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萍
摘 要:隨著新課改的全面踐行,落實新課程改革的基本理念,這就需要切實推進初中歷史課堂改革。因此,初中歷史教師積極更新教學思維、創(chuàng)新教學策略,為學生構建有效的學習平臺,進而提升歷史學科的教學質量,為高效課堂的實現(xiàn)奠定基礎。
關鍵詞:農村教學;初中歷史;高效課堂;分析思考
由于農村的教育資源較為落后,教學改革進程緩慢,教學模式依然深受傳統(tǒng)應試教育模式的影響,教學水平和效率低下,難以達到高效的教學效果。在歷史的具體教學實踐中,教師的教學理念和思維滯后,教學活動單一,以教師為主體的課堂,學生被動式學習使得課堂參與度不高,對于歷史學習的興趣與主觀積極性也較弱。新課程改革對歷史教學提出了一大挑戰(zhàn),這就要初中歷史教師建立一個以學生為主體、學生自主探究學習,以及教師有效指導的高效課堂,探索出提升初中歷史學科教學質量的有效方法和策略。
一、打造農村初中歷史高效課堂的重要意義
基于新課改的要求下,對于初中歷史學科而言,在規(guī)定的時間內完成教學進度,平衡學生的課業(yè)負擔,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是教師打造高效課堂的關鍵因素。構建高質量的初中歷史課堂,能讓教師合理的安排課堂時間,在教學內容中,讓學生掌握課程知識的同時,引導學生發(fā)展自身的學習特長,為學生創(chuàng)造學習能力提升的課堂平臺。興趣是高效課堂學習中活躍的心理因素,高效的教學課堂離不開多元化和趣味性。因而,教師打造高效課堂的教學理念,能讓教師增強教學的趣味性,充分使用多媒體課件、教具等有利的課程資源,將生動活潑的教學講述、既競爭又合作的學習比賽等,恰當?shù)匾雽嶋H教學,為課堂注入新的活力,激發(fā)學生的歷史學習興趣,提高學生課堂的參與度。高效的課堂教學不僅能讓學生在原有的基礎上發(fā)展,還能夠培養(yǎng)他們自主探索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也為學生創(chuàng)造盡可能多的機會挖掘自身潛能,提升歷史學科的核心素養(yǎng)。
二、打造農村初中歷史教學高效課堂的有效方法及策略
1.明確學生主體地位。
歷史教學課程的優(yōu)化及創(chuàng)新,需要教師積極更新教學觀念和思維,踐行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緊跟現(xiàn)代化教育發(fā)展的腳步,與時俱進,打造高效的現(xiàn)代化教學模式,進而打破傳統(tǒng)灌輸式教學模式的束縛。在教學實踐中,明確學生課堂學習的主體地位,讓學生從被動式學習轉向主動探究式學習,教師要積極引導,幫助學生走出學習中的困境。教師要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明確初中階段學生身心發(fā)育特點與認知規(guī)律等,并結合學生興趣需求,培養(yǎng)學生的歷史思維能力。尊重學生學習主體地位的同時,引導學生自主學習、自主思考和自主探索,讓學生真正成為課堂學習的主人翁,為實現(xiàn)高效的歷史課堂打下良好的基礎。
2.創(chuàng)新教學手段。
隨著科學技術的高效發(fā)展,多媒體教學設施逐步在農村學校普及,農村學校歷史教師要善于利用多媒體技術,實現(xiàn)農村初中多媒體歷史高效課堂的構建。在傳統(tǒng)課堂教學模式下,教師的教學手段通常為“粉筆+黑板+教材”,知識灌輸枯燥無味。而在信息化時代背景下,教師要積極借助多媒體以及網(wǎng)絡的運用來豐富教學手段,并在具體的教學實踐中逐步創(chuàng)新。在課堂教學中,課前導入可播放相關內容的音樂、歷史記錄片等;課堂教學過程中,可展示相關的圖片及史實資料,讓教學更具有形象性和直觀性,促進學生積極思考和分析,充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活力、熱情和潛能。在教學結束之后,教師可將教學課件進行網(wǎng)絡共享,讓學生能夠得到更好的復習和鞏固,并促使學生更好的鞏固吸收知識,拓展歷史的知識視野。
3.優(yōu)化更新教學方法。
打造高效的歷史課堂教學,教師不僅要轉變教學思維,還要在思維更新的前提下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創(chuàng)設新型的教學模式,最大程度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與積極性。在具體的實際教學中,教師可采用以下教學方法,以九年級部編版“第一次工業(yè)革命”這一教學內容為例:
(1)自主思考、自主探究法。課堂教學有效的進行,教師可將自主思考、探究教學法恰當運用于課前預習中,借助自主預習讓學生探究課文基本內容,明確重難點。教師在課前可向學生提出問題:“工業(yè)革命中的重要發(fā)明是什么”、“工業(yè)革命的背景及影響”等,讓學生積極主動實現(xiàn)對知識的探索。
(2)小組合作探究、討論法。教師在完成第一次工業(yè)革命的教學目標時,可運用小組合作法,進行“工業(yè)革命給我們的啟迪是什么?”等總結性問題的討論。這就要教師充分掌握學生的實際學習狀況,科學合理的進行小組分配,不可隨意而為,進而促使學生在小組中進行積極思考與探討,進而得出結論;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要使國家繁榮富強,必須大力發(fā)展科技,堅持“科教興國”戰(zhàn)略...在此過程中強化師生與生生間的交流,培養(yǎng)學生團隊合作能力,并提升課堂教學的質量。
三、結論
在初中歷史教學實踐中,構建高質量、高效的課堂教學,教師教學理念及時的優(yōu)化更新是必不可缺少的。在理念轉化的前提之下,要借助多樣的教學方法和創(chuàng)新教學手段,打造新型的教學模式和課堂,最大程度地激發(fā)學生歷史學習的興趣和自主積極性。小組的合作交流能強化師生交流,并創(chuàng)設和諧良好的學習氛圍,提升學生學習的效率,培養(yǎng)學生歷史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同時,實現(xiàn)高效歷史課堂的打造,并落實新課改對歷史課程的要求和標準。
參考文獻:
[1]楊麗萍.初中歷史教學如何構建高效課堂[J].中學課程輔導(教師通訊),2015,08:49.
[2]雷顏俊.論初中歷史教育教學中高效課堂的構建[J].科學中國人,2014,16:225.
[3]朱海英.初中歷史教學高效課堂的構建[J].考試(教研版),2012,12: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