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卉
【內容摘要】目前,大部分高中生的口語水平不能達到課程標準的要求,但課堂上學生練習口語的機會又甚少,課后的作業也不能有針對性地提高學生的口語能力。為了擺脫這一困境,筆者嘗試基于多元智能理論進行了新教材牛津版第一單元Welcome部分的口語作業設計,以期提高學生的口語能力。
【關鍵詞】高中英語口語 ?多元智能理論 ?作業設計
引言
普通高中英語課程的總目標是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在義務教育的基礎上,進一步促進學生英語學科核心素養的發展,培養具有中國情懷、國際視野和跨文化溝通能力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這就要求我們培養出綜合素質俱佳的學生。然而,目前的培養模式下,教學的重心仍放在聽、讀和寫上,對口語教學關注甚少。學生在課堂上獲得很少的口語表達的機會,而課后作業基本上以書面作業為主。再加上很多高中生,缺乏自信,害怕老師和同輩的嘲笑,不敢用英語表達自己的想法。這顯然與高中英語的新課程標準是背道而馳的。因而,要達到課程標準的目標,我們教者必須改變觀念,鑒于課上時間有限的原因,可選擇在課外布置適當的口語作業。為了讓口語作業更有針對性,教者可采用基于多元智能理論的口語作業設計。
一、多元智能理論
多元智能是由哈佛大學教授霍華德·加德納提出的。多元智能理論(MI理論)認為人的智能由八種智能即語言智能、數學邏輯智能、自我認知智能、人際關系智能、身體運動智能、音樂智能、空間智能和自然觀察智能構成。多元智能的中心思想是:“人類是多元化的,教育的起點不是看孩子原來有多么聰明優秀,而是教師怎樣幫助孩子變得聰明,在哪方面變的更優秀”。多元智能理論不僅給傳統智能理論帶了沖擊,也幫助英語教師創新教學方式提供了重要幫助。教者應該認識到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優勢領域,我們無論是在課堂設計還是在作業設計方面都考慮到個體差異,充分發揮孩子的智能優勢,調動孩子英語學習的積極性。
二、作業設計計劃
1.作業設計的目標
筆者期望通過基于多元智能理論的口語個性化作業設計,研究出適合學生的口語作業,能夠使學生都參與到英語口語作業中,提高他們的口語表達能力。
2.作業設計的實驗對象
筆者針對所任教的高一年級某個班的新生布置了個性化的口語作業。該班學生英語基礎較好,中考分數較高,但是由于本校地處縣城,大部分同學從小缺乏相關的口語學習,口頭表達能力較差。
3.多元智能理論的測試
筆者首先對本班學生進行了多元智能了理論的測試,該測試的多元智能問卷是來自于2019年上海師范大學郁紅芹的碩士論文《基于多元智能理論的初中英語作業設計與實證研究》。該問卷對學生的八種智能進行了測試,每個單項智能滿分為30分,最低分為6分。智能擅長的程度的評價標準為五個級別:26~30分為非常擅長;21~25分為比較擅長;16~20分為有點擅長;11~15分為不太擅長;10分以下為基本不擅長。學生根據自身的情況進行打分,哪項分數越高說明學生越擅長哪項。
4.分組
在完成多元智能理論的測試后,教者依據這樣一個測試結果,并結合學生平時的英語成績、性格特征,學生的性別等因素構建同組異質的小組模式。這樣的小組模式采取組長負責制,組長布置總的任務,協調組員關系,組員根據自身特點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任務。在學習過程中,組長也可以采取輪換擔當,使組內每個成員的能力都得到發展。
三、基于多元智能理論的口語作業設計
1.作業設計的材料選擇
作業材料選自2019年版《普通高中教科書·英語》,該教材是2020年秋季剛剛啟用的新教材。該教材具有思想性、整體性、融合性、可操作性、經典性以及時代性。該教材每一單元都是圍繞主題語境,展開單元話題。因此,本教材作為口語作業的材料具有可信度和可操作性。本次作業選取的材料為Unit 1 Back to school的welcome部分。該單元的主題語境是“人與自我”,話題為“學校生活”。
2.口語作業的主題
本研究中口語作業的主題為:“重返校園”。主要教學目標有以下三個方面:(1)學生能夠描述兩個被采訪者進入高中生活后的感覺和高中的計劃。(2)學生能夠知曉在高中生活中可能遇到的機遇和挑戰。(3)學生能夠對高中生活采取積極地態度并理解高中生活的重要性。
針對這三個目標,筆者設計了如下的三個方面的作業內容:(1)介紹(介紹welcome視頻中的被采訪者遇到的機遇和挑戰);(2)交流(你對高中校園生活的第一印象;同伴間相互交流自己高中生活中遇到的機遇和挑戰);(3)拓展(在高中階段你以怎樣的方式處理遇到的困難和挑戰;你以怎樣的方式保持積極的心態;你眼中高中教育的意義)。
3.主要作業類型的設計和具體要求
(1)口語作業中言語——語言智能的運用
言語——語言智能的發展是英語語言學習中的重中之重。研究發現,該種智能發展較好的學生,往往能用英語自由地表達自己的觀點。因此,在英語教學中,教者往往用傳統的單詞拼讀,課文復述形式來滲透言語——語言智能。以Unit 1 Welcome部分為例,進行案例說明:這部分學生需要掌握的核心詞匯為:potential,senior,opportunity,path,challenge,thinking,positive,lie in,rise to,acquire,effort等。核心句型為:What do you think of your new school life so far?(到目前為止,你覺得你的新學校生活怎么樣?)In what areas do you think you can do well at senior high school?(你認為你在高中哪些方面可以做得很好?)In what areas will you have to work harder?(在哪些方面你需要更加努力?)It has been an enjoyable and exciting experience for me.(對我來說,這是一次愉快和激動人心的經歷。)There are so many interesting subjects.(有這么多有趣的科目。)I think I can do well in planning my studies.(我認為我能做好學習計劃。)
在課堂上講授完本部分的核心詞匯和句型后,筆者可要求學生運用所學的單詞句型回去仿寫幾段對話,增強語感,反復加以操練。而在隨后的課堂展示環節中,可要求學生小組合作完成對話,這種課堂展示方法把語言——言語智能和人際交往技能很好的融合在了一起。
如下面是我班同學課堂上進行的對話展示:
Chen Ming: Hi! We are lucky to be admitted to this key middle school. What do you think of your new school so far?
