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文瑞
摘 要:文言文中的文字,比較難懂,而且抽象,有較多學生對學習文言文具有一定的抵觸心理,因而就無法實現教師預定的教學目標。語文教師必須要重視文言文的教學,通過淺顯易懂的語言讓學生明白文言文意思,讓他們對文言文的學習產生興趣,從而能夠更好地學習,提升教學效率。基于此,本文從三個角度展開分析,旨在于提升文言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關鍵詞:小學語文;文言文;教學策略
文言文是傳統文化的重要載體,承載著中華民族幾千年的歷史文化。學習文言文中的優秀傳統文化,可以更好地了解本民族的文化,讓學生能夠更好地了解傳統文化,繼承優良傳統,此外,文言文是民族文化交流的重要渠道,語文教師必須要加強學生對于文言文知識的學習,讓學生更好地理解文言文。
一、重視課文導入,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語文教學過程中的導入方式很多,應用于實際教學中卻曉得有些單調。比如,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會綜上用到談話法導入一節課,總是會和學生談論一些與本次活動相關的內容,通過這樣的方式來導入一節課,其實并不需要很多時間來想這個問題,從實際實施情況考慮,這種方法并不能有效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在具體的課堂教學中,導入環節可能與具體的課文內容聯系不大,但是一個良好的導入能夠影響學生對本節課的學習態度。
比如,在講到《囊螢夜讀》這篇文言文時,可以應用實際情境導入本次課,讓學生說說“在沒有點燈的夜晚自己會怎么學習,再想想這種條件下文言文中的主人公是怎么學習的。”通過這樣對比能夠讓他們更好地理解本篇古詩詞,本篇文言文較為容易,學生的參與性較高,他們能夠較好地理解整首詩的大致意思,通過這種導入之后,教師便可給學生介紹下《囊螢夜讀》的主題,讓他們對本首詩產生興趣,從而激發他們學習古文的興致,調動他們學習的積極性。教師一定要重視每次活動的導入環節,根據每節有關文言文的課內容特點,采用一些故事導入,或者名言警句導入,或者一些成語導入,還可以通過實際操作導入,這樣能夠有效地調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讓他們能夠把注意力集中于語文課堂中。
二、重視閱讀教學,增強學生學習語感
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重視學生對文言文的讀,讓他們以讀代講,以讀代析。如果是以講代讀,那么會讓學生喪失對于學習的一定主動性,以析代讀,則會降低學生學習的語感,以問代讀,則會使教學過程陷入單一,通過練習代替讀,則會讓文言文教學失去本來的性質。在實際的教學中,可以增加學生對于文言文的閱讀,通過多讀,能夠讓學生感受到語文學習的樂趣和美妙,能夠讓學生感受到語文文言文學習的魅力。葉圣陶先生曾說過,美讀就是在讀的時候能夠把作者的感情讀出來,這和孟子的以意逆志有點類似,在激昂的時候激昂,在需要婉轉的時候婉轉,美讀就是讀進作者的心里,不論是對情感的品析還是對其中的語言受用程度反映都很大,不能用教師對文言文的分析而代替學生自身的閱讀感悟。需要讓學生們自己理會作者寫作的情感,加深他們對語文學習的感悟。
比如,在講《學奕》這篇文章時,當朗讀到“...一人雖聽之,一心以為有鴻鵠將至。”時,如果想要讓學生更能理解到兩人對于學習的態度,可以讓學生模仿下這個場景。通過簡單模仿他們能夠更好地理解古詩文,還可以采取學生齊讀、同學對讀、學生集體配樂朗讀、小組朗讀等形式組織學生朗讀文言文,讓學生注意朗讀時候的情感表達,慢慢讀多了之后,便能夠加深印象,從而實現質的飛躍。需要給學生創造一種良好的閱讀環境,讓學生能夠更好地去思考問題,給予學生一定的朗讀時間,讓他們能夠熟讀成誦,能夠更好地理解課文內容。
三、重視學法指導,提升學生策略把握
作為語文教師,我們明白,方法遠比簡單的知識傳授要重要的多,通過慢慢地學習古詩詞,小學生對文言文的學習并不陌生,教師不用逐字逐句地教他們讀,帶領他們認字,而是需要讓他們能夠總結文言文學習的方法,然后他們便能夠根據學法去翻譯整篇文章。文言文的學習需要注意以下六步:查閱背景,查看注釋理解大意,連語連意,慢讀多品,多讀多感悟,熟讀成誦會意。首先查閱文章背景這一步必不可少,拿到一篇古文,學生要了解古文的寫作背景,作者的生平等。
比如在講到《兩小兒辯日》這篇古文時,首先,可以讓學生初步了解:“為什么兩小兒會辯日,他們處于什么樣的情形辯日的。”此外,古文和現代的文章有較大的區別,在于它們使用的字詞句不一樣,以及有些語法規則也有些變化。學生會認為學習文言文和學習外語一樣復雜,因為有挺多固定的語言搭配,它們有固定的意思需要記下來,能夠讀懂文言文的意思是十分重要的,同時,還要能夠理解文言文中字詞應用的妙處,在早讀的時候多拿出來讀一讀,熟讀成誦,加強自己的語感,這樣才能收獲更多。
小學語文對于文言文的教學加強了重視,對于文言文中出現的問題,他們也有意識需要加強改正,從而提升小學語文文言文的順利進行。同時,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采取合理、有效的教學方式,調動學生學習文言文的熱情,提升他們的閱讀感悟,從而更好實現文言文教學目標,讓學生能夠更加享受文言文的教學,享受學習。
參考文獻:
[1]楊巧藝.如何構建小學文言文教學高效課堂[J].課外語文,2018(06):79.
[2]耿志燕.小學語文的文言文教學策略[J].吉林教育,2017(48):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