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洪燕 孫為征
摘要:企業文化作為企業的行為規范,是在生產經營活動中創造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是企業宗旨、目標、愿景和價值等企業形象的外在表現。企業的可持續穩定發展,離不開企業文化的引領作用。中國海油的業務已遍及40多個國家和地區,企業文化對海油的發展有巨大的引領作用。
關鍵詞:企業文化 海外經營 引領
企業文化作為企業的靈魂,對員工的思想、行為和心理具有規范作用和凝聚作用,與企業的生產經營相輔相成。企業的持續發展依靠企業的核心競爭力,而核心競爭力的來源為關鍵技術,技術源于管理,管理的核心在于執行優秀的企業文化。沒有企業文化,就無法去談核心競爭力。中海油在近40年的發展中,形成了優秀的企業文化: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堅持“雙贏、責任、誠信、創新、關愛”的企業理念,實施協調發展、人才興企、科技領先和低成本戰略,堅持特色發展道路,推動公司高效高速發展,努力建設國際一流能源公司,追求人、企業、社會與自然的和諧進步;堅持以人為本和擔當責任的經營理念。
中國海油深度參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油氣產業發展,資產和業務已遍布6大洲的40多個國家和地區。海外資產及業務布局持續優化,生產經營規模逐步擴大。在東南亞,中東伊拉克、阿聯酋,墨西哥灣,英國北海、阿拉伯海等地區,中海油已作業者身份或主承包商的身份進行油氣勘探開發作業;在亞、非、拉、美等30多個國家和地區開展海洋工程板塊作業、LNG建設項目、油田服務、地面油田工程及提供綜合服務等作業。在諸多的業務領域內,中海油各版塊的海外作業公司或業務單位踐行著海油優秀的企業文化,以黨建和文化精神引領安全生產經營管理,為中海油海外事業的發展起著巨大的促進作用。
一、人本文化,海外員工凝心聚力的根基
2020年一開年,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來。受困于疫情的影響,許多海外的員工滯留在工作所在地的四十多個國家和地區,奮戰在各自所在的生產一線。2020年3月23日,中國海洋石油集團有限公司黨組秉承“以人為本”的企業文化理念,向全體海外員工發出了《致全體海外員工的一封信》,信中提到“你們始終是中國海油最寶貴的財富。為了貫徹國家‘走出去戰略和‘一帶一路倡議……在海外生產一線辛勤工作、默默奉獻,為保障國家能源安全作出了突出貢獻……你們在海外疫情蔓延肆虐的危急時刻,堅守崗位,勇于擔當,盡職盡責,以實際行動詮釋了‘我為祖國獻石油的初心使命?!薄霸诳箵艉M庖咔榈牡缆飞希袊S蛦T工一個都不能少,中國海油員工的平安健康一個都不能出問題!”在這封溫暖的“家書”中,黨組在信中的真摯話語,讓海外員工倍感溫暖,保障海外員工的一系列舉措,給每一位在海外奮斗的游子最溫暖的關懷、最可靠的保障,使廣大員工安心、使家人放心。這種以人為本的文化,凝心聚力,讓員工心中充滿幸福感、自豪感和安全感,也激發了員工堅守崗位的責任擔當,拉動業務發展。
二、安全文化,海外業務可持續發展的保障
海外業務特別是作業者項目,工作量巨大,需要協調的利益方很多。海外各單位堅持海油文化落地,堅持海油風險管理體系落地,堅決按照國際化項目的運作機制建立配套、嚴謹、合規的程序和適應適合海油合作要求、當地的政府合作要求的配套制度和系列程序。把程序制度的建設放在首位,把合規執行好程序制度放在首位。例如中海油在伊拉克米桑油田地區的油田勘探開發和工程建設、油田鉆井服務等面臨巨大的挑戰和風險:作業面廣,洪水迅猛、高溫酷熱等惡劣天氣周期長,作業區內有兩伊戰爭時埋的大量地雷,安保形勢惡劣,資源緊缺的情況下工期要求、緊產量合同要求高。在惡劣的作業環境下,為保障海外各板塊齊心協力實現公司目標,各公司踐行集團公司HSE理念,保障健康安全環保,執行公司一崗雙責的要求,高度重視安全管理工作,積極按照公司已經制定的安全工作聯防聯治體系和五想五不干的安全內控原則,推進項目的安全建設和投產工作,確保已建設施的安全運營和油田的平穩開發。各單位以海油本質安全文化為抓手,靈活應用海油安全管理理念,創立了聯防聯治等行之有效的安全安保工作體系,為項目可持續推進提供了安全保障。
三、協同文化,海外業務集團化優勢的體現
海油的海外業務已經發展成主業突出、產業鏈完整、資產比重逐步提升的關鍵重要業務。在拓展海外業務時,在系統文化引領下,海外各單位一盤棋,以海油公司為龍頭單位,帶動下游產業鏈的業務拓展和發展。以伊拉克米桑油田為例,中海油伊拉克有限公司作為米桑油田的主承包商,將系統內的中游、下游及綜合服務單位一并帶出:石化工程公司負責油田地面工程建設,油服負責鉆井業務,海能發負責油田綜合服務。通過創新管理理念,通過區域內黨組織一體化管理,從上游公司到服務公司,充分利用伊拉克公司在中東地區的資源和影響力,團結各兄弟單位,實現協同發展;通過持續化、常態化的組織建設,實現海外集團員工一條心。通過組織的影響力,實現海油文化海外大融合,并同步與資源國文化融合,最大限度地發揮中海油在海外的影響力,樹立品牌效應,為中海油海外業務的發展創造了更為有利的局面,實現各公司的海外發展中長期戰略目標。
