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永軍
【內容摘要】在初中物理課堂教學中,實現信息技術與課堂教學的有效整合,是培養學生信息化思維、提升物理課堂教學質量的重要途徑。通過信息技術在初中物理教學中的應用,可以將物理抽象、晦澀的知識形象、生動的展示給學生,激發學生的興趣,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本論文立足于初中物理課堂教學,對信息技術在其教學中的具體應用,進行了詳細的詳細的研究和分析。
【關鍵詞】信息技術 ?初中物理 ?教學 ?應用
伴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信息技術已經成為一種有效的課堂教學手段,成為教師的“左膀右臂”。在新課程改革背景下,教師在開展初中物理課堂教學的時候,必須要立足于課堂教學內容,借助現代信息技術,實現兩者之間的有效整合,以豐富物理課堂教學內容、提升課堂教學質量,落實學生物理學科核心素養。
一、信息技術在初中物理課堂教學中的應用價值分析
初中物理作為初中階段一門非常重要的學科,教材內容相對比較抽象,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面臨著較大的難度。但是在傳統課堂教學模式下,教師基本上都是采用傳統的“灌輸式”“題海戰術”等形式開展教學,嚴重制約了課堂教學效果,無法滿足新課程標準下的教學要求。因此,在信息化背景下,教師必須要改變傳統的課堂教學模式,將信息技術與初中物理進行有效的整合,進而全面提升初中物理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具體來說,信息技術在初中物理課堂教學中的應用價值集中體現在:(1)激發學生的物理學習興趣。物理知識具有極強的抽象性、概念性,受到傳統教學模式的應用,物理課堂比較枯燥。而通過現代信息技術的應用,使得枯燥的物理知識變得更加生動有趣、更加直觀形象,進一步提升了學生的學習興趣。(2)有助于擴展教學內容,提高教學質量。在初中物理課堂教學中,通過信息技術可搜集相關的內容,并將其作為教學的有效補充。如此一來,不僅開闊了學生的視野,增加了學生物理知識探索的欲望,進而提升了課堂教學效果;(3)有助于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在初中物理課堂教學中,通過信息技術的應用,將復雜的、抽象的、邏輯性的物理理論知識進行了轉化,使得學生在感性的知識學習中,開闊了學生的思維,進而提升了學生對物理問題的創造性認識,進而全面提升了學生的物理綜合素養①。
二、信息技術在初中物理教學中的具體應用
1.借助信息技術,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在傳統初中物理課堂教學中,受到傳統教學模式的影響,學生基本上都是出于被動接受知識的狀態,以至于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低下。面對這一現狀,在提升初中物理課堂教學質量的時候,可充分借助現代信息技術這一手段,借助信息技術聲光交錯、圖文并茂的特點,將抽象的、復雜的物理知識直觀、形象地呈現在學生面前,進而給學生營造一個生動活動、輕松愉快的教學氛圍,并借助感性的材料,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并促使學生產生了強烈的學習興趣,進而降低了初中物理的學習難度,全面提升了初中物理的課堂教學質量。例如,在“浮力”的教學中,教師就借助了多媒體的教學模式,在開展教學之前,教師先借助多媒體的形式,向學生播放了艦船在大海上航行的視頻,進而引導學生開動腦筋,積極思考:“為什么數以萬噸的船舶可以在大海中自由的航行?船舶在航行的過程中,為什么不會出現沉入的現象”。如此一來,通過現代信息技術在初中物理教學中的應用,不僅促使學生集中了注意力,也最大限度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②。
2.借助信息技術,提升物理課堂教學的形象性
