算結果的正確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