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靜
摘 要:變電站是電力和配電網中的重要傳輸點,其作用和價值不可忽視。將高壓電氣測試應用于高壓電氣設備的轉移測試和維護可以顯著提高電氣設備的穩定性。在電氣和高壓設備的高壓傳輸測試中,必須保證測試質量,盡可能降低測試成本,并獲得更大的收益。只有維護好變電站中高壓電氣設備的安全性和穩定性,才可以進一步地實現高壓電氣設備的運行質量和效果,同時也能獲取一定的經濟收益,從而讓有電力儀器設備的企業更好地適應市場的環境。
關鍵詞:智能站設計;變電二次;繼電保護;作用
引言
智能變電站的發展應該是電力系統工業技術的一場革命。配置和開發智能的二次設備系統肯定會導致運行、維護和管理方面的變化。因此,應注意對相關設備的安裝和控制進行質量控制,以確保變電站電氣系統的安全穩定運行。具體的施工管理需要特別注意變壓器和其他設備的安裝,詳細的管理和控制,以便于將來維護所需的檢查和記錄,還應注意培訓更多的操作和維護人才,提高整體技術水平。
1智能變電站繼電保護優點分析
智能變電站是目前電網發展的趨勢,一般的系統結構圖如圖1所示,從圖可以看出智能變電站的繼電保護系統主要包括了保護裝置、合并單元、智能終端以及通訊網絡。光纖組網代替了傳統的二次電纜。變電站中的一次設備與二次設備之間、二次設備與其它二次設備之間都需要有信息交互以及信號傳輸,可以使用先進的光纖傳輸技術代替傳統的二次控制電纜,不僅提高了通信效率,而且大大減少了電纜的使用數量,降低了變電站的投資成本。提升了自動化和管理水平。智能變電站中的二次設備實現了智能化,可遠程交互功能大幅度提升,確保了信息傳輸的實時性,減少了變電站的運維人工成本,有利于提高變電站的自動化和管理水平,提升變電站的安全穩定運行水平。
2智能變電站二次設備系統特征分析
智能變電站基于儀器參數和信息平臺的計算機化,從而減少了對自動化系統的人工參與,并使輔助設備系統變得智能化,輔助設備系統的功能如下:首先,該系統是高度集成和自動化的,輔助設備系統在工作過程中實現了透明的信息和通信技術,并將控制中心和變電站的信息緊密地連接在一起。另外,電子采集和信息自動化的智能控制提高了系統的運行穩定性,降低了系統維護的難度;其次,在線連接共享信息的保護;輔助設備系統使用智能信息收集技術來輔助數據和信息。到目前為止,變電站二次設備的智能系統已經得到改進,該系統與信息集成在一起并且可以將返回信息錄入到實時監控機制里。
3智能站設計在變電二次繼電保護中的措施
3.1繼電保護系統編制
在電力系統當中,繼電器保護裝置往往十分復雜,在具體使用過程中會受到外界相關因素的影響。出現此情況,容易導致在電壓輸入和輸出過程中產生混沌現象,而且對保護系統的完整性和全面性也會產生相應的影響,往往只能夠進行演繹保護。所以,相關電氣運營商想要得到快速發展,需要建立起完善的繼電器保護系統,并嚴格按照相關方針和規定來明確企業的開發目標,同時還需要結合相關技術對電氣繼電器保護系統進行連續制定。通過對技術的設計和更新,來更好地為繼電器保護裝置的研究工作奠定堅實的技術支撐。
3.2拔掉光纖
設備處于不斷電狀態下,在進行日常檢查和修理時,相關工作人員為了有效把握回路,需要檢測脈沖跳閘。而智能變電站的屬性特點十分明顯,因此相關光纖一旦沒有有效拔掉,對硬件所形成的隔離效果將會有所降低。在對光纖進行插拔時,容易出現相關的安全隱患,導致設備的安全穩定運行受到相應的影響。因此,在對光纖進行分拔掉時,需要進行認真分析。其次,在相關新型智能變電站的建設工作完成后,需要合理開展相關調節工作和實驗工作,并認真查驗跳閘邏輯,不能忽視相關的細節內容。最后,相關工作人員需要提前設置和規劃相關定期驗證的工作內容,并有效地進行改善,此外還應同步開展相關定期驗證和狀態驗證工作。
3.3系統調試
