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互聯網 金融犯罪 特點
作者簡介:劉傲傲,安徽省碭山縣人民檢察院科員,研究方向:刑事訴訟法學、刑法學。
中圖分類號:D924.3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20.05.217
互聯網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了極大便利,互聯網已融入多種行業,如“互聯網+購物”,即當下非常流行的網購,通過互聯網對商品進行買賣;“互聯網+醫療”,通過互聯網預約就診,或者直接問診。此外,還有“互聯網+金融”“互聯網+教育”等等,互聯網在諸多方面都為人們的工作和生活提供了較大的方便。但與此同時,互聯網的快速發展也為一系列相關犯罪的滋生提供了土壤,互聯網金融犯罪便是其中之一。
(一)概念
2015年7月,中國人民銀行等十部門發布了《關于促進互聯網金融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該意見界定互聯網金融是一種新型金融業務模式,即傳統金融機構和互聯網企業利用網絡技術和信息通信技術進行融投資、支付和信息中介服務的模式。互聯網金融基本可以分為三種模式:第一種是第三方支付平臺模式,第二種是網上借貸平臺模式,第三種是融投資模式。而互聯網金融犯罪,顧名思義,即通過互聯網實施的擾亂金融秩序、或進行金融詐騙的犯罪行為。具體地講,就是根據上述三種模式而實施的不同犯罪行為。
(二)類型
互聯網金融犯罪根據涉案罪名,又可以分為以下幾類:
1.非法集資類犯罪
非法集資是一個類罪,其中還包括非法吸收公眾存款和集資詐騙等罪,行為模式主要表現為互聯網金融中的融投資或眾籌、P2P(peer-to-peer)模式。
2.傳銷類犯罪
網絡傳銷是指與傳統的線下傳銷模式不同,通過網絡進行線上營銷、理財等,包裝企業后在網上進行宣傳,吸引用戶注冊,繳納“入門費”或“會員費”,并承諾會員購買線上產品或虛擬物品可獲高額回報,并鼓勵其發展下線,以提高自己的級別。
3.詐騙類犯罪
該類犯罪既包括普通詐騙犯罪,也包括信用卡詐騙犯罪。普通詐騙犯罪的手法主要是行為人利用虛構的身份等信息通過網絡平臺騙取錢款,后攜款潛逃;或當下出現的“套路貸”“校園貸”等新型犯罪。①
4.洗錢犯罪
近些年,隨著互聯網金融的發展,不法分子也開始利用網上平臺進行洗錢活動。通過第三方支付平臺、P2P平臺或者眾籌平臺進行匿名交易,先將需要轉移的贓款轉換成虛擬貨幣,隨后再從平臺上提現換成實際貨幣,從而達到洗錢的目的。
(一)犯罪手段隱蔽多變,易發新型犯罪
這是互聯網金融犯罪的典型特點,因互聯網具有很強的開放性、虛擬性和不確定性②,且互聯網發展速度較快,從而導致新型互聯網金融犯罪不斷涌現,犯罪手段極其多變,且犯罪手段看不到、摸不著,犯罪行為在一開始很難被發現?;ヂ摼W金融犯罪極易引發新型犯罪,如當下高發的“套路貸”“校園貸”等,此類犯罪多采用合法手段來掩蓋非法目的,讓被害人簽訂借貸合同,后故意制造違約、惡意壘高債務以達到非法獲取被害人財物的目的。
(二)涉案人數多,涉案金額大
互聯網金融犯罪的這一特點也是基于互聯網的跨區域性特點產生的,互聯網的發展已跨越區域、跨越國界,且互聯網的使用人群也早已從專業性人才擴大到普通民眾,并跨越了年齡界限。如筆者所在基層檢察院辦理的一起“校園貸”案件,涉案學生多達500余人,且多為新入學的大一新生,涉案金額高達390余萬元;還有2013年偵破的“云數貿聯盟”網站網絡傳銷案,涉及天津、內蒙古、上海等28個省份,19萬余人,涉案金額1.6億元。
(三)犯罪主體專業化、年輕化
互聯網金融犯罪的主體也呈年輕化趨勢?;ヂ摼W和金融都屬于專業化較強的學科,“互聯網+金融”對專業化要求更高,犯罪的主體也都是具有互聯網和金融、法律等多方面專業知識的復合型人才,專業能力往往較強。上述“套路貸”案件,在案嫌疑人19人,平均年齡26歲,最小年齡僅19歲。
(一)管轄權存在爭議