在初中物理課堂教學中,物理知識、內容具有極強的抽象性、復雜性,在學習過程中對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要求也相對比較高。而就初中這一階段的學生來說,其邏輯思維能力尚未發展的成熟階段③。在傳統的課堂教學模式下,學生在初中物理課堂教學中,面臨著較大的重難點。因此,教師在開展初中物理課堂教學的時候,必須要充分借助現代信息技術,將物理知識形象化、具體化的展示,進而使得初中物理課堂教學更加形象,有效破突破了傳統初中物理課堂教學中的重難點,提升了課堂教學效果。例如,在“運動與靜止”的課堂教學中,學生在對“運動、靜止”的理解中,存在較大的難度。面對這一現狀,教師可借助現代信息技術的特點,借助GIF圖片的形式,將其直觀地呈現在學生面前,進而引導學生在視頻的觀看中,對參照物與物體的靜止與運動之間形成一個更加形象的認知和理解。如此一來,不僅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也降低了教學重難點。
3.借助信息技術,引導學生開展自主學習
在初中物理學科素養的背景下,教師在開展教學中,必須要著重加強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據此,教師必須要改變傳統教學觀念、教學模式的束縛,充分借助現代信息技術,激發學生的物理學習興趣,并促使學生積極主動參與到物理知識學習中。例如,教師在“物態變化”這一部分內容教學中,由于這一部分的內容相對比較簡單,是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重要途徑。具體來說,教師可結合教學內容,精心制作高質量的課件,并將其上傳到相應的網站上,進而引導學生在課下進行觀看,并嚴格按照視頻的引導,促使學生積極主動參與到自主學習中。基于互聯網的課件更有利于學生自主性的發揮,讓學生隨時隨地進行學習,根據自身知識的掌握程度進行知識的查漏補缺,有效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4.借助信息技術,豐富教學內容
在初中物理學科核心素養背景下,教師在開展初中物理課堂教學中,必須要突破教材的限制,并對教學內容進行擴充,進而擴展學生的視野,提升學生的物理綜合素養。據此,教師在初中物理課堂教學中,可充分借助現代信息技術,搜集與其相關的教學內容,并精心編輯,將其作為課堂教學的有效補充。如此一來,進一步增加了初中物理的課堂容量,實現了學生物理綜合素養的提升④。例如,在“磁現象”這一內容的教學中,教師就從網絡上將上海的磁懸浮列車的資料進行了整合,通過動畫為學生演示磁懸浮列車的原理后,讓學生直觀的觀看磁懸浮列車的圖片、視頻,將其作為課堂教學的有效補充,進而豐富了初中物理課堂教學內容的目的。
5.借助現代信息技術,優化物理實驗教學
在初中物理課堂教學中,物理實驗教學是其中最為重要的組成部分。同時,借助物理實驗這一教學手段,不僅深化了物理的理論知識,也促使學生在實驗的過程中,激發了物理學習興趣,并提升了物理的實踐操作能力。尤其是在新課程標準下,對初中物理實驗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據此,教師在初中物理教學中,必須要充分借助現代信息技術,優化實驗教學,進而全面提升物理實驗教學效果。例如,在“凹透鏡成像規律”這一實驗教學中,教師就借助了現代信息技術的手段,先為學生播放了相應的實驗視頻,并借助視頻將整個實驗過程、具體的操作流程進行了直觀的呈現,并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物理實驗課堂教學質量。
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新課程標準下,教師在開展初中物理課堂教學的時候,必須要將其與現代信息技術進行有效的整合,充分借助現代信息技術,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提升物理課堂教學的形象性、引導學生開展自主學習、豐富教學內容、優化物理實驗教學等,進而全面提升初中物理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注釋】
① 蔣迎升. 信息技術在初中物理實驗教學中的應用[J]. 西部素質教育,2019,5(22).
② 張君紅. 信息技術在初中物理教學中的應用[J]. 中國農村教育,2019(26).
③ 尹端津、韋莉. 在網絡環境下構建初中物理“主體探究”教學模式——重慶市求精中學初中物理教學模式研究實例[J]. 物理教學探討,2004(05).
④ 賴家紅. 聯系生活實際學習物理知識[J]. 江西教育,2011(Z1).
(作者單位:江蘇省南京市六合區馬集初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