在對智能變電站相關系統進行調試的過程中,首先需要做好全站時鐘的系統調試工作。其次是合理驗證SMV回路,其中,全站范圍內的SMV報文準確性基本都采取通壓試驗以及一次通流來完成驗證,仔細檢測合并單元所發出的SMV報文是否正確,同時檢測各項保護與測控裝置有沒有正常接收到有關SMV數據。再次是對全站GOOSE實行驗證,主要為了充分檢驗GOOSE實際的連接情況以及各設備間的相互配合,涉及到的測試內容包括GOOSE傳動試驗、發送檢測、開出和開入延遲性、穩定性、斷鏈報警以及檢修狀態的裝置邏輯檢測。然后是對保護動作各項信息采集的測試,重點是為了保證相關保護裝置能夠在接入故障子站系統時維持功能正常運轉,測試內容包括修改和召喚保護定值、動作信號的保護上傳、上送硬壓板信息、自檢與告警信息、故障信息以及波形等。最后是對測控和運動系統展開調試,測試內容有遙信量采集功能、控制功能、計算機通訊和冗余功能、過程應對雙網以及應用系統網絡化工作功能等。
3.4提高光纖回路的可靠性。
智能變電站與常規變電站最大的不同就是光纖代替了電纜,減少了投資與空間,但光纖、光纜的可靠性不如電纜,折損嚴重或彎曲過大都會導致光纖損耗增大或斷鏈,因此應提高光纖回路的可靠性。
3.5與通信專業的協調
通常來說,相關通信設施在專業標準當中所制定的具體保護標準會有所不同,因此在實際執行過程中無法有效實現統一。在該情況下,對繼電保護進行設計時,需要對繼電保護系統通信等進行統一規定。具體來說,首先需要合理設計同塔雙回線路,同時要確保無迂回光纜路由,并采取雙光纜架設的方式。而如果相關線路為短線路,則需要優先選擇雙光纜運行。其次,在應用光端機時,需要在傳輸過程中合理應用相關的通信設備,并要確保設備的傳送線路具有8套以上的保護信息。
3.6施工調試方案編制、審核
在SCD制作及配置比對后,明確了改擴建設備、改造關聯設備、無關設備的二次虛回路及其一致性情況,則可擬訂停電計劃及改造調試方案。按照改擴建設備停電全檢試驗的要求,改造關聯設備輪停接入調試時,無關設備采取一致性比對、虛回路校驗碼核對、鏈路連接檢查核對等方式進行驗證的原則編制施工調試方案。智能站保護等設備改造建議采取掏芯方式開展,盡量利舊外部電纜、光纜。針對前期SCD文件和改造關聯設備的配置文件的比對情況,改造關聯設備如測控裝置接收的GOOSE遙信存在描述不一致的情況,即使外部二次回路未發生改變,也應開展遙信試驗。如果早期智能站未對設備的配置文件進行備份,可在停電調試期間開展工程配置文件比對工作,但應適當延長調試時間。
結束語
可靠的電力供應是社會發展的基礎,對我國的經濟建設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目前智能電網的發展非常迅速,智能變電站的建設成為主流,智能變電站也帶來了技術的變革,對繼電保護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信息網絡化、操作智能化是最直接的體現,電力系統的安全可靠性也上了一個新的臺階。
參考文獻:
[1]孫呂祎,胡曉麗,范義民.智能站設計在變電二次繼電保護中的作用[J].電子技術與軟件工程,2019(21):228-229.
[2]金濤.智能站設計在變電二次繼電保護中的分析[J].數字通信世界,2019(09):81-82.
[3]翟晨宇,姜鑠.智能站設計在變電二次繼電保護中的分析[J].山東工業技術,2018(21):191.
[4]楊龍,王偉.智能站設計在變電二次繼電保護中的應用研究[J].中國新技術新產品,2018(14):18-19.
[5]周莉.智能站設計在變電二次繼電保護中的分析[J].科技與創新,2017(06):52+55.
(四川美奐電力工程設計有限公司寧夏分公司,寧夏 銀川 75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