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芳
摘 要:隨著教學改革的逐漸的開展,教學手段也在不斷的創新,在眾多教學手段中,引導探究法在課堂教學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通過探究提高了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擴展了教師的教學手段,促進了學生探究能力的發展,提高了學習興趣。本文首先對引導探究法在初中化學教學中的意義與價值做了分析和闡述。其次,以引導探究為手段,探討了該方法在初中化學課堂教學中的應用策略,希望起到舉一反三的作用,以供大家參考。
關鍵詞:初中;引導探究法;化學;應用策略
隨著課程改革速度的加快,引導探究法逐漸被廣大教師重視及采用,使其在教育教學中起到了積極的作用。引導探究法就是利用靈活、豐富、多樣的問題,通過引導實現學生對問題的有效探究法,以此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使學生具備了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總結問題的能力,促進了化學課堂教學質量的快速穩步提高。其次,引導探究法在化學教學中的有效運用,促進了學生對相關知識的理解與掌握,實現化學課堂教學效率的提高。
一、引導探究法在初中化學課堂教學中的價值和意義
1.有利于促進學生學習興趣的提高。初中化學雖然難度不高,但也具有一定的邏輯性,對于學習能力處于初級階段的學生來說,其理解起來依然存在困難。然而當學生具備學習興趣時,才能促進課堂教學的有效開展。而引導探究法的有效應用,使課堂教學變得更加生動有趣、形象靈活,通過探究為學生構建了良好的學習氛圍,激發了學生學習的內在動力,提高了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2.有利于學生對重難點知識的掌握。引導探究法在化學教學中的有效應用,使課堂內容變得更加的豐富與多樣,通過引導與探究使各種教學元素有效融合,給學生的感官帶來更加新穎有效的刺激,進而促進了學生對化學知識的掌握與理解,培養了學生的化學思維能力,實現了對重難點知識的突破,促進教學質量的提高。
二、引導探究法在初中化學課堂教學中的策略分析
1.注重引導探究法在課堂導入環節中的有效運用。在進行化學教學的過程中,學生學習興趣的充分激發,進一步提高了學生的學習主動性與積極性,學生在積極的探究過程中提高了其思維能力。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該重視課堂導入環節的設計,通過引導與探究完成課堂的有效導入,如在進行課堂教學之前,可以向學生導入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化學知識或問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與探究欲望,進而讓學生能夠進入到一個積極主動的學習狀態,并能夠長久的保持,最終促進良好課堂教學氛圍的形成,實現課堂教學質量的有效提高。
例如,我們在講授化學“燃燒”這一部分知識時,教師可以在課前利用多媒體向學生展示提前做好的演示實驗課件,進而引導學生自覺的進入到課堂主題中學習。在學生看完相關的課件之后,向學生提出問題:“水中的白磷和銅片上紅磷在什么樣的條件下可以燃燒?”學生受思維定勢的影響就會回答:“水中的白磷將其拿出水面就會燃燒。”教師在給予肯定的同時,可以繼續提問:“如果不拿出水面白磷能否燃燒呢?”這時學生就會陷入積極的思考之中,進行踴躍的討論,最后教師通過實驗加以驗證。通過引導學生在探究的過程中打破了固有思維定勢的影響,培養了學生勇于探究與創新的精神。而作為教師還可以在以上問題的基礎上繼續提問,如“根據白磷燃燒的特點,大家有滅火的方法嗎?”通過提出問題到解決問題的不斷循環,使學生的思維能力得到了提高與升華。
2.重視多媒體的有效利用,實現生活化化學教學。初中化學中的很多知識都來源于生活,我們在生活中也都能找到這些化學知識的模型,因此教師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的視頻材料,將化學知識向學生的實際生活進行有效的導入,進而幫助學生完成對化學知識的學習和感悟。其次,教師還可以將這些生活中的化學問題布置給學生,讓學生在日常的學生活中去收集、整理、探究相應的化學問題,最后在課堂教學中,將學生收集到資料進行歸納、總結,在學生加深對相關化學知識理解與掌握的同時,引導與探究拉近學生與化學知識之間的距離,為課堂教學質量與效率的提高打下良好的基礎。
例如,在解決一個實驗習題:“請用三種不同的方法制取CaCl2溶液”時,教師可以將學生進行合理的分組,并要求每一個小組在進行討論后,提出一種制備CaCl2溶液的方法,最后教師將各小組討論出制備方法,通過多媒體向全班學生進行展示,并在展示的過程中進行梳理與總結,最終找到最優的三種方案。不難看出,通過這樣的方式不僅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幫助學生理解了這部分的概念和知識,提高了課堂教學的效果。
3.注重信息資源的有效利用,實現難點的有效突破。在進行引導探究教學的過程中,應該充分發揮引導探究法的優勢,為學生收集和整理豐富的學習資源,從而讓學生能夠從多個角度對同一個問題進行深入的認知和了解,進而提高學生的理解能力和思維能力,實現課堂教學效率的有效提升。
例如,在進行“檢驗H2SO4和可溶性硫酸鹽”教學時,教師可以采用“BaCl2和稀HNO3產生白色沉淀的方法”并要求學生認真觀察,通過觀察有的學生就會提出疑問:“一定要用BaCl2溶液嗎?這種方法有沒有不足之處呢?”這時面對學生的疑問,教師可以引導學生談談自己的觀點,并提出問題:“同學們既然不一定非要用到BaCl2溶液,那么教材中為何這樣選用呢?大家有沒有什么更好的方案來完善我們的實驗呢?”通過這一問題的提出,學生就會積極的去搜集和整理相關的資料,并在數據整理的過程中找到其他的實驗方法。不難看出通過信息資源的有效利用凸顯了化學教學中的重難點知識,提高了學生的學習效率與質量。
三、結束語
引導探究法在初中化學教學中的應用十分必要與有效。教師必須在引導探究法的背景下去思考和改進教學方法,應該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進而促進學生學習能力和學習效果的有效提高。
參考文獻:
[1]趙振雄.運用引導探究法創新初中化學教學的方法探微[J].亞太教育,2016,(34):35.