根據我國《刑事訴訟法》和相關司法解釋的規定,犯罪的行為和結果所在地都有管轄權,但互聯網金融犯罪屬于網絡犯罪的一種,其犯罪行為地和結果地極大可能分布于多處。而最高法、最高檢和公安部《關于辦理網絡犯罪案件適用刑事訴訟程序若干問題的意見》中對網絡犯罪案件的犯罪地的規定較為寬泛,因此隨之而來的管轄權問題是一個十分棘手并且影響到打擊犯罪效果的問題。③
(二)證據收集難
我國證據法意見將電子信息數據列為證據種類,但因電子數據的穩定性較低,容易被毀損,再加上其隱蔽性較強,辦案部門如果按照法律規定的流程進行取證,這些證據很有可能在被收集之前就已經被損壞了,這樣就很難維護相關利益人的合法權益。且此類案件在案發時,難以將全部涉案人員一網打盡,使得部分同案人在逃,就無法做到全面取證,這也給起訴及認定事實帶來了一定的困擾。
(三)資金追繳困難
互聯網金融犯罪案件中,資金追繳困難一直是難以突破的瓶頸?;ヂ摼W金融具有一定的融資功能,門檻低,傳播速度快,這就導致此類案件往往涉及的人數眾多,涉案金額較大,且被害人的信息和資金狀況無法完全查實,資金被轉移或者隱匿的更難發現,而公訴機關指控的基本是偵查機關已經查明的事實,因此也阻礙了法院對涉案財產處置的審理和裁決,使得資金追繳成為了一個困境。
(四)管不及時,監管機制不協調
目前,我國互聯網金融行業自律標準、市場行為規范等尚不完善,互聯網金融平臺在取得金融許可證進行工商注冊后才能從事金融活動,但有些平臺沒有金融許可證也從事金融活動,經營存貸款業務、吸收公眾存款自營等金融業務。且此種情形還不易被及時監管到,往往都是在案發后,接到辦案機關的通知后才開始進行監管,即事后監管。
綜合互聯網金融犯罪當前呈現的特點和實踐中存在的問題,筆者從以下幾方面提出一些防控對策。
(一)完善法律監管
事實上,我國刑法分則第三章破壞金融管理秩序罪和金融詐騙罪中的規定可以部分適用于互聯網金融犯罪,但仍遠落后于互聯網金融的快速發展。在刑事實體法方面,對于現行金融犯罪的一些規定,可以考慮要結合互聯網的迅速發展予以調整,不斷更新犯罪類型。④
(二)重視電子證據的收集
電子證據又比較抽象,很容易被篡改甚至銷毀,因此要高度重視并及時收集、保全電子證據。這就要求偵查人員一旦發現犯罪行為,務必馬上切斷遠程控制,保護電源,迅速保存計算機日志,備份相關數據,同時對硬盤、光盤、移動硬盤等設備的記憶芯片進行扣押。
(三)加大追贓力度
互聯網金融犯罪的犯罪動機和主要目的是“謀財”,因此,加大對贓款的去向追蹤和追回力度,才能更有效地打擊和制止互聯網金融犯罪?;ヂ摼W金融犯罪的錢款交易大多是在網絡平臺上以數字的形式體現的,因此偵查機關要緊追資金的流轉情況,利用支付寶、網銀等后臺的記錄,追根溯源,查找相關賬戶信息,查明資金流向。
(四)加強多部門聯動
打擊互聯網金融犯罪需要社會各部門聯動,不能簡單地認為打擊犯罪是公檢法的工作職責,特別是要加強和行業主管部門的溝通協調。行業監管部門對其監管行業的運行模式更為清晰,如金融監管部門對金融方面的知識了解得較為全面,監管部門要為公檢法辦理此類案件提供專業支持,以便案件能夠準確定性,也能避免刑事打擊過度對互聯網金融行業的創新發展造成負面影響。
互聯網金融的發展在金融界產生了很大的影響,但在法律意義上,網絡技術的加入對具體的金融行為并沒有產生本質上的變化。⑤互聯網金融是與時俱進的必然產物,但也給打擊處理互聯網金融犯罪帶來了巨大的挑戰?;ヂ摼W金融的發展也是一把雙刃劍,這就要求在刑事司法上認定互聯網金融犯罪時,既要做到依法準確打擊犯罪,又要避免打擊多度,影響互聯網金融的發展。利用網絡獲取非法利益,實施違法犯罪的行為同樣要予以處罰。
注釋:
①劉坤,高春興.互聯網金融犯罪的特點與偵防對策研究[J].山東警察學院學報,2015(5).
②陸怡.關于互聯網金融模式及風險監管思考[J].現代商業,2016(35).
③馬嘯晨.互聯網金融犯罪的管轄困境及應對[J].經濟研究導刊,2017(22):190.
④時延安.四方面加強對互聯網金融犯罪的治理[N].檢察日報,2018年3月6日第003版.
⑤徐彰.互聯網金融行為構成非法集資犯罪的實質判斷[J].中國刑警學院學報,20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