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麗華
[摘 要]良好師生關系的建立,不僅能使體育課堂教學成為一種充滿身心健康的體力活動,還能實現師生真正意義上的心靈溝通。相對寬松的體育教學環境,是師生關系和諧統一的動力源泉,也是農村學生對體育教學的內心真實感悟與體驗。體育課堂中建立民主和諧的師生關系,能讓學生積極主動地進行體育學習和鍛煉,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關鍵詞]農村學校;體育課堂;師生關系
建立民主、和諧的師生關系,既是新課程實施與教學改革的前提和條件,又是新課程實施與教學改革的內容和首要任務。農村學校的體育教學不同于其他教學,場地主要是在操場,在動態中進行教學。除了與其他科目一樣,存在學生年齡、性別、體質與活動能力差異外,還要考慮場地、器材、安全及周邊環境的影響。這種與其他學科相比所獨有的特殊性,給課堂教學增加了一定的難度。因此,在體育課教學中,教師必須與學生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營造輕松愉快的課堂氛圍,確保體育教學順利進行。
一、更新教學思想,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
和諧的新型師生關系應該是教師和學生在人格上是平等的、在相處的氛圍上是和諧的。教師要克服和改變過去那種把成年人對體育的認識方式強加給學生的做法,去研究學生,幫助學生,保持與學生平等的姿態,做學生的合作者,在計劃和組織實施教學活動時考慮到學生的需要和情緒,真正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調動學生們的積極主動性。
1.以情動人,以情感生
師生關系是指在學校的教育、教學過程中,教師和學生之間所形成的關系。農村體育教學中,逐步建立真誠的師生情感關系,是教師利用體育課堂的特有魅力創造和諧師生關系的重要前提。作為農村體育教師,應善于觀察學生的情緒波動,使學生能夠保持樂觀、力爭上游的健康心態,這種正確的原動力,對于師生之間的感情交流有著巨大的意義。一個有良好情緒的人容易讓人心生暖意,也有利于師生、生生之間的傾心交流,教師要多接觸學生、多了解學生、多關心學生,以情動人,以情感生。要格外關注那些身體素質差,運動平衡感弱的學生,親切友好地和學生平等相處,弱化因年齡、文化和人生閱歷等方面的差距而造成的感情與認知之間的距離,建立相互尊重的師生情感,這對農村學生來說是一種激勵和啟發的好辦法。教師一旦與學生建立了良好的師生關系,學生就會尊重教師,認可教師,信任教師。在學生的內心深處與教師共處同一頻道,在情感上能夠達到真正的契合度,建立起相互信任的真情實感。這樣,體育教學就會有一種親和力和凝聚力,從而促使教師與學生在一種氛圍和諧、團結友愛的大環境里密切合作,共同完成體育教學任務。
2.因材施教,培養學生的體育學習興趣
師生之間的和諧關系決定學生的學習效果,建立民主、和諧的師生關系既是新課程實施與教學改革的前提和條件,又是新課程實施與教學改革的內容和任務。人們常說 “興趣是學習知識的最好老師”,針對于此,體育教師培養學生良好的鍛煉習慣要真正地融入到日常的體育教學活動中。從學生的發展角度看,擁有交流能力、合作意識是學生學業取得成功的必要條件,優化師生關系可以為學生健全人格的形成與綜合素質的提高打下堅實的基礎。從學生感興趣的活動、種類、項目等入手,逐層深入,循循善誘的不斷激發學生的體育參與興趣,最終轉移到對體育學科整體的熱愛。學生也會在興趣中感知體育、體味體育、深悟體育。在日常體育教學中,教師要因地制宜,針對不同的學生和情況制定不同的教學評價標準。體育教學標準不可能適應所有的學生,教師應讓學生有選擇的余地,去發揮和挖掘自己的運動潛能。在體育教學中,建立新型和諧的師生關系,需要培養學生濃厚的體育興趣。要在體育課堂教學中充分發現體育教學中的快樂成分、快樂因子,盡可能選擇樂觀向上而趣味性強的教學方法。教師要在教學中及時全面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學習態度和學習熱情,結合教材與實際,把教法和學法作為一個整體看待,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鼓勵學生大膽體驗動作,模仿練習,從而達到熟練掌握動作。
3.更新教學理念,構建新型的師生關系