Zhou Yu: It is fantastic! It is a thrilling and unforgettable experience for me. The campus is so great and the teachers and classmates are friendly.
Chen Ming: In what areas do you think you can do well at senior high school?
Zhou Yu: I think I can do well in Chinese and history which I am keen on.
Chen Ming: I sincerely hope that you can enjoy your life here.
由上述對話可以看出,學生對話中基本運用了所講的句式句型,并且融入了一些高級詞匯的運用,如fantastic(極棒的);be keen on(對……熱衷)。他們的流利的表達激勵了班上一批同學。
(2)口語作業中音樂智能的運用
音樂智能是屬于特殊的聽覺智能范疇,是人們與生俱來的能力。幾乎所有的高中生都熱愛音樂,也非常喜歡老師布置跟音樂相關的個性化作業。針對本單元學習的主題是“重返校園”,并讓學生討論未來三年高中生活中可能遇到的挑戰和機遇。鑒于這一話題,筆者有意識地選擇了一些英文的勵志歌曲,如Brian Kenned的You raise me up;Lanka的 Trouble is a friend;R. Kelly的I believe I can fly等。在這三首歌詞中,筆者有意識地整理了如下短語句型:
You raise me up.(你激勵了我);feel down(感到失意);be filled with wonders(充滿奇跡);lean on everlasting arms(可以永久依靠的臂膀);spread my wings and fly away(展翅高飛);Trouble will find you no matter where you are.(這是一個讓步狀語從句。句意為不管你在哪里,麻煩總會找上門);There are miracles in life I must achieve.(這句話中含有一個定語從句。句意為生活中有很多奇跡等著我們去實現)I see me running through that open door.(此句中的running through that open door為賓語補足語。句意為我看見自己穿越那敞開的大門)
教者在課堂上向他們呈現了三首歌里面的單詞短語,進行了適當的講解。并鼓勵他們跟唱了兩三遍。課后,教者把三首歌的視頻等相關資料,放在了班級的QQ群中,讓他們從三首歌中任選一首歌,學會演唱。并在其后的一天,要求每一個小組派一名代表在課前為全班同學一展歌喉。這樣的做法,可謂“一舉三得”。首先,通過學習歌詞中單詞短語,擴大了學生的詞匯量。其次,讓學生通過對歌詞的理解,有了戰勝困難的勇氣和決心。最后,在音樂方面有天賦的學生又在全班面前展示了其音樂智能優勢,增強了其自信心。
(3)口語作業中視覺——空間智能的運用
空間智能的合理運用,能夠促進學生個人觀察能力的提升,有助于培養其空間理解力和培養其方向感。筆者選擇的口語材料時“重返校園”,是關于學生從初中來到高中這樣一個新的環境中。因此,筆者設計了一個課外作業就是讓學生畫出新的學校的平面圖。這需要學生進行全面的觀察,然后才能畫出學校的建筑及其他教學設施的相應位置。在第二天的學習中,讓小組中派出一個代表對照前一天組員畫的平面圖進行介紹。在介紹的過程中,學生必須流利地使用一些方位詞和介詞。其中一個同學的介紹如下:
I feel lucky to be admitted to this famous middle school. On entering the school, you will find green trees lining along both sides. In the middle of our school stands a flagpole. Beside the flagpole lies our playground where students can play football and basketball. What impresses me most is the white building, our library in the east of our school, which houses thousands of books. Our canteen, a three-storey building is in the south of our school, where we can enjoy delicious dishes every day. In our school, there are four buildings which scatter around every corner of our school.
該生屬于本班的語言智能發展較好的學生,他借助其他空間智能較好的學生繪制的平面圖較為完美地介紹了我們的學校。這種合作小組的學習方式也有助于培養了學生的人際交往智能。
(4)口語作業中人際交往智能的使用
人際交往智能的發展往往能夠對學生今后的發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在平時的教學中,教者必須有意識地引導學生傾聽他人,與他人合作學習,而不是“單打獨斗”。筆者在日常的教學中就是把班級分成若干個同組異質的學習小組進行合作學習。學生在合作小組中,通過發揮各自的智能優勢,共同完成一項任務。因此,人際交往智能的培養貫穿于整個學習小組學習的始終。
結語
本次基于多元智能理論的口語作業設計是區別于傳統意義的作業設計的,是完成圍繞著主體語境展開的,在作業設計中兼顧了不同學生的智能優勢。盡管作業的設計未能兼顧到八種智能,但是有目的地著重培養了學生的四種智能,即言語——語言智能,音樂智能,視覺——空間智能和人際交往智能。這次嘗試得到學生的普遍認可,并且也有了一定的成效,每個同學都能參與到口語學習中,并發揮了他們各組的智能特長,激發了每個學生學習英語的熱情,是一次成功的口語作業布置嘗試。
(作者單位:江蘇省海安市實驗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