四、雙贏文化,海外項目交流融合的新銳
中國海油以雙贏文化為立足點,與公司駐地的政府和民眾建立協調融洽的關系是中國海油的優良傳統。在恪守紀律的前提下,海外公司以上游油公司牽頭主動出擊,通過學習研究當地風俗習慣,尊重當地人民的宗教信仰和行為方式,不斷加深理解和交流,逐漸建立起與當地政府和人民的互信互惠關系;注重與當地文化的交流和融合,吸納當地人員就業,營造了地區和諧發展、多方受益的良好合作氛圍,為項目的快速發展創造良好的環境。民心相通,中海油在海外的路越走越開闊。在創造經濟價值的同時,采取了多項本地化措施為員工打造發展平臺,增強當地民眾幸福感、獲得感。據統計集團現有海外工作人員近6000人,其中海外員工本地化率近80%,切實造福當地社會。中國海油不僅通過發展業務為所在國和地區帶來就業機會和經濟利益,還積極承擔大國央企的社會責任,展現大國央企的文化魅力。在伊拉克,中國海油每年設立500萬美元的培訓基金,為伊拉克石油行業人才提供技能類、管理類、HSE類等石油行業運營管理能力的培訓,提升其油田管理能力,促進伊方人員對中國海油的了解;修建學校、道路、橋梁、電網、供水和排污設施等,為當地百姓謀福利。在烏干達,成立社會責任管理機構開展社區工作,組織本地青年短期實習,為失學青年提供職業技術教育。在澳大利亞,為昆士蘭受災地區捐款用于災后重建。在印度尼西亞,開展送醫下鄉為當地人民免費提供醫療服務,修建碼頭和太陽能燈基礎設施建設。在加拿大、墨西哥和英國等地開展社區救助。
五、石油精神,中國海油人貢獻世界石油工業的法寶
石油精神是中國石油人所特有的精神。以 “大慶精神”、“鐵人精神”、“苦干實干”、“三老四嚴”為核心的石油精神,一直都是中國石油工業的靈魂和根基。進入新時代,習近平總書記也曾對大力弘揚石油精神作出重要批示,他強調:“石油精神”是攻堅克難、奪取勝利的寶貴財富,什么時候都不能丟。石油精神是中國石油行業的人一直保持的精神,是令世人欽佩的“鐵人精神”。石油精神在漫長的歷史長河里,猶如一支不斷傳遞的火炬,經歷數代石油人的傳承與沉淀,才得以發揚光大。中國海油人正是帶著這樣的石油精神,前赴后繼,艱苦奮斗,奔馳在為世界石油工業貢獻的路上。例如米桑油田,面臨自然環境惡劣,設施設備老化、故障率高,生產流程完整性差、安全控制系統缺失、運行風險高,人員素質低,安全意識淡,生產管理落后,基礎資料匱乏等挑戰,開展“弘揚石油精神”系列活動,在米桑油田燃起石油精神的火種,點燃全體伊拉克海油人心中激情的火苗,讓海洋石油事業代代傳承、生生不息,讓海油精神薪火相傳,憑借規范的管理、過硬的技術和堅定的信念,將米桑油田建成了自動化程度較高的現代化大油田,成為了“一帶一路”上能源合作領域的一顆璀璨明珠。
中國海油的企業文化作為海油軟實力的重要組成部分,為中海油戰略發展提供了支持、適應內外部環境不斷變化需求的管理體系和管理思想。如今,各國企業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越來越激烈,除了硬實力的競爭,軟實力也是根本的決定性因素和核心競爭力,中國海油企業文化的創新作用和輻射作用越來越強。
一流的隊伍創造一流的業績,一流的文化培育一流的隊伍。中國海油在確保海外各項業務工作平穩有序開展的基礎上,大力開展文化建設工作,充分發揮企業文化的引領作用,凝心聚氣、團結隊伍,使企業核心價值體系成為廣大海外員工的共識,從而推動海外業務管理水平不斷提升。伴隨海外業務的持續發展,海外各單位在業務經營中,踐行海油文化,做到安全文化內化于心、形象文化外化于形、廉潔文化固化于制、質量文化融于細節、和諧文化深入人心,系統內各單位協同發展,持續對標國際先進技術和管理水平,鍛煉了隊伍、提升了跨文化管理能力,實現海外資產增值保值,為中國海油國際化運營積累了經驗,為海油能源海外戰略貢獻著應有的力量,為中國“一帶一路”能源合作戰略貢獻了一份力量。
參考文獻:
[1]楊彬.中國海油拓荒一帶一路的文化印記,J,109-112,《公關世界》,2017.
[2]厲翔.位青等,中國企業國際化進程階段分析》《經濟視角》,2010年第10期.
[3]https://www.cnooc.com.cn/art/2020/3/24/art_191_15302934.html.
[4]《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2016-2018可持續發展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