農村體育課多數是在室外進行的,學生與教師直接接觸的次數多,時間長。教學過程中,教師不僅要講授知識,還要注重練習。教師給學生做示范動作,主動參與到學生的練習活動中,耳濡目染中感召和影響學生,拉近教師與學生之間的距離。因此,在體育教學的各項活動中,師生間可以不必用語言作表達即可互相進行溝通,由于體育學科肢體運動的特點,身體活動時可以制造出一種與主要以語言為溝通方式,進行日常生活不同交往的人際體育關系,長期以往可以使每個學生心情愉悅,消除隔閡,互相間產生信任感與親近感。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性格特征、興趣愛好、特長及學生的身體狀況,盡量選擇實用性、趣味性、健身性較強的教材內容,讓學生在平等、民主、自由的環境下進行相互學習、合作,鼓勵學生大膽地去嘗試。只有真正了解學生的家庭生活背景、學生個性差異、興趣愛好、心理情緒波動、身體和思想發展特點,我們體育教師才能與學生相處的輕松愉快。尤其是在學生學習了幾堂的室內理論課后,一旦走進室外的體育課堂,就會像籠中之鳥終返自然感到無比遨游的快感,積極嘗試。教師若能安排好體育課的任務量,活動密度,掌握好練習的分寸,就能使學生的身心得到調整。
二、轉變教師教學觀念,改進教學方法
“教育之不能沒有愛,猶如池溏之不能沒有水,沒有愛就沒有教育。”一名體育教師應該具有這種愛。
首先,體育教學改革的必然趨勢是建立新型的師生關系。從體育教學改革的角度看,現代教育思想更注重“以人為本”,更注重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挖掘學生的運動潛能。師生關系是以基本的人性觀為前提的,教育不能沒有愛,沒有愛就沒有教育,愛是教育的靈魂。教師只有熱愛學生,才能正確對待、寬容學生所犯的錯誤,才能耐心地去雕塑每一位學生。學生已經有了基本的判斷是非和感悟新知識的能力,但仍處于了解新事物的初期,學生對于興趣濃厚的體育科目和項目會格外感興趣。教師應盡量選擇能開發學生運動天賦、激發興趣、充滿活力的體育運動,多以貼近學生年齡、心理成熟層次的活動來開啟學生的體育興趣之門。在學生感到興趣濃厚之時,教師引導他們去看看、去聽聽、去動動,相信學生會有意外和獨特的收獲。
其次,在體育教學過程中,建立新型和諧的師生關系,能讓學生享受體育運動的快樂。在體育教學過程中,如果師生關系處于一種平等、信任、理解的狀態,學生就會體驗到學習中的平等、自由、民主、尊重、信任、友善、理解。每個學生都有特定的權利和尊嚴,更有自己的思想感情和需要,教師要承認學生作為“人”的權利,學生和教師是平等的,良好的師生關系是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和學習效果的一個重要保證,因此,新課程背景下體育課堂師生關系重構事在必行。
再次,建立民主、平等的農村體育新型師生關系,應該從教師的角色轉變做起。體育學科最大的特點就是實踐性較強,需要學生親自參與其中,而這恰恰是學生最喜歡的。體育教學中,學生的課內外活動是至關重要的,合理的體育活動有助于培養初中學生的高尚品德,有助于樹立學生的遠大志向,有助于啟發學生的邏輯與連貫智慧。在體育課堂實踐中,教師要逐漸培養學生的體育興趣,學生時代,無論多忙都要建議學生每天抽出一點時間來進行陽光運動。督促學生養成良好的、正確的運動習慣,諸多活動細節的養成對于學生的綜合身體素質非常重要。
總之,轉變教師的角色是關鍵;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堅持理解、尊重、寬容、信任的原則是保障;建立學生多元評價機制是方法。新型師生關系的確立更多依賴于教師自身素質的提高和觀念的更新。因此,在教學中若能建立一種充分體現師生民主平等、師生溝通合作、師生共發展的新型師生關系,必將引領我們開創出一個全新的體育課堂。
參考文獻:
[1]何剛.湖南省農村中小學體育師資隊伍建設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14.
[2]唐君玲.湘鄂渝黔邊區農村中小學體育現狀與發展對策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05.
[3]劉康.晉西北農村中小學體育教育資源配置研究[D].山西師范大學,2013.
[4]趙麗.山東省城鄉中小學學校體育均衡發展研究[D].魯東大學,2013.
[5]湯元鳳.淺論農村體育教學的現狀[J].科技信息(學術版),2007,(17).
(責任編輯 